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河南濮陽這五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濮陽古稱帝丘,據傳五帝之一的顓頊曾以此為都,故有帝都之譽。濮陽之名始於戰國時期,因位於濮水(黃河與濟水支流,後因黃河氾濫淤沒)之陽而得名,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


河南濮陽這五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戚城遺址

1、戚城遺址:位於濮陽市區,為春秋時期衛國北部的重要城邑,又名“孔悝城”,春秋時期各國諸侯曾在這裡進行了7次會盟。地上的部分為周長1520米的古城殘垣,佔地面積1440平方米,地下則保存著自6000多年前仰韶文化到漢代等不同時期歷史遺存。現存城址內經考古鑽探發現有城門、宮殿基址、道路、夯土臺、水井等遺蹟。出土有龍山文化鼎、盆、豆等陶器殘片,商代灰陶細繩紋鬲、大口尊等陶器殘片,以及周代、漢代等不同時期的遺物。


河南濮陽這五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唐兀公碑

2、唐兀公碑:位於濮陽縣楊什八郎村南,上刻“大元贈敦武校尉軍民萬府百夫長唐兀公碑”,碑文記述墓主自唐兀臺至唐兀閭馬、達海、崇喜等歷代情況,是蒙漢兩族融合的實證, 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通高3.2米,身高0.7米見方,下端每面浮雕斗拱三垛,盝頂,碑碼上圓下方,仰蓮底座,這樣盝頂蓮座鏤雕,造型奇特, 雋秀雅緻,現已罕見。


河南濮陽這五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冀魯豫邊區革命根據地舊址

3、冀魯豫邊區革命根據地舊址:位於濮陽市清豐縣雙廟鄉單拐村,抗日戰爭後期,這裡駐紮有中共中央北方局、冀魯豫分局、冀魯豫軍區司令部等首腦機關,中央首長的最高指示在這裡得到貫徹落實,冀魯豫軍區的具體作戰計劃在這裡研定。鄧小平、黃敬、宋任窮、楊得志、王宏坤、楊勇、蘇振華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裡指揮千軍萬馬,浴血沙場、捍衛中原!


河南濮陽這五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濮陽衛國故城

4、濮陽衛國故城:位於濮陽市濮陽縣東南五星鄉高城村南,是周代時期的古城,面積916萬平方米的古城址。衛國是我國古代一個重要的諸侯國,商代時期就有了。據歷史記載,衛國故城消失於漢代的一次黃河決堤,一次性埋入地下。據分析,地下應有保存完好的古城池結構佈局,是非常難得的文化遺存,具有重要文化及考古價值。


河南濮陽這五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西水坡遺址

5、西水坡遺址:位於濮陽市濮陽縣城西南隅西水坡,為新石器時代經東周至漢代的遺址。1987年5月,在西水坡發現大規模的古墓葬群,包含仰韶、龍山、東周和漢代等幾個時期的文化遺存,尤以仰韶文化最為豐富。其中45號墓最為顯耀,墓主人的東西兩側分別擺有蚌塑龍虎圖案,經科學鑑定,距今已有6400多年,其中龍的形象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時間最早、體型最大、形態最逼真的龍形象,被專家譽為“中華第一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