04.23 2018年稻谷补贴能否支撑农民生活?水稻去库存的路还很长!

今日国内稻价整体稳定,市场购销低迷。东北产区仍以陈粮出库为主,由于国储抛售原粮频率比较密集,投放总量大,米企参拍热情逐渐下降。南方17年产原粮价格稳中走低,工厂随用随买,需求量低。籼稻方面,稻价持续低位运行,工厂择优收购。国内大米方面,目前米价整体趋于稳定,但需求逐渐走低,不排除个别品种如江苏的粳米、籼米等继续走低的可能。

今天4月23日稻谷交易结果已经出炉,这是2015年-2017年产水稻的交易,有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整体成交比率很低。黑龙江的稍微好一些。

2018年稻谷补贴能否支撑农民生活?水稻去库存的路还很长!

如今国储水稻拍卖节奏已从一周一拍升级为一周两拍。分别为15-17年产和13-14年产原粮。其中13-14的水稻总计投放五期,但成交率持续下降。同样,15-16年水稻已投放两期,市场均未起到良好的效果,市场需求依然低迷。

为了达到去库存的目的,后市将有何新的调整呢?首先,水稻的销售底价或将继续下降。虽然说现阶段水稻去库存已不再是销售底价的问题,仅是需求的问题。但继续下调水稻销售底价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反之调高销售底价的可能性已不大。

2018年稻谷补贴能否支撑农民生活?水稻去库存的路还很长!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4月18日介绍,2018年生产的早籼稻和中晚籼稻以及粳稻最新的收购价分别调整为每百斤120元、126元和130元,同比去年降低了10元、10元和20元,是近年来价格下调幅度较大的一年。当前稻谷最低收购价的政策框架依然保留,同时,以价格的适当调整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唐珂:从2014年到2018年,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随着成本的上升逐渐的小幅提升,后期价格水平甚至高于市场价。加工企业用粮的成本居高不下,市场化收购缺乏动力。在价格水平下调的同时,国家将配套建立稻谷生产者的补贴机制,完善支持保护政策,尽量弥补农民朋友因价格下调带来的收入损失。

2018年稻谷补贴能否支撑农民生活?水稻去库存的路还很长!

整个市场的大环境不适应如此高频率的拍卖节奏,特别是对首拍的企业和贸易商来讲,高溢价成交的原粮还未出库,后期与溢价低或底价成交的粮相比,使得此部分粮还未出库就面临着赔钱的局面。如果长期投放,最终造成米企和经销商双方都难获利。

未来水稻去库存的道路还很长,国家库存原粮量依然很多,农粮苑建议米企还是谨慎为佳,政策性主要仍是市场主要发展方向。笔者建议随用随采即可,或是与周边企业合拍一个粮仓来规避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