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56亿女主成摆设,豆瓣评分5.2,《李茶的姑妈》为什么让观众没法忍,你怎么看?

dongyangwoainisy


不请自来。

2018国庆档,就《影》和《无双》可以一看。

两部喜剧片,《李茶的姑妈》《胖子行动队》均是“扑街货”,后悔为其贡献票房。

截至目前(2018-10-04-15:50),《无双》单日票房已遥遥领先,累计票房达3.79亿,即将超越《李茶的姑妈》的3.88亿。

作为观众,我们应该乐于看到,正剧压倒喜剧的局面。

喜剧是娱乐至上的电影类型,近些年,数量呈爆发趋势,整体质量不高。似有步青春片后尘的迹象。

曾几何时,青春片也火爆异常。各大出品方,前仆后继、无节制的拍摄该题材。最终导致,青春片失去“民心”,成了过街老鼠。

本年度,似乎只有《悲伤逆流成河》这一部青春片。上映14天,票房才2.71亿,实在算不上成功。

说开心麻花团队是近几年来,电影市场上,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喜剧团队,没人反对吧。

其出品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能大卖。“开心麻花”四个字,也成了金字招牌。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在《李茶的姑妈》未上映前,都觉得本片能大卖。但事实上,出乎意料,该片口碑先扑街,接着票房也萎靡不振。

即使是“京女郎”卢靖姗,《战狼2》56亿电影女主,也拯救不了《李茶的姑妈》的颓势。

卢靖姗在《战狼2》中,作为“战火中的玫瑰”,很美。但在《李茶的姑妈》中,有点违和,她的气质并不适合演喜剧。

《李茶的姑妈》价值导向有问题,三观不正。故事背景设置在“上层社会”,离普通观众很远,不亲民。

表面上,看似在讽刺“金钱社会”,其实不然。男主本人假装成姑妈时,很享受作为“富人”带给他的各种好处。

还有物化女性的嫌疑,王安迪没钱了,就想到嫁女儿,这种思想,现实中要不得。王安迪和杰瑞的父亲梁友德,这俩老男人,想通过莫妮卡夫人,拯救自己事业的设定,真的很恶俗。

开心麻花团队已陷入资本的洪流,不能自拔。为票房而拍电影,怎么俗怎么来,完全不注重电影质量。再如此敷衍下去,开心麻花这块金字招牌,终有一天,会变成一块烂铁牌,无人问津。




漫影像


演员表现的挺不错的,虽然没有太多的大牌出演在其中,但是凭着开心麻花这样的喜剧电影,也可以吸引一批又一批的热爱喜剧的人群。


虽然电影评分不高,也是因为国庆档与那么多电影竞争,而且这里又没有很火的明星助阵,凉凉也是很正常的。论起来里面的演员,他们在开心麻花里面也是有名的好演员,出演过多部喜剧电影以及小品话剧。


这为大家对整个作品的认识又会增加很多的知名度,像艾伦曾跟着沈腾出演多部电影,像羞羞的铁拳里面的艾迪生,还有玛格丽特的春天这两部电影里面都有艾伦的身影,他的演技是可以证明的,羞羞地铁拳评分也是挺高的,虽然和沈腾马丽的加入是分不开的,但是也离不开其中每个演员的努力,不光是艾伦很棒,还有李阳,在李茶的姑妈里面也是很出色的表演,虽然以前对他的印象不是很深刻,但是通过这部剧,我相信更多的人会记住这个人。


李阳在里面为了演出搞笑也是拼了,带给我们的也是无尽的欢乐,对我们来说,平时压力大,喜剧电影往往是解除我们身上许多压力,在不开心、难过时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在当下忘记烦恼的一个工具。卢靖姗黄才伦演的都很好,很搞笑,喜剧电影是必须要给我们代入感,让我们真实的感到好笑。

总的来说,开心麻花的电影还是不错的喜剧电影,里面的演员也都不错,整天傻里傻气的,但正是这些愿意在荧幕上扮丑的人带给我们欢乐。



影视控


20美元引发的血案,李茶终修正果

20美元引发的血案,李茶终修正果

看似无厘头的喜剧其实也在隐晦地告诫我们,谁都有可能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在那个时候我们是否可以摆正自己,诚实地说出所有,就像《皇帝的新衣》中那个孩子,不被任何影响本心。《李茶的姑妈》里说:“每个人都是一张20美金,无论如何反复地踩踏它,碾压它,侮辱它,依然无损它的价值。”

说实话《李茶的姑妈》很失望,因为从我看夏洛特、铁拳、西虹市,开心麻花参演的电影都属于一种笑点平处起惊雷的语言和表情包袱模式。

“滚!” “滚就滚!”

“洛儿,咱以后各论各的,我管你叫哥,你管我叫爸”

“你以为你是校长啊,想跟谁睡就跟谁睡 ”

“马东什么?”“马冬梅!”

熟练上下自行车的班主任、欺负人的八神庵、热血沸腾的出租车司机、潮汐海灵一剪梅...

你懂小说 免费搜索 http://woweiqu.com拍拍影视 VIP电影免费看 http://showmv.com

铁拳里:

“世上无功唯快不破,是不是有一种恍然大明白的感觉?”

“艾迪生被踢到了笼边,他在摸索,他想使用威力巨大的笼边技!不对!他在找门!”

“你要不打我就和他睡!”“你看他还有那个功能吗” 好运来 我们好运来~

“你过来啊!”

“念秀!给他们看看!”

“老铁们!我来表演铁锅炖自己!666给我刷起来!”

西虹市:

“你是想扮演誓死不从的特工吗!说!你们国家把导弹藏在什么地方!”

“大聪明,果然名不虚传!”

“恭喜王总一日喜得卧龙凤雏!”

“本来打算以普通人的身份跟你们相处,可换来的却是疏远。不装了,我是亿万富翁,我摊牌了。”

“看人真准!”

“你们说实话,看我来气不?讨厌不,前奏不欠揍!”“我他妈都想给你一棒子!”

“我说不想吧,气氛到这里了,我要说想吧,那也确实是刚想的”

“王总给我一分钟让我介绍一下我的xxxx。”“我给你两分钟,你先给我介绍你怎么得的深井冰”

“你他妈不给我生100个孩子都对不起我!”

“我也不喜欢喝,关键是贵”“为我们的友谊干杯!”

.....

看完了以上三个电影,我随时就可以想到这么多的梗,以及各种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而我今天看完了《李茶的姑妈》我发现我什么都想不起来...

各种梗都在你知道要来的时候到来,没有丝毫的意外感,而且整个电影都在充斥着性喜剧的尴尬点,到不是说低俗,但是如果一个电影里真的重复、不停反复的用这些男女梗、乱伦梗、女同梗、3p梗...真的会让人视觉疲劳、笑容僵硬。

《李茶的姑妈》还有一个致命缺点,就是段落叙事的时间停留太长了,比如开头黄沧海饰演姑妈登场的求婚晚宴,磨磨唧唧说了半小时,让人看得烈日灼心,搞到最后这段落也没什么转折,而且接不到下一场戏。

之后黄沧海为自己争夺高职位的那段戏,在职员和姑妈两个角色之间,反复变装也消耗了好些时间,再新鲜的变装戏法用太多次也会看得厌倦,只想祈求有个快进键让故事快些前进。

我粗略回忆了一下,整部电影至少十个以上的性暗示梗...尤其是艾伦的父亲,他完全就是个尬色鬼定位,这个人充满了舞台剧特色,根本不像是一个电影里的角色,而是为了笑点而强行出现的角色,表演力度极大,用力很猛(我是说这个角色,不是演员)。

我可以理解这是一个舞台剧必备的元素,但是我不理解导演为什么电影里也这么展现,整个电影缺乏人物生动描写,给人一种“快点表演包袱”“赶紧闹起来,别冷场”的感觉。

总而言之如果我对这部电影做出一句话总结的话,就是这部电影真的太“闹”了。演员为了突出笑点而努力表演,生怕一分一秒的冷场,甚至黄才伦在影片前三十分钟表演力度极其夸张...

所以,我对这部电影要做差评。严格来说是对这部所谓的电影作为“电影”而做出差评,说句心里话,这就是个用影片记录的话剧啊。


小城通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刚看了李茶的姑妈,说下感受。

两个字点评,烂片。

首先,剧本编的很没水平。

大体是李茶要追一个大老板的女儿,而大老板的公司要破产,想要通过这段婚姻获得李茶的姑妈帮助。李茶的姑妈是著名的华裔富商,一旦愿意投资,公司就能恢复。

但李茶的姑妈故意不来,而是化妆成女仆去观察他们。

这边,李茶因为姑妈不来,婚姻就要泡汤,就找了一个男助理乔装打扮。

谁知道,几个男人对男助理极为殷勤,试图将她泡到手,于是出现了很多笑料。

但这个剧本非常老套,几十年前就被拍懒了。

想要观众认可,就必须拍出新花样来,然而没有。

其次,演员找的不行。

其他人不谈,就是李茶假姑妈,也就是男助理的扮演者,显然表演还欠火候。

就从外形来说,这人压根就和女人不沾边,瞎子也不可能认为他是女人。

其次,行为举止、说话声音等等,也完全和贵妇人无关。

对于关键情节的把握也不行,表演生硬,和徐峥、沈腾之流差距巨大。

还有,剧情俗套,拜金

西虹市首富表面上是拜金,实则讽刺。

但李茶的姑妈就是拜金。

这里面所有的人,都是为了钱打转,不惜出卖女友、出卖女儿甚至出卖自己。

也许编剧是想将他们搞成笑料,但却没有喜剧效果,因为这批人真的拜金到很恶心。

最后,结局莫名其妙

大老板小女儿厌恶李茶,不愿意结婚。

大老板大女儿猜疑丈夫,一度自杀。

真正的李茶姑妈冷如冰霜,只是对男助理有些同情。

然而,仅仅因为他们喝了下了性药的酒,一下子竟然成为了热恋中的情侣。

这完全无厘头,不可思议,侮辱观众的智商。

总体来说,这就是一部不成功的长篇幅小品。

总之,电影好坏,剧本占一半,演员占一半。这两样都没有,自然玩完。


萨沙


鉴于看过、没看过的观众都可以懂,就拿题目中几点来看

豆瓣评分5.2分:我们可以看看豆瓣短评中的“差评”,大抵给出的原因有3个:


电影化糟糕。

开心麻花的作品大抵都是有舞台剧基础的,诚然,一时转化为电影,可以有“即战力”,然而,舞台剧和电影终究不同,像是叙事架构、生硬的笑点、男性化姑妈的唐突等,都是一大问题。

沈腾主演才能看

其实从《夏洛特烦恼》开始,大家就只认准开心麻花的招牌——沈腾了,细数《夏洛》、《铁拳》、《西虹柿》等作品,从票房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大家的喜好。

用力过猛。

电影里一群男女,十分用力的挤眉弄眼出“搞笑”表情、贯穿全片的奢华场景,都是“搞笑”过头了。

56亿女主成摆设:不少观影后的朋友都称,全片下来,这位曾经的56亿票房《战狼2》女主,毫无参与感,并没有推动剧情的发展。这个就是编剧的锅了,其实也可以看出“舞台转影片”的锅。而且不仅如此,卢靖姗个人气质和喜剧也是格格不入,在影片的“姑妈”角色完全不符合,使得观众的观感极差。


娱乐新连线


《李茶的姑妈》开心麻花可是寄予了厚望的,想靠着它再来个低成本赚个20亿票房的奇迹。没有了沈腾,也没有了马丽,靠着黄才伦、艾伦、宋阳三人组,结果还是让投资方失望了,也让观众失望了。这部预期20亿起步的国庆档头部电影,如今只能在6亿徘徊,口碑也很差。问题出在哪呢?

首先,开心麻花急于求成。公司的管理层并没有像华谊那样选择给头部演员分红或者股份,而是想不断推出新明星来稳固市场。如果黄才伦成功,管理层也不用去求马丽回来,然后用重金稳住沈腾。可惜的是,黄才伦并没有一炮而红,而是演砸了。观众们并不喜欢这位不帅的谐星,并不是所有的开心麻花演员都叫沈腾。《战狼》女主角重金请来,在电影里也只是个花瓶。

其次,开心麻花没有解决好话剧与电影的转化问题。对开心麻花的第一部作品《夏洛特烦恼》,批评者就指出这个问题,可惜的是票房成为黑马,问题被票房掩盖了。你跟张艺谋《影》比要场面没场面,跟《无双》比要剧情没剧情,那些话剧梗也不再那么好笑,还没有沈腾和马丽,你靠什么吸引观众呢?

再次,这次《李茶的姑妈》剧情实在老套,二女追一男,为了能发家致富。影片剧情的后半段竟成了性喜剧,这让全家去看的那些观众情何以堪。姑妈旁边的男人一个比一个猥琐,男主角长得也不帅,段子太烂也不好笑,本质上还是卢瑟做梦的故事。《西虹市首富》挣了25亿,要是没有女主角风波,估计票房还能高走一波。《李茶的姑妈》也是类似的剧情,男主角不是沈腾,也就少了很大的关注点。

这对黄才伦的演艺生涯绝对是个打击,首次当电影男一号,票房竟惨淡收尾。黄才伦还有电影要上映,前景不容乐观。开心麻花还是用分红稳住沈腾,追回马丽吧。


(《鲸鱼电影》编辑部 基督山伯爵 答题)

欢迎评论!欢迎转发!


鲸鱼电影


《李茶的姑妈》自国庆上映以来,评分目前是5.1分,票房5.9亿,差不多是《西红柿首富的》一个零头而已,

不管是从口碑上来讲,还是从票房数量上来讲,都是开心麻花最差之作,连当初吃力不讨好的《驴得水》都比不上。按理来说,《李茶的姑妈》讲诉的是一个穷小子李茶的大富豪姑妈飘洋过海来看他,一群人为了金钱而进行明争暗斗的故事。维系的还是开心麻花喜剧的一贯套路,小人物突然成为人上人,然后感悟人生的故事,但是结果还是滑铁卢。

故事不错,看了也挺爽的,但是就是觉得俗套、不好看,为什么?

因为它不是一部电影,它是舞台剧改的,还原度达到80%以上,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它只是一部舞台剧的纪录片,用电影的镜头在记录舞台剧而已。你说这样的照搬能好看吗?《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当时惊艳了多少人?但是电影版的一出,说实话,真觉得没有纪录片好看。《极限挑战》是我超级喜欢的一部综艺,但是拍成电影了,我也是不待见的,更别说快乐家族拍的电影,还有爸爸去哪儿的大电影。这些作品真的很难被称作为电影,更别说叫好的电影了。

《李茶的姑妈》

它犯的致命的错误,就是把自己话剧直接搬上了荧幕,并没有进行多少电影设计,没有想过黄沧海扮上女装的样子虽然在舞台上不容易被发现,但是上了荧幕,就很容易看出来,没有想过在电影里董事长每次给黄沧海提职都非得见面才行这样的套路,在舞台上不容易被发现,但是放在电影里,就会难免拖沓。舞台空间小,观众很容易被震撼,但是电影不一样,你玩太多的类似梗,观众会乏味的,男女梗、乱伦梗、女同梗、3P梗,这样的东西,接连着出现,很容易被评价为俗套的性喜剧。

从《夏洛特的烦恼》、《羞羞的铁拳》,到《西红柿首富》,以及我很喜欢的《驴得水》,开心麻花没有让我失望过,

的确,我去电影院就是爽的,就是为了开心的,但是如果你真的只是给我拿一部电影来让我当下酒菜,我还是会失望的。《李茶的姑妈》其实就是一部爆米花喜剧,尽管故事的最后有升华,在我看来,那不过就是一个小学生为了写完作文,硬来的一个华丽结尾罢了。

《无双》和《影》打败《李茶的姑妈》,不是偶然性的,因为电影是一门艺术,被称为第七艺术,它可以容纳文学、喜剧、绘画、音乐等等元素。

急功近利的电影,势必会受挫,卢靖姗和沈腾,是我在这部不太算是电影的电影中,看到最契合电影的人物,可以说是意料之外的惊喜,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开心麻花,是一个很优秀的团队,我一直很喜欢,我也很忠心的祝愿他们越来越好,但是电影和话剧真的是两回事,我去电影院是为了娱乐,但是我也想要意外的收获,开心麻花曾经给我这样的感动过,《李茶的姑妈》,在我看完之后,却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人还是要有敬畏之心,话剧的改编,要不忘初心。


四月辣椒


开心麻花自《夏洛特烦恼》之后,确实是名气大震,也正式的让“开心麻花”团队进入大众的影院视野,后面推出如《驴得水》《羞羞的铁拳》等,个人觉得虽然没有“马冬梅”那么的经典,但至少也是很不错的。为此,也在大量的影迷心中奠定了“开心麻花”在中国戏剧电影里面的地位。

特别是沈腾和马丽的组合,堪称完美!!

大概是因为红了之后,资本的涌入也就非常多而快了。老实说,开心麻花这几年的电影确实是高产的吓人,但其质量也在一步一步下滑也是大家都能看得到的。到了最近的国庆档电影《李茶的姑妈》更是让人惋惜,票房和口碑几乎都在日渐下滑。我在进入电影院之前,确实对这部剧有很高的期待,一方面是看了预告片,觉得应该是笑点还不错的;另一方面也是对开心麻花这个招牌的信任。看完之后,我承认我观影过程有笑了,但确实也是没有达到我个人的预期。

这种无厘头的电影风格开心麻花在不断变化,从男女互换到暴富花钱,再到男扮女装,说实话我个人觉得是在越来越走低的。而这些电影的基本套路,大概也都是常规的,先无理搞笑,后强行煽情……不得不承认大多数喜剧都是这样,貌似最后不煽情一下就算不上是有深刻意义。

可最后强行对感情、社会等等升华一下,就很有意义吗?

所以,开心麻花这次的表现不完美,或许是因为消费者对这样的喜剧形势感受不到什么新意了。而且,个人觉得内容也是在越来越浮夸、低俗了,虽然它是设置在上层、富豪的社会阶层,但表现形式真的是越来越走低了。

喜剧就一定要是这样的浮夸形式吗?

另一方面可能是这次开心麻花启动了新人来主演,虽然在戏剧舞台上有表现力,但电影又是不同的艺术形式,所以可能除去题材本身的问题,在表演力上也不尽完美。不过这个团队能适时的推出新人,而不是“啃老”确实看得出是一支有活力的团队。

电影看过、笑完之后确实也没有留下什么东西。相比之下,《影》对我的吸引力到时更大,电影该有的东西“影”里面几乎都有了,故事的张力、艺术之美等等。所以,在豆瓣的评分我也是给得满星。

当然,这些都是个人爱好,我还是要说《李茶的姑妈》这部剧不算好,但也不至于是一星二星的电影。我就不剧透了,虽然请来了战狼2的女主,但从气质上来说,确实不适合来演喜剧,看着不太搭。观众会对一些“不好”的电影做出反应,这对中国的电影市场来说是好事,不管你是不是大IP大明星,成品不好就应该接受消费者的反馈、市场的制裁,这才是市场的正确反应。

希望开心麻花下一次能让沈腾与马丽来演,虽然这一部没有达到我的预期,但我对开心麻花团队依旧还是有信心的。


初始值


这次开心麻花携新电影强势进驻国庆档,将话剧作品《李茶的姑妈》通过改编而搬上大银幕。去年国庆档《羞羞的铁拳》斩获22个亿,可想开心麻花的喜剧电影市场在国内的影响力之大。

本次《李茶的姑妈》男主演启用麻花新人黄才伦,女主为《战狼2》女主卢靖姗,两人在电影饰演真假姑妈,进而产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电影中采用大量的荤段子和物化女性的场面,海滩上两位濒临破产的父亲将真姑妈视为救命稻草,从当面谄媚到霸王硬上弓强闯进房间的举动,从开始时的无厘头爆笑到后期引起的不适感,哪怕“姑妈”连连拒绝,但两位父亲自我意淫的举动,确实有够滑稽。

直到艾伦父亲送出限量版避孕套的暗示,以为假姑妈拍了三下他的肩,自认为是性暗示时的龌龊。在他们眼中的姑妈,除了是女性,更是金钱地位的化身,只要想方设法的得到她,才有翻身的机会。

这样的场景不仅发生在两位富豪父亲身上,最后假姑妈逃婚时,一大帮男人追赶着,这场群兽奔腾的画面,除了笑点之外,放大了人身上的劣根性,将物化女性的角度达到极致。

真姑妈卢靖姗在片中一直没有暴露身份,她和假姑妈之间产生的情愫也非常奇怪,就因为他在婚礼上义愤填膺指责两位父亲的贪婪?就被这个男人的三观所迷?

最后电影镜头停留在男主开着豪车,带着富豪女友绝尘而去的画面,毫无逻辑和过于离奇。

开心麻花一直致力于满足男性的心理需求,但这样的电影,歪曲的价值观和剧情,喜剧内核也只是凭着咸湿段子插科打诨,实在是不敢恭维。

当然,有的网友就喜欢这类惹人发笑,不追究其他,那也无话可说。



壹条电影


开心麻花电影同质化严重,电影主题也相对陈旧。在开心麻花的电影中,永远会有一个底层失败者的形象。从“夏洛”、“艾迪生”到“王多鱼”,这些人几乎没有很大的人物性格和精神风貌上的差别,除了人物形象的同质化外,电影主题围绕底层失败者逆袭,来展现面对金钱、名利的选择,但这些仅仅浮于电影主题表面,缺少对主题内核的挖掘,往往会陷入为说教而说教,为喜剧而喜剧。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开心麻花就是“电影界的凤凰传奇”,就像凤凰传奇的歌曲以简单、朗朗上口,不追求深刻为主要的特点一样。

再就电影《李茶的姑妈》本身来讲,电影里出现的喜剧的“梗”缺少新意,电影的主题也相当陈旧。《李茶的姑妈》里“男扮女装”的人物设置已经不新鲜了,许多喜剧电影已经使用过,对观众来说已经提不起足够的兴趣。在电影的主题上,首富的设置在今年电影中出现了太多次,年初的《金钱世界》、暑期档的《猛虫过江》还有开心麻花自家的《西虹市首富》等都出现了首富,这些电影中因为钱引发的闹剧太多,对观众的冲击性和新鲜感都没有那么强烈了。

另外,作为以话剧转型电影的团队,开心麻花的电影太过于依赖话剧创作。话剧本身创作的周期和由话剧向电影的转化都需要强大的创新度,这几年开心麻花快速的发展,过度透支了以往的资源,导致创作力的减退,因此,《李茶的姑妈》的扑街也是当前现状的必然结果。

开心麻花团队毕竟是一个比较成熟和有创作欲望的团队,小编觉得,只要能够沉下心来,将创作放在当下电影市场的大格局之中,也一定会创作出受到欢迎的电影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