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青海省自古以来在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

一弦谈古今


现在的青海省所辖的区域自古以来对于我国历代强盛王朝都是至关重要的存在,尤其是明清时期。

大家打开现在的我国地图就知青海的地理位置对于理个中华版图的重要性了,西出青海可及新疆,南下可进西藏。这样大家都明白个大概了吧。

青海省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西部无人区有个中国地理的标志性地标——三江源地区: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尤其是长江黄河,华夏文明的摇篮。这个不多述了。

公元七世纪,在西藏崛起的强大势力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建立了盛极一时土蕃王朝,唐“安史之乱”后,土蕃王朝进一步东进,势力范围覆盖今天的青海大部长达200年。直到清雍正朝,清政府击败反清的土蕃后世王罗布藏丹津,正式设置青海办事大臣管理机关,并后来乾隆年间沿袭这个模式将西藏完全正式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

西汉、唐时,中原王朝与西域地区(现我国的新疆、中亚)的经贸主要依靠今天的河西走廊这一狭窄通道,容易被地方势力破坏,而整个青海区域在清代强势控制下,西域的管治才可长治久安。

到了今天,虽然青海的经济总量落后于很多省份,但青海是真正的“地大物博”,柴达木盆地有中国“聚宝盆”之称,就可见一斑。全省面积7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仅600万。石油,动植物、矿产资源极其丰富,而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下,飞速发展的旅游业为这个中国面积第四大的省份带来了一个全新的面貌。




百威天地BRAVEWORLD


青海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省份。

这个外形有点像个小兔子的省份,安静的卧在祖国的中部偏西位置。

这里的平均海拔达到三千米以上,身体素质不好的人,到这里恐怕呼吸都会有点不顺畅。地理条件决定了这里自古便不像中原或江南之地那样的人口稠密。

这里还是中华的“水塔”,这里是我国不少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如长江、黄河、澜沧江,就从这里发源。

著名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就设置在这里。

但是这里也是一个历代中原王朝不能忽视的地方,因为这里是农耕文明能自然延伸的一个极点,到了这里,就也到了草原民族的地盘。

所以,这里也成了中原农耕文化,蒙古草原文化,西北绿洲文化,藏区文化的一个结合地。自从张骞通西域发现了这里,历代的王朝,都希望能管控这个枢纽地带,从而在上述各文化的往来中,占据主动。汉武帝设河西四郡,朱元璋建塞外四卫,都是为了控制这块连同东西南北的地方。

尤其是青海与西藏自唐以后,联系密切,青海也成为中原王朝前往西藏的重要前沿阵地。

虽然现在青海的人口仅六百万多点,但这里是多民族的安居之地,全省少数民族包括藏族、土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等,这些自治区,占青海全省面积的超过百分之九十五。

土族传统节目——转轮子秋

因为地广人稀,这里生态环境保护良好,青海湖、茶卡盐湖、壮美的雪山,淳朴的人民,这里也成为夏季避暑的天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多历史地理类原创文章,欢迎有右上角关注@历史宝藏。

历史宝藏


一个存在感很低的省份,如果不是青海湖 茶卡盐湖,可能现在人知道的都很少,很多人提到青海总会想起青岛,我来简述一下青海的历史

青海省现在位于中国的西部,有着“世界屋脊”的美称,面积有72.1万平方公里,作为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

秦朝时期:这段时期主要由羌人居住,差不多在公元前2100年到1000年,河湟羌人进入青铜时期,后来逐渐进入奴隶社会,但是此时的青海地区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国家政体。

汉朝时期:汉武帝为了阻断羌人和匈奴的的联系,攻打湟中,在青海地区设立了临羌县和破羌县,后王莽又在青海地区设立西海郡,置太守,下设五县。东汉中期,青海地区的羌人逐渐移居甘肃陇东以及陕西西部,这部分称东羌,陇东以西的成为西羌。

三国两晋时期:魏国在青海设置西平郡,晋朝统一后,依然控制羌人,这时候的青海地区产业逐渐发达,此时的鲜卑族势力逐渐强大,在此建立了吐谷浑王国,一直到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前秦、后凉、南凉、西秦、西夏、北凉相继统治过青海河湟地区。

隋朝时期:吐谷浑向隋朝称蕃,隋朝同时在青海设立西海郡和河湟郡,控制了青海的东西部。

唐宋时期:西藏的吐蕃逐渐强大,由松赞干布率领士兵击败了吐谷浑,自此整个青海都被吐蕃所控制,此时的青海也就成为了吐蕃的一部分。

元明时期:成吉思汗设置“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管理甘肃、川北、青海一带吐蕃等族广大牧区,湟水流域各县,均受制于西宁州,此时的青海叫做宣政院。到了明朝时期,明军进入了青海东部地区,东部得以控制,而西番人口逐渐减少,明朝末期,青海地区都由贺锦统治,此时的青海叫朵甘都司。

7.清朝时期:清朝初期是叫做为藏地,后来设立了西宁办事大臣,也叫作青海办事大臣,自此青海的名称就一直沿用至今。

而青海省的名称由来主要是因为其境内有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由此得名,也简称青。


途中聚


青海省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与甘肃、新疆、西藏、四川相接壤,因其境内有着我国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全省总面积约为72万平方公里左右,是能源产出和牧业产出大省。

同时,青海省也是我国的主要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少数民族人数占了全省人口的4成还多。而且,青海的少数民族成分复杂,人口较多的有藏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土等等等,算得上是天然的少数民族博物馆。那么,青海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呢?


青海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不怎么高,但地理位置却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它是拱卫丝绸之路的缓冲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慕容部曾在青海东北部建立了一个吐谷浑汗国,直到后来在唐代被强大的吐蕃王朝所灭。

据史书记载,吐蕃人(藏族的祖先)占领青海以后,就直接威胁到了唐朝的河西走廊,因此两国时常发生战争。吐蕃凭借青海的地利,多次诱敌深入,击溃了来犯的唐军骑兵。



青海在唐宋时期都属吐蕃人控制,在元代属于宣政院管辖,到了明清又有所变迁。直到民国时期的1928年,国家才首次设立青海省,但随后又被西北军阀马步芳等人割据。直到解放后,青海才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时期。不过由于青海省深处内陆交通不便以及高原气候等原因,当地经济基础依然比较薄弱,未来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世界人文通史


青海,名字来源于青海湖!本人就是来自于外省,不过也在青海呆了十年的“青海人”,青海人质朴,好客,还有西北人家的洒脱。多民族是这个省份的特色,各种信仰在这里交叉在一起,彼此和谐共处。有卓玛做的糌粑,有扎西弄的牦牛肉,有阿訇诵经过的羊肉,还有阿娘做的酿皮,吃的东西很多,但不乏味!这里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但小西宁的浦宁塔也有它的情调。西宁是个小城市,这几年的经济发展相对比较快,高楼林立,尤其海湖新区周边渐渐有了“大城市”的样子的“门脸”,现在青海的宣传口号就是“大美青海,欢迎您!”


泛泛电气


因境内有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

唐、宋属吐蕃;元朝其土地属宣政院管辖;明朝属朵甘都司等;清朝初为卫藏地,后分设西宁办事大臣,又称青海办事大臣,为青海得名之始。

民国初设青海办事长官,后属甘边宁海镇守使,之后建青海省,省名至今未变。195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组成,以西宁为省会。

三江源头的青海省地貌相接的四周,东北和东部与黄土高原、秦岭山地相过渡,北部与甘肃河西走廊相望,西北部通过阿尔金山和新疆塔里木盆地相隔,南与藏北高原相接,东南部通过山地和高原盆地与四川盆地相连。

全省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242个,省内湖水总面积13098.04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二。

全省盐湖类矿产资源(钾、镁、钠、锂、锶、硼等)储量相对丰富。石油、天然气、钾盐、石棉及有色金属(铜、铅、锌、钴等)矿产品的供应已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现各类矿产135种,查明矿产88种,单矿种产地数1121个,其中,大型184个,中型224个,小型713个。在已探明的矿种保有资源储量中,有56个矿种居全国前十位,镁盐(氯化镁和硫酸镁)、钾盐、锂矿、锶矿、石棉矿、饰面用蛇纹岩、电石用灰岩、化肥用蛇纹岩、冶金用石英岩、玻璃用石英岩等11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有25种排在前三位。

近几年旅游产业的兴旺给青海省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闻名遐迩的塔尔寺、青海湖、茶卡盐湖等景点接待量逐年增加。热情好客的青海人民欢迎大家来做客。


青海欢途精品旅游


空气一样的存在


Chieni


青海的定位就是环保,不是开发,所以发展从何而来!青海地大物博,确养不了青海500多万人!连自力更生的条件都没有!要着吃嘴软的!离开青海才是青海人唯一的出路!


用户8340202850617


经济弱省,环保大省更是民族融汇和谐的大省。作为面积全国第四大的省还有许多国家战略矿产。在这里不谈自然景色,因为前面许多评友都说过了,不再赘述。只想让那么吃饱了骂厨子,穿上衣服打裁缝的无知喷子知道,保护他们能悠哉悠哉扯蛋的核保护伞的构建,青海省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段历史。青海省海北州原子城就是证据。


zys486


好像一直就在地图上存在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