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每當想起許昌的大豆腐,我就急得抓耳撓腮!

每當想起許昌的大豆腐,我就急得抓耳撓腮!

每當想起許昌的大豆腐,我就急得抓耳撓腮!‖老家許昌

文‖王振江

圖‖董佔永

想吃許昌的大豆腐啦——想起來就直咽口水。

朝思暮想,抓耳撓腮,不斷回味——上癮啦。

許昌河街是豆製品之鄉(亦是蔣委員長的祖籍——《金陵春夢》),當年(1970年)我家就住在河街通往市內的道路上。

我的同學大都是河街沿線的人家,除了逢年過節有同學送給我們家大豆腐,平時去鄉下賽籃球,一場劇烈運動之後,口乾舌燥,我們就跑到豆腐磨坊裡,扒在壓制大豆腐的墩子上面喝那浸出來的豆味水。這些大豆腐除了豆的品質好之外,與當地的水源、水質關係很大。

這豆腐無論涼拌,煎炸,燉食,各種炒食等都是絕頂美味,無與倫比,以至於許昌的腐竹風靡全國。許昌河街的人如今還有許多年年在祖國各地做豆腐,賣豆腐。

2012年,在西安,我家門口的菜市場來了一個許昌的小媳婦,賣許昌工藝製作的大豆腐,那大竹簸籮裡的大圓豆腐塊,邊緣突出來一圈圓弧。壓制豆腐時,中間是圓木蓋,這圈圓弧,是大石頭壓上圓木蓋擠出來的,很有特點。通過這圈圓弧,搭眼一看,就知道是許昌的大豆腐啦。

小媳婦很會經營,嘴很甜,一切都做得恰到好處,特別是那口許昌普通話,聽起來非常親切。

以後的三年裡,我一直都買這個小媳婦的豆腐,逢年過節,親戚還專門打電話讓我給多買上幾斤,招待客人用。小媳婦贏得了很多固定用戶。尤其年前這幾天,一次摞它五、六塊,一塊上百斤,買家都是十斤、二十斤地買。

去年,過罷年,小媳婦沒來,來了一個小夥子,高高瘦瘦很精明,因為不方便與小媳婦聊天,我便和這個小夥子聊起天來。

都是許昌老鄉嘛,不想貪你點什麼,不想佔你的便宜,就想和你說幾句許昌話,過把說河南話的癮。不曾想,敘完老鄉情,這小夥子大老遠地看見我,就把臉揚得高高的朝天上看去,裝作沒看見我。

於是我就給這個小夥子起了個“朝天看”的代名詞。每當趕集回來,媳婦就會熱切地問我:“朝天看了嗎?”

我說:“朝天看了。”

“嘻嘻嘻!”

“哈哈哈!”

很好玩滴!

再一年年罷,又來了一箇中年男子,小個子,小鬍子,小眼睛,小機靈。操著許昌普通話,把豆腐賣得,精緻得,切得有半斤、六兩、七兩、八兩的塊兒擺在那裡任你選。

那天,我又用許昌話與他敘老鄉情,他一下子捂住了嘴,不敢說話了。從此,我每買許昌的大豆腐都要和他打啞謎,伸出仨指頭,他就領會地給我切三塊錢的,如果不夠,他就會用顫抖的手在豆腐上比劃過來,遲遲不敢下刀……

我還是忍不住再去買他的豆腐啦。那個豆腐攤上沒了顧客,賣豆腐的孤零零地從早站到晚,其他賣豆腐的早早地收攤了,唯有這個攤兒在堅守著。豆腐不新鮮了,更沒人敢買了。

今天我又想吃豆腐啦,那人看到我猛地捂住嘴,低下頭裝作沒看見我,我也朝天上看著,裝作沒看到他,在他旁邊的豆腐攤兒上買了一塊兒其它地方的豆腐。

照樣能吃,照樣是豆腐味兒,何必呢?

許昌大豆腐的情結永遠沉澱在我美好的記憶裡了!今年回許昌我得天天吃許昌的大豆腐,因為,那豆腐是我的命根子啊!

每當想起許昌的大豆腐,我就急得抓耳撓腮!

(文中圖片由董佔永先生提供,版權歸董佔永先生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每當想起許昌的大豆腐,我就急得抓耳撓腮!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