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莆田有个奇葩的山村,不止有大清土楼,还“招蜂引蝶”

莆田有个奇葩的山村,不止有大清土楼,还“招蜂引蝶”

莆田有个“奇葩”的山村,不止有大清土楼,还“招蜂引蝶”!

乡村,一个通达中国古今的概念,在中国历史、当代乃至未来中的重要性,从未被低估。十几年前,城市化成了引领,如今,乡村振兴战略已然成了重中之重。在莆田仙游,这个名字很奇葩的山村,或许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会见证这样的一种转变。


奇葩的地名和背后的故事

莆田有个奇葩的山村,不止有大清土楼,还“招蜂引蝶”

人们常常把相邻的村子称为隔壁村,但在莆田市仙游县石苍乡,有个村子的村名就叫做“隔壁村”。

莆田有个奇葩的山村,不止有大清土楼,还“招蜂引蝶”

图:今言

村落是个半少数民族聚居地,村中有两大姓,黄姓和蓝姓,其中

蓝姓村民为畲族人,山村有360年的历史,保存有较为完整独特的民族建筑和风情。

莆田有个奇葩的山村,不止有大清土楼,还“招蜂引蝶”

图:今言

在《石苍乡乡志》里记载,这个村名字与一个孤儿“放牛娃”黄景明有关,至于这个传说是否有考证,就不得而知。

莆田有个奇葩的山村,不止有大清土楼,还“招蜂引蝶”

图:今言

这里有莆仙特色的民宅,基本保持着古朴的山居原貌;因村里建设美丽乡村,所以村民们当初辛苦种下的树,如今每个季节都能遇见,四时盛开的桃花、李花、油菜花、映山红等衬托着整个山村,幽宛清澈的溪流交错横穿隔壁村,整个山居村落意蕴优雅,充满自然。

莆田有个奇葩的山村,不止有大清土楼,还“招蜂引蝶”

图:网络

村里的小路弯弯曲曲,幽深窄长,路边成片的古民居,一砖一瓦都经过岁月的洗礼。

莆田有个奇葩的山村,不止有大清土楼,还“招蜂引蝶”

图:今言

古民居中,有集合传统的木雕、砖雕、石雕之精工,木雕装饰主要体现在建筑的重点部位上,高土墙,简易的走廊,透出了年代久远的气息。如今,村民们慢慢有了保护古民居的意识,这也是乡村振兴最好的基础。

鲜为人知的大清土楼

莆田有个奇葩的山村,不止有大清土楼,还“招蜂引蝶”

图:尧天舜日

村里有2座土楼,这座现存的四角土楼,距今已有百年历史,是清朝时期,有很高的莆仙历史和艺术观赏价值

莆田有个奇葩的山村,不止有大清土楼,还“招蜂引蝶”

图:尧天舜日

土楼的形成一般都是为了抵御作用,大多是为了防土匪或者海盗,表面斑驳的墙体,在群山绿树宁静的衬托之下,也显得特别引人注目。

莆田有个奇葩的山村,不止有大清土楼,还“招蜂引蝶”

图:尧天舜日

在四角土楼旁,村里配置了各种文体活动设施设备,美化了村落环境,也与古民居形成一种自然的和谐。

莆田有个奇葩的山村,不止有大清土楼,还“招蜂引蝶”

图:尧天舜日

因为这些古老文化的遗存,外人走进,甚是宁静,让人觉得岁月刹那间变得如此柔软和缓慢…

传统手艺,不止是深山里的“招蜂引蝶”

莆田有个奇葩的山村,不止有大清土楼,还“招蜂引蝶”

要建设乡村,除了村落的文化基因,基础的产业也是少不了的,这里最出名的,莫过于村民中华蜂养殖技术世代相传

莆田有个奇葩的山村,不止有大清土楼,还“招蜂引蝶”

这里90%人以养蜂为生,出了个“养蜂大王”黄元伟,被全国各地蜂友誉为“空中农业司令”。

莆田有个奇葩的山村,不止有大清土楼,还“招蜂引蝶”

除了养蜂,这里的竹编工艺、木器加工传统工艺,及油茶、竹笋等均有一定的市场,这里的交通已经很方便了,这些都为定位发展为福州等大城市白领休闲、度假的“后花园”打下良好基础。

莆田有个奇葩的山村,不止有大清土楼,还“招蜂引蝶”

图:江枫

如今的隔壁村依旧充满希望,旅游是乡村振兴的一剂良方,除此之外,传统的手工艺更是另一个支撑。而今日的村庄可能就是几十年前还没发展的所谓的城市。那些我们曾经出走的地方,如今正以一种复苏的姿态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