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虽然有西晋帝陵被盗的历史记载,但西晋的帝陵墓具体在哪?

足智多谋的司马懿死亡之后,埋在了什么地方?人们曾经不断地探寻着。

西晋武帝建国50年后的公元317年,前赵国车骑大将军刘曜同王弥、石勒联军攻陷洛阳,盗掘了西晋帝陵。此后,西晋帝陵一直隐藏在黄土深处。

直到清乾隆年间,洛阳知县龚松林踏勘了邙山周围的古墓葬,认定洛阳老城以北,黄河西岸的一个土冢就是司马懿墓。龚知县为什么这样认定,人们不得而知,或许他以为:司马懿一生精于算计,他所谓的不封不树,只不过是一个掩人耳目的借口而已。凭借知县的判断,人们以为一千多年的晋墓地址之谜似乎有了揭开的可能。

此后,来这里怀古凭吊者络绎不绝。

虽然有西晋帝陵被盗的历史记载,但西晋的帝陵墓具体在哪?

时间很快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邙山盗墓之风愈刮愈烈。盗墓者瞄准了知县确认的那个墓冢开挖。深厚的黄土里,掩埋着一方墓志铭。解读之后,人们哗然,这个墓冢的主人不是司马懿,而是北魏清河王元怿,龚知县判断有误。为了进一步弄清墓葬的情况,1965年,考古人员从盗洞进入墓室,通过墓室里残留的器物和墓葬形制判断,这无疑是一座北魏墓葬。

司马懿墓又陷入疑云深处。

无奈之中,人们又陷入依据资料推定西晋皇陵的泥潭之中。

分析《晋书》记载:“宣帝(司马懿)豫自于首阳山为土藏,不坟不树”和“景(司马师)、文(司马昭)皆谨奉成命,无所加焉。”根据这两句话,人们推断司马氏一族中最少有三个人物埋葬在洛阳城东边的首阳山。二十世纪上半叶,人们发现了司马炎贵妃左棻的墓志。志文记载,左棻葬在晋武帝“峻阳陵西徼道内”。人们进一步推断:西晋诸陵应该在靠近蔡庄的首阳山上。

虽然有西晋帝陵被盗的历史记载,但西晋的帝陵墓具体在哪?

为了尽快从泥潭中拔出来,考古人员进行了实地勘查,判断西晋皇帝就分布在洛阳北邙山域。

而寻找一直在继续,会不会出现颠覆性的发现呢?

希望出现在上世纪中期。

首阳山附近一个村民挖红薯窖,他认真地向黄土挖去。“咔嚓”,一块石头挡住了村民的镢头。村民觉得奇怪,他仔细刨开细土,结果发现地下好像有墓葬。考古人员很快赶到现场,对墓葬进行了清理,这是一座西晋墓葬,村民挖到的石头是一块墓志。墓志上有“北望皇陵”的记载,西晋皇陵就在北面,这块墓志为进一步确认西晋皇陵的位置提供了依据,人们喜出望外。在随后的调查里,这一带的确发现了不少晋代墓葬,或许当时人们为了沾上皇脉,才愿意把墓地选在皇家吉地。

但是,西晋皇陵的具体位置仍是一个谜。

虽然有西晋帝陵被盗的历史记载,但西晋的帝陵墓具体在哪?

但是,这毕竟是一条很有价值的线索。1982年至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来到这一代调查钻探,在贵妃左棻墓志出土地附近发现了31座古墓,其中有23座为西晋墓葬,这个墓地背靠首阳山,山脉延展形成了三面环抱之势,让伊洛平原显得越发开阔平整,地脉优越。晋武帝司马炎的峻阳陵会在这里吗?考古人员充满期待。

调查深入以后人们发现,这些墓葬分布集中,自成一区,规划有序。这些墓葬一律坐北朝南,形制统一,都是长斜坡墓道的土洞墓,墓地内各个墓葬布局主次分明,尊卑关系明了清晰。其中,最大一座墓葬位于墓地东部,陵墓由墓道、墓室两部分组成。墓道长36米,宽10.05米;墓室长5.5米,宽3米,高2米,地面无封土,也无陵园建筑。专家判断,这当是司马炎峻阳陵无疑。而其它墓葬的主人当是陪葬晋武帝的宫妃。

而317年,刘曜同王弥、石勒等盗掘西晋帝陵时,到底盗掘了什么,历史却没有顾得上记载。现在,西晋帝陵依然没有被正式发掘过,许多秘密依然隐藏在地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