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一次实现绕,落,回,一举追平西方几十年!

火星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 火星直径约是地球的一半,体积为15%,质量为11%,表面积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密度则比其他三颗类地行星(地球、金星、水星)还要小很多。

一次实现绕,落,回,一举追平西方几十年!

由于它鲜红的颜色,所以火星被称为“红色行星”。火星在西方被称为战神,在希腊人之前,古埃及人曾把火星作为农耕之神来供奉。后来的古希腊人把火星作为战神阿瑞斯,而古罗马人继承了希腊人的神话,将其称为“战神玛尔斯”。北欧神话里,火星是战神提尔。

一次实现绕,落,回,一举追平西方几十年!

在中国,它被称为“荧惑星”,这是由于火星呈红色,荧光像火,在五行中象征着火它的亮度常有变化;而且在天空中运动,有时从西向东,有时又从东向西,情况复杂,令人迷惑,所以中国古代叫它“荧惑”,有“荧荧火光、离离乱惑”之意。

一次实现绕,落,回,一举追平西方几十年!

正是由于火星从古至今的神秘色彩和人们对太空的遐想,人们对他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1964年11月28日:美国“水手4号”开始8个月的火星之旅,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枚成功到达火星并发回数据的探测器。从那以后,无论成功与否,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印度都发射过探测器。不过,受天体运行规律的约束,每26个月才有一次火星探测的有利发射时机,从现在到2020年前后仅有1次发射机会,全球将有4个火星探测任务实施,将迎来火星探测的高峰。

一次实现绕,落,回,一举追平西方几十年!

据悉,2016年1月11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正式立项,计划在海南文昌发射场,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火星探测器直接送入地火转移轨道。国防科工局已发布消息称,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将于2020年实施,一步实现“绕、着、巡”的目标。这将使我们真正进入深空,走近火星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1、探测任务:

不仅要实现环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还要突破火星进入、下降、着陆、巡视、远距离测控通信等关键技术。

2、路程漫长

火星距离地球最远达4亿公里,探测器在器箭分离后需经过约7个月巡航飞行才能被火星捕获。

3、工作流程:

第一步:环绕器环绕火星飞行后要与着陆巡视器分离,然后进入任务使命轨道开展对火星全球环绕探测,同时为着陆巡视器开展中继通讯。

第二步: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后进入火星大气,经过气动外形减速、降落伞减速和反推发动机动力减速,最后下降着陆在火星表面。

第三步: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始火星表面巡视探测,要探测火星的形貌、土壤、环境、大气,研究火星上的水冰分布、物理场和内部结构。

一次实现绕,落,回,一举追平西方几十年!

小注:由于远距离数据传输的大时延,要求火星车必须具有很高的自主能力。同时,火星光照强度小,加上火星大气对阳光的削减作用,火星车能源供给也比月球车更为困难。

一次实现绕,落,回,一举追平西方几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