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何蒙古大軍在歷史上出兵三次,都未能征服越南?

msiky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蒙古大軍曾經3次攻打過越南,最終失敗退回中國境內。

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第一次,1257年

蒙古大軍消滅大理國以後,考慮佔領越南北部,從南邊徹底包圍南宋。

於是,蒙古人在1257年出兵3萬,從雲南殺入越南。

雙方激戰半年,蒙古軍隊攻陷了當時大越國的首都,但陷入持久戰的泥潭。

蒙古人基本都是北方遊牧民族,對於越南北部潮溼、高溫的氣候非常不適應,也無法對付森林山區的傳染病,出現士兵大量病死。

這邊,越南的人口也眾多,兵力至少有10萬,依靠區區3萬蒙古大軍征服越南的難度太大。

最終,雙方談判,以越南向蒙古稱臣進貢,蒙古大軍撤退為結束。

第二次,1284年

南宋已經被消滅,蒙古集中20萬大軍南下攻打越南。

此次激戰大半年,蒙古大軍也是進展順利,大軍一直殺到清化省,基本佔領了整個越南北部。

連越南後來的民族英雄保義王陳平仲,也被蒙古人斬殺了。

但越南人利用越北複雜地形拼死抵抗,蒙古人也有不小的傷亡。

更關鍵的是,傳染病再次肆虐,病死的蒙古軍人遠遠超過戰死的。

元代歷史記載:“熱不能堪,班師”“盛夏霖潦,軍中疾作,死傷者眾”。

加上供應30萬大軍的糧草談何容易,後勤部隊經過越北複雜地形運輸非常困難,最終蒙古人只能撤退。

第三次,1287年

這次蒙古人還是集中30萬大軍,大舉南下,可惜套路還是相同,只是增加了水軍夾擊。

但水軍數量不多,起不到太大作用,陸地進攻和第二次一樣。

雙方此次激戰2年時間,蒙古人還是陷入持久戰,不能徹底掃平越南的抵抗。

這2年時間內,蒙古軍人大量死於疾病,元代歷史記載:軍中將士多被疫不能進。

與此同時,蒙古人的後方,新佔領的南宋廣東等省突發大面積的農民起義。

蒙古人自顧不暇,無力繼續在越南作戰,率部撤退。

但這次因為作戰時間長,蒙古大軍戰鬥力下降嚴重,撤退期間遭受越軍和民兵截擊追殺,頗有傷亡。

這就是蒙古遠征越南的3次戰役,最終都失敗了。

其實這並不令人驚訝。

蒙古人長於騎兵,對於複雜的山地戰並不擅長。

比如南宋小小的釣魚城,就對抗了蒙古人36年。

在越南這種複雜地形下,蒙古騎兵寸步難行,下馬作戰後戰鬥力下降嚴重,未必強於越南士兵太多。

其實遠征日本、緬甸、印尼之所以失敗,也都是這個原因。

即便是對付氣息奄奄的南宋,蒙古也花費了40多年。

同時,越南、緬甸在古代都有可怕的傳染病,蒙古人又缺乏抗體,一旦感染就大面積流傳,死者無數。

同時,越南方面也採用了正確的戰略,將蒙古人放進越北山區進行持久戰,想方設法拖垮你。事實證明,這個戰略是成功的。


薩沙


蒙古軍隊三次出征越南失敗,是因為越南佔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

第一,越南是熱帶雨林氣候,瘴氣、毒物、沼澤、酷熱,對於北方人來說真的很難適應。而且地形多森林和山地,對於蒙古軍隊最彪悍的騎兵來說,是不適宜作戰的。

第二,蒙古人常年作戰,作為一個遊牧民族,沒有經常洗澡的習慣,容易滋生瘟疫。

第三,越南陳朝當時深得民心,軍民一致對外。同時越南打了勝仗,及時服軟,接受元朝冊封。讓元朝無可奈何。

具體三次戰役如下:1285年,兀良率領3萬軍隊進攻越南,突破第一道防線後,越南堅壁清野,蒙古軍隊孤軍深入,糧草補給不足,回撤中伏,大敗。

1285年,親王脫歡率10萬軍隊進攻,越南假投降,趁機反撲,利用熱帶雨林氣候和自己熟悉地形的優勢阻擊,並襲擊蒙古運糧隊,元軍再次戰敗。

1287年,脫歡,左丞相烏馬爾,右丞相唆都水路齊進,越軍欲擒故縱,一路後撤,在白藤江與蒙古軍隊決戰。利用地形優勢和毒箭、大鐵鉤等武器,再次擊敗元軍,左右丞相都戰死,脫歡受重傷。




生活有點舌甘


大家可以聯想一下:

法國人和越南打了8年,前後投入40萬兵力。結果傷亡17萬,被俘4萬,法軍被迫撤走。

美國人和越南打了16年,前後投入53萬兵力,結果傷亡36萬,南越垮臺,美軍被迫撤走。

回到蒙元時期,蒙古三次入侵越南都宣告失敗,也就不奇怪了。

(越南英雄陳日燏Trần Nhật Duật擊敗蒙古軍的畫像)



第一次入侵越南——借道攻宋。

1257年,蒙古帝國第一次入侵越南,只投入了3萬5千到4萬兵力。這是蒙古為了三面夾擊消滅宋朝的計劃,在攻滅雲南的大理國以後,入侵越南陳朝。越南調動了7萬人應戰。蒙古軍兀良哈臺從雲南領精兵攻入越南後,和對方象兵步兵混合的軍隊正面交戰。雖然有象兵助陣,但地處平原,蒙古鐵騎往來飛射衝突,把越軍直接擊潰。蒙古軍一路勢如破竹,攻陷陳朝首都升龍(河內)。越軍一度走投無路,不少人想“入宋”投靠宋朝。但太師等主戰派官員為陳朝太宗分析利弊,鼓勵他繼續堅持抗戰。

(第一次蒙古入侵態勢圖)

果不其然,蒙古軍不耐酷熱,加上後勤運糧困難,選擇主動撤退。越軍於是調動樓船水軍沿路攔截。加上越南各地山民,土著武裝不斷襲擊補給線和落單蒙古軍,導致其損失巨大。臨退出越南境內時,蒙古部隊還被當地寨主召集的“蠻人”襲擊,狼狽不堪。

戰後,越南陳朝考慮強弱有別,願意向蒙古朝貢。雙方就此達成協議,三年進貢一次。蒙古遂放棄借道中南半島入侵宋朝的打算,而從襄樊一帶傾全力進攻南宋腹地。

(越南象兵復原)


第二次入侵越南——大舉決戰。

1284年,崖山海戰5年後,改名元朝的忽必烈帝國撕毀和平條約,第二次進攻越南。

鎮南王脫歡和右丞相唆都徵發50萬大軍(含民夫),以討伐占城為藉口,入侵越南。陳朝在朝見途中得到消息,迅速聚集抵抗力量20多萬人。由於有前次入侵為鑑,各個陳姓宗室積極帶親戚,家丁,部屬加入軍隊。包括南宋滅亡時逃難來的遺民也加入越軍部隊。

根據碑文銘文記載,陳朝王室陳日燏素來敬重宋朝(性重宋人),不少有滅國之恨的宋人加入他麾下。一位南宋武人趙忠便成為他的家將,一位來自“大宋國福建路福州”的道士許宗道也成為他的部屬幕僚。

(陳日燏在越南的塑像)

最初戰鬥依然是正面交戰,越軍初戰不利,不少城鎮失陷,多有士兵被俘虜。蒙古人發現這些越軍士兵臂膀上都有兩個碩大刺字“殺韃”,元軍大怒,於是把越軍俘虜全數處死。一路上,各地土豪武裝仍舊不斷聚集土兵和鄉民抵抗,給元軍帶來不少麻煩。蒙古人很快招誘姦細,打探到捷徑小路,大肆焚燒越南鄉村屠殺平民。

陳朝內部因元軍攻勢產生動搖,一些王族投降,但多數人仍堅持抵抗。陳朝皇帝為了拖延時間,將安姿公主送給蒙古軍首腦脫歡。元軍並未因和親而減緩攻擊,他們在拖模洲會戰取勝後,抓獲王族陳平仲,元軍問他:“為北王乎?”(想投降去元朝做王爺嗎?)陳平仲答道:“寧為南鬼,不為北王!”元軍惱怒,立即將其處決。

激戰兩月後,元軍繼續推進。越軍由陳日燏指揮,在鹹子關展開抵抗。當時,許多宋朝移民穿著過去的服飾鎧甲投入作戰,陳朝皇帝特意交代各路部隊:“這是陳日燏部隊的韃人,大家要認清楚!”(當時陳朝普通居民分不清宋蒙區別)

兩軍對壘後,”宋“字大旗忽然出現,移民們揮舞著舊日旗幟,用漢話呼喊著”殺韃!殺韃!“奮勇向前,根本不避鋒矢,直衝元軍陣列。蒙古軍大驚失色,他們以為張世傑陸秀夫都已經死絕了,今日正逢交戰見到如此情景簡直難以置信。慌亂之中,宋人,越南人一同猛攻,將優勢元軍打得一敗塗地。

(越南方面陳日燏的藝術化形象)

原本勢在必得的各路元軍士氣出現動搖,加之陳朝發動軍民一同抗戰,用游擊戰術接連擊敗元軍。連蒙古一路總管張顯都向越軍投降。右丞相唆也在敗陣之時也被斬殺,被俘虜約5萬人之多。炎夏到來後,元軍中瘟疫大發,傳播不斷,士氣幾乎崩潰。陳朝部隊大量採用毒箭,圍攻脫歡主力,殺死元軍大將李恆,李瓘。脫歡慌不擇路,雜於殘兵逃回北方。

越軍大勝之後,丞相作詩道:”奪矟章陽渡、擒胡鹹子關。太平須致力、萬古舊江山。“

(第二次蒙古入侵態勢圖)


第三次入侵越南——強弩之末。

1286年,戰勝緬甸軍隊的元軍第三次來襲。忽必烈的征服計劃還在繼續,但勢頭已經大不如前,對日本,東南亞的侵略多未得逞。

皇子脫歡,尚書省奧魯赤,平章事烏馬兒,大將張文虎帶領越30萬元軍海陸並進,侵入陳朝。結果越軍積累了經驗,一開始就調動民兵,在伏擊中大量運用毒箭擊敗了蒙古軍前鋒。當元軍通過船隊運糧時,越軍又暗中觀察,乘虛水上突襲,繳獲很多軍糧和武器。

(第三次蒙古入侵態勢圖)

此次決定勝敗之戰由水軍進行。越軍船隊主動出戰又佯裝戰敗,元軍追趕後發現突然落潮,吃水太深的大船無法進退被困在原地。越軍立即四面圍攻,奧魯赤於亂軍中被殺。增援元軍剛剛趕到,卻遭到早已準備好的越軍伏兵夾擊,大半淹溺而死。脫歡再次逃命而回。其他元朝部將就沒那麼好運氣了,元帥平章事烏馬兒、參政岑段、樊楫、大將昔戾基玉、田元帥、以及多個萬戶、千戶被陳朝抓獲。如同中原舊例,這些戰俘均被獻捷于越南昭陵。

儀式當中,陳朝皇帝感慨萬千,作詩曰:”社稷兩回勞石馬、山河千古奠金甌。“

(越軍決定性摧毀元軍船隊,越南博物館存)


成敗分析:

越南方面——

1. 民族性:歷史已經證明,儘管國土狹窄,但中南半島上原住民擁有強韌的民族性格。即便處於逆境也不輕易服輸。眼見宋朝和緬甸被滅國後的遭遇,越南更願意選擇打下去。

2. 總體齊心合力:儘管陳朝有部分王族官吏投靠侵略軍,但王室,軍隊,地方武裝大多數人保持了對王朝的忠誠。這也是他們保持目前生活方式保護自身傳統的僅有途徑。

3. 戰術正確得當:正面戰場越南軍隊多次失敗,不是蒙古大軍的對手,導致大中城鎮丟失。但各指揮者因地制宜,採用游擊戰術,運用毒箭陷阱等有效武器打擊敵人,並且不斷攻擊對手運輸補給線,導致入侵難以持久。

(越南北部黃連山山口地形,交通條件惡劣,現為著名景區)

蒙元方面——

1. 水土不服:北方的蒙古戰士並不適應中南半島炎熱的氣候,疾病多發。雖然他們征服了同樣類似的緬甸,當戰局拖長時這個弱點就會放大,疾病和屍體處理不及時很容易帶來瘟疫,從而讓大軍團崩潰。

2. 不得人心:蒙古帝國在演變為元帝國以後,仍然四面出擊侵略。對宋朝,日本,東南亞,全部採用燒殺搶掠的政策。攻擊越南時他們大量強行征伐被滅國的宋朝人民,這些宋人身懷國仇家恨,要麼抗拒徵兵,要麼出工不出力。就如同征伐日本時,原宋朝船工故意留下隱患,根本就不願意元軍取勝。越南平民和宋人共仇敵慨,導致元軍放眼望去全是敵人。

3. 補給難題:古典戰爭出動大軍後糧食補給一直是難解問題。越南國土狹長,地形複雜,更加劇了這一狀況。元軍即便大肆搶掠住民,也無法持續得到足夠的糧食和箭支武器。改用水路運輸後,又被越南用靈活戰術持續襲擊,根本無法持久。

(蒙古武士復原)


寫在最後:

就元帝國的擴張歷史而言,其實完全可以歸結於忽必烈個人無盡的野心。

長達60多年的宋元戰爭之後,忽必烈雖然得勝,其實已經大大消耗了國力。而蒙古汗國的分裂導致大規模西征無法進行,忽必烈便把眼光放往亞洲其他未被征服的國家。除了緬甸,元帝國對日本,安南,占城,爪哇的侵略全部宣告最終失敗。

1294年2月18日,忽必烈於大都去世。元帝國的對外入侵歷史終於落下帷幕,這個帝國即將面對的是爾虞我詐,內外交困,離紅巾軍大起義只剩下50多年。

參考文獻:

  • 元史卷209

  • 越南史略

  • 越南維基

  • Chiến tranh Nguyên Mông – Đại Việt


文史小茶館


元朝三次出兵都未能征服越南最主要原因就是不習慣熱帶氣候和叢林作戰,再有一點就是被強徵來的漢族士兵根本無心作戰,最後戰力不弱的越南軍民的激烈抵抗也是一大原因。

我們知道13世紀的成吉思汗和其子孫可謂是橫掃歐亞大陸建立了龐大的蒙元帝國,可是這樣一個強大的帝國卻始終無法將熱帶國家和海洋國家奈何,早在成吉思汗時期戰無不勝的蒙古大軍在飲馬印度河後就不得不退兵。


史書記載的是成吉思汗是在一頭口吐人言的獨角獸警告下退兵的,但其實根本性的原因就是蒙古士兵不適應印度酷熱的氣候紛紛生病,於是成吉思汗不得不放棄征服印度宣佈退兵了。

而之後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三次出兵都沒有徵服越南最主要原因同樣是如此,第一當他征服大理後馬上又派出數萬大軍出兵越南,可是因為不適應當地氣候和遭到越南軍民激烈抵抗又很快撤軍了。

而第二次當他統一中國就派出了號稱50萬的大軍,可是同樣因為不適應越南酷熱的氣候、叢林地帶不適合騎兵作戰和蒙古士兵不習慣水戰等原因不得不撤退,至於第三次的30萬大軍也同樣是因為這樣不得不撤退,最終元朝只能滿足於和越南維持宗藩關係。


當然忽必烈未能征服越南和被強徵作戰的漢族士兵無心作戰也有很大關係,這樣整個元軍的戰鬥力就進一步遭到削弱了,而當一直軍隊軍心不一的時候焉有不敗之理,要不是軍隊規模龐大隻怕根本堅持不了多久就被擊退了。

而另一方面越南軍民卻軍民一心共同起來抵抗元軍的進攻,越南號稱發動了200萬軍民一起抵抗可謂是全民皆兵了,要知道越南人客觀的來說還是很善戰的,在加上越南陳朝當時能人倍出湧現了陳興道和陳守度等傑出領導人和將領也大大增加了越南的勝算。


其實不止是熱帶國家讓強蒙元帝國無可奈何海海島國家也同樣如此,忽必烈兩次征討日本都因為遭遇颱風以失敗告終了,而對東南亞的爪哇國征討也同樣失敗。


執斧談史說事


打仗,究其原因,不外乎天時地利人和。首先越南屬於亞熱帶地區,氣候溼熱,蚊蟲繁多,瘴氣也重,蒙古騎兵不能適應南方的自然環境。其次是越南山地多平原少,不利於騎兵大規模作戰。大家都知道,半島多半是山地丘陵為主。最後是人和,蒙古國推行自己文字,排斥中華文化,大肆鎮壓。文化滲透程度不夠,越南當然相當排外。蒙古徵越南失敗,在所難免。


會游泳的小老頭


1、溫度。

越南之所以未被佔領,太熱(疫病)是主要的一個方面之一。

2、地形。

對於蒙古高原來說,是地形太平有利於對手(少數民族)機動,而越南是地形太複雜不利於自己機動。長山山脈把越南分為山地和平原2部分,西部為山地、東部為平原。

3、時間。

事實上古典時期的中國,如果將元朝也算成中華正朔的話,那麼雲貴高原是在那一時期,也就是800年前才正式被併入中國核心區的範圍。而真正消化掉整個雲貴高原和橫斷山脈卻卻花了800年時間,也就是直到清朝結束時才算基本完成。

清朝晚期的太平天國運動,核心就是廣西的客家人,客家人與土家人的矛盾,在那個時代還是相當激烈。可見漢族主體對土著居民的同化,貫穿中華歷史。

所以,如果再有個一千年,可能慢慢同化中南半島各族,但是盎格魯撒克遜人沒給漢族這個時間....

所以,各個因素都不利於佔領越南!


笨小孩趣說歷史


蒙古三徵越南都無功而返,一些專家提出蒙古輸在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方面。

天時方面,越南氣候溼熱,瘴氣、蚊蟲很多,蒙古人很不適應越南的氣候條件。和攻打印度一樣,氣候因素導致蒙古人不能長期在越南作戰。

地利方面,越南山地丘陵多,河流也多,不像中亞草原那樣廣闊,可以任由蒙古騎兵縱橫馳騁。蒙古人剛到越南,地理氣候都沒弄清楚,失敗在所難免。

人和方面,蒙古人徵越南,長途跋涉,軍隊疲憊。蒙古人征服過太多的地方了,長年的爭戰軍隊都有些疲憊了。當時越南的陳朝也很強大,很得人心,越南人又是以逸待勞。


湯慕堯


蒙古進攻越南已經是忽必烈後期了,那時候蒙古人戰鬥力已經開始衰落了。

忽必烈本身合法性有點問題,大庫裡臺是推舉大汗的機構,他自己弄了個然後推舉自己。就好像美國總統沒有經過選舉而是自己搞了個形式走個過場然後宣佈自己當選。

所以草原上的人大多不認他,並且由於他和漢人、西域人走的太近,所以被很多蒙古人厭棄,所以他蒙古人兵員並不能得到很好的補充,很依賴漢人等的武力,而這些人的武力和蒙古人有差距。所以忽必烈的大元武力有個退化的過程。

要是忽必烈年輕時期,蒙哥汗的時候,能繞那麼遠打大理,怎麼就不能打越南了?


加密貨幣百曉生


蒙古大軍去徵越南了,不過大敗而歸。在西方,去徵挨及的大軍也幾乎在同一時間失敗,逃回的沒幾人,再加上徵日本失敗。三大敗正式終結了蒙古人繼續征伐的步子,自此進入守成狀態。


銀河淘玉


水土不服,加上用人不當,以致大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