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揭秘大清冷历史,原来我们被骗了这么久!

一、根据史书记载推论,康熙帝应该是一个身高中等偏低满脸麻子说着东北口音的皇帝。大家脑补一下康熙上朝时候操着一口东北话来呵斥众臣的严肃画面其实也挺有意思的。

揭秘大清冷历史,原来我们被骗了这么久!

二、清朝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年号是崇德,并非是努尔哈赤的天命和皇太极的天聪。在大众的认知中清朝唯一一个拥有两个年号的皇帝是清太宗皇太极,他的两个年号分别是:天聪、崇德。但其实皇太极的第一个年号天聪并非是年号,而是本系尊称,被人尊为天聪皇帝,压根不是年号的意思。清朝入关以后随着汉化的深化,后来相沿传承下来也称之为年号了,在天聪十年四月初十日,正式称其年为崇德元年,并且皇太极始改大清国号,从此清朝皇帝皆建元,并无改元者。

揭秘大清冷历史,原来我们被骗了这么久!

而且不说尊称不尊称的问题,清朝政权是由皇太极称崇德元年,改大清国号后才真正建立的,所以说两方面来说清朝并没有拥有两个年号的皇帝,第一个年号应该是崇德年号话说皇太极称崇德年号,其中必有与明思宗朱由检针锋相对的原因,因为朱由检的年号是崇祯。而努尔哈赤的天命年号与皇太极的天聪年号一样,刚开始都是尊称,后来相沿传承下来以后也被称之为年号了。

揭秘大清冷历史,原来我们被骗了这么久!

三、清初的汉化压根不是一句清太祖努尔哈赤喜爱读三国演义就可以诠释得了的。努尔哈赤建立金国后的天命时代都不知道有谥法。所以努尔哈赤死后竟然并没有谥号,直到儿子皇太极在位的天聪九年,在明朝叛将许世昌奏请下,オ知道谥号的存在,因此努尔哈赤的谥号被上为“武”。加上庙号称之为太祖武皇帝。并且将当时努尔哈赤先汗的称呼改称为先皇,至此清朝的汉化才算是进一步深化了。

揭秘大清冷历史,原来我们被骗了这么久!

:四、清太祖努尔哈赤谥号先武后改为高背后的满汉之争,鳌拜也并非有勇无谋。在清太宗在位的天聪九年,努尔哈赤的谥号被上为“武”。一般来说大一统王朝开国皇帝死后的谥号里面基本上都是带有“高”子谥号的,那些没有大一统的王朝或者草创王朝期间的开国皇帝一般谥号里面会带一个“武”"字努尔哈赤草创了清朝,谥号为“武"很正常。

揭秘大清冷历史,原来我们被骗了这么久!

但清朝入关以后,也就是清朝从关外割据政权成为全国性政权的第位皇帝清世祖顺洽帝死后,康熙元年为顺治帝上谥时候,有汉臣坚持

为顺治帝上“高"的谥号。顺治帝虽然是清朝第三位皇帝,但毕竟在他手里清朝成为了全国性政权,和当年的元世祖忽必烈情况般,所以汉臣给他上“高”"的谥号很正常。同时汉臣的小算盘是如果顺治帝是世祖高皇帝的话,说明清朝关外的两位皇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就是割据政权的小皇帝或者说不具有正统性了。

揭秘大清冷历史,原来我们被骗了这么久!

但当时的四大辅臣中的螯拜并非大家印象中的有勇无谋,他在这方面还是看得很清楚,看出来了汉臣的小心思,所以力主将努尔哈赤

的“武”字谥号改为“高"字谥号,将顺治帝的谥号定为“章”。至此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正统性更加稳固,后来亲政的康熙帝面对螯拜擅自决定的这个决策也是无可奈何,并没有推翻。

揭秘大清冷历史,原来我们被骗了这么久!

五、野史上得花柳病而死的同治帝差点被称之为祺祥帝清穆宗同治帝是成丰帝与慈禧太后之子,成丰驾崩后,同治帝的年号原为拟定为“棋祥”。当时顾命八大臣并没有异议,甚至都印制了一小批棋祥年号的铜钱。结果慈禧和慈安两宫皇太后联合小叔子鬼子六恭亲王奕忻发动了政变,将八大顾命咔嚓了,然后改年号为“同治”,意思有两宮太后慈禧与慈安还有恭亲王奕忻共同治理天下之意。清穆宗因此被称之为同治帝,之前的官方年号“祺祥”也因此早天。但那一小批“褀祥”铜钱可是稀有物品,比之更古老年代的铜钱更具有收藏价值,所以大家如果有机会见到这种铜钱,可千万不要错过了

揭秘大清冷历史,原来我们被骗了这么久!

六、雍正帝簒位谜团与康熙遗诏并没有什么关系现在很多网友认为康熙遗诏中的满文中"于"和"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没有矫饰修改的可能,所以武断的认为雍正并没有簒位。其实并没有这么这么简单,十改于只是小说或者影视剧里的说法罢了,真正让史学家怀疑雍正有簒位可能的,是其他历史记载。就最简单的来说康熙遗诏是满汉蒙三种文字一式四份,的确不能改。但问题是康熙遗诏并非是康熙帝亲笔所写,是康熙驾崩三天以后才由其他人代写出来的,的确满文中没办法改字,但三天时间可以写出无数份不同版本的遗诏来了。

揭秘大清冷历史,原来我们被骗了这么久!

六、雍正帝簒位谜团与康熙遗诏并没有什么关系现在很多网友认为康熙遗诏中的满文中"于"和"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没有矫饰修改的可能,所以武断的认为雍正并没有簒位。其实并没有这么这么简单,十改于只是小说或者影视剧里的说法罢了,真正让史学家怀疑雍正有簒位可能的,是其他历史记载。就最简单的来说康熙遗诏是满汉蒙三种文字一式四份,的确不能改。但问题是康熙遗诏并非是康熙帝亲笔所写,是康熙驾崩三天以后才由其他人代写出来的,的确满文中没办法改字,但三天时间可以写出无数份不同版本的遗诏来了。所以雍正簒位这个有争议的迷团还是不要这么武断的下定义。

揭秘大清冷历史,原来我们被骗了这么久!

七、清世宗雍正帝与明世宗嘉靖帝的共同爱好

但两个人是出了名的不一样,嘉靖帝是有名的懒政的皇帝,雍正帝是有名的勤政皇帝,但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喜好炼丹。不过嘉崝帝喜欢大张旗鼓的练,雍正帝喜欢低调的练,嘉崝帝有可能是中丹毒而死,雍正帝的突然死去更有可能也是中丹毒而死。乾隆帝即位后立刻遣散官中炼丹的道士术士一类的,似乎可以验证这种说法。如果真的因为炼丹而死,乾隆帝处死这些人并没有什么用,更会使人坐实雍正中丹毒而死的丑闻,所以急匆匆的将其赶出宮似乎是一种合理解释所以雍正真有可能是因为中丹毒而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