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淨界法師:楞嚴經主要是在破除障礙,破除三障

淨界法師:楞嚴經主要是在破除障礙,破除三障​ 這樣的一種修學,到底它的功能在哪裡?

《楞嚴經》主要是在破除障礙,破除三障:

第一個,妄想障,這是根本。《楞嚴經》的觀念是說:所有的痛苦都是妄想生起的。我們為什麼流轉三界?因為我們造了生死的業力。但是你怎麼會造業力呢?那是妄想引導的。所以,這個罪的根源是妄想,你身體不會造業的。首楞嚴王三昧,它正念真如就是在對治妄想。

其次,它是兼帶對治罪業障跟鬼神障。比如說它強調持戒,持四種重戒就是對治罪業。你不能造重大的罪業,否則會障礙你真如。再者,持咒對治鬼神障。這是一個兼帶的枝末,主要是對治妄想。

我們可以這樣講,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楞嚴經》它在內心當中,偏重在破除障礙,偏重在隨緣不變。《楞嚴經》它偏重在不變的根本,所以它破障;《法華經》偏重在不變隨緣,所以它偏重在成就功德。

我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這個房子很舊了,有很多垃圾,《楞嚴經》先把房子整理乾淨,先破障。《法華經》是在房子整理乾淨了以後的裝潢,加上很多的莊嚴。所以,《楞嚴經》是偏重在滅惡、破障,《法華經》是在生善。一個偏重在不變,一個偏重在隨緣。這兩個地方大家要把它弄清楚,它們都是以真如作根本,只是兩個的方向不太一樣。所以,本經當中,講到修善的地方很少,鼓勵你去修什麼善法、波羅蜜,很少很少。它在心地法門講得多。它認為:你剛開始不要去管外面怎麼樣,也不要去行什麼菩薩道,先把你內心的垃圾整理乾淨。《楞嚴經》是講這個觀念。

這是整個《楞嚴經》的三大宗旨:一,安住真如,先找到我們的真如;二,憶念真如,以持戒、誦咒、道場作基礎,不斷地憶念真如,讓真如的那個不變的力量慢慢地加強;最後,破除三種障礙。這是整個十卷《楞嚴經》的三大宗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