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英国600万人请愿停止脱欧进程,而英政府回应一定确保脱欧。为何政府敢违背百姓意志?

新文化街男孩


政治就是政治,尽管民众通过选票选出了政治家,但是他们选出来的人在有些时候却不一定会代表他们的利益,而是在为着自己所属的阵营服务,所以不要指望英国政府会响应民众的呼声停止脱欧进程,脱欧必将会进行下去,而由脱欧所带来的“阵痛”,则将会由英国民众来承受。

英国民众的脱欧意愿,并不一定就代表着英国政府前进的正确方向。

在很多时候,民众的意愿往往都是盲目的,因为大多数民众由于存在政治局限性的原因,因此在对于事关国家未来的问题上,往往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定。在大多数情况下, 在西方民主国家中,民众往往会受到所接受的信息的引诱,做出一些不符合国家利益的举动,而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国发起的脱欧公投。

发生在2016年的英国脱欧公投,是一场偶然又必然的“自由主义者狂欢”活动,因为在脱欧公投举行前,不管是英国民众还是英国媒体,都认为英国脱欧绝无可能发生,甚至在英国媒体的节目中,主持人都在调侃民众去投脱欧赞成票,因为所有人都相信会有更多的人会投下反对票。

但事实上恰恰出乎人们的医疗之外,在新闻媒体的蛊惑下,在英国脱欧公投活动中,英国的民众就像是在过狂欢节一样,轻率的行使了自己的投票权,纷纷的投下了脱欧赞成票,结果导致英国以51.9%:48.1%的比例,以极微弱的优势通过了脱欧决定。

尽管在结果宣布之后的短时间内就有超过一百万的民众,开始反悔并开始联合签名要求举行第二次公投,但英国脱欧的决定与英国政府的国家战略是一致的,所以英国政府在拿到了预想的结果之后,自然就不会再轻易的更改决定,即使有600万英国民众联名要求停止脱欧进程,也不会改变英国政府的决定。

道路一旦选定,就不能再轻易更改,否则英国遭受的损失将会远远大于现在。

英国做出同意脱欧的决定之后,英国这个国家就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因为在英国决定脱欧以前,英国政府在欧盟体系内过得也不怎么样。要知道欧盟组织的前身“欧共体”,是法、德两国在1956年联合意大利、荷兰等六国组建起来的一个欧洲联盟,而英国则是等到了1972年,才被允许加入欧共体。

因此在欧盟体系内,英国是一个被法、德两国极力排斥的国家,虽然在经济领域,英国与法、德两国同时被誉为欧盟“三驾马车”,但是在欧盟体系内的政治地位上,却远远及不上法国和德国。

要知道法、德两国成立欧盟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抵御美国对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的渗透,而英国与美国同属英语国家圈之内,这必然要引起法、德两国的排斥,导致其像“风向中的老鼠、两头受气”,英国如果想要重新恢复超级大国的地位,脱欧则势在必行。

所以当英国决定脱离欧盟,绝不是脑袋一热就做出的决定,而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政治举动,对于来自欧盟的报复,英国人也早已做出了估计。事实上英国脱欧协议之所以会如此“难产”,其实就是欧盟在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所致。

但是即使是面对重大损失,英国在此时也已经不可能停下脱欧的脚步,因为这么做的话不仅无法恢复其在欧盟中的地位,而且还会从此失去美国人的支持,并最终沦为“欧洲孤儿”,导致其彻底的衰落。

从英国脱欧公投“顺利”举行,以及这几年英国脱欧进程数次难产中,我们可以看出脱欧行动在英国国内所引起的巨大争议,已经基本上撕裂了整个英国社会,在这一进程中,英国的民众既是受害者,也是始作俑者,是他们选出的议员带领着他们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而其后果英国民众必须要予以承受。


落下m


打个比方一个女朋友60多年了,不肯同居(不接受申根协议),不愿意经济共同管理(保持英镑不加入欧元区),而且小情绪不断,(有些小不适就怪欧盟的不是,自己当年年轻是那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特别想当家做主把欧盟家族的大权拿在自己手。年年开会都要特别待遇,要不就分手。终于2016年召开全世界新闻发布会,我要投硬币,让命运决定似不似离开欧盟这死男人。结果两面的硬币立了起来,然后记者吹了一下,反面。

欧盟娶英是为了贵族的姓氏和觊觎其家产,这么多年没捞到半点钱财还花出去不少。这下撕破了脸,你说欧盟会怎样?怎么可能重新和和气气再八抬大轿迎进门?


6V7196960219


脱欧公投事件应该对英国乃至整个西方所谓的民主整体蒙上一层阴影。

英国目前宛如架在火上烤的猪,痛苦不堪但又无可奈何。很多人会奇怪,既然这么痛苦,再重新公投一下不就好了吗?民主社会嘛。

请注意,这是绝对绝对绝对不可能的,如果英国政府胆敢这么干,可以讲是给整个西方民主政体狠狠捅了一刀,会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测的严重后果!

原因何在?

很简单,公投必须有其严肃性,公投有了结果,那在西式民主的体制里就代表绝对至高无上的法律效力,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全民意志,它可以直接决定这个国家的任何事情,是绝对不可辩驳的!

如此重要的事情,如果公民对公投的结果不满意,然后就进行第二次公投,那如果还不满意呢?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再比如说大选,既然公投一次不满意可以第二次投,那么大选结果不满意是不是也可以马上重新选?如果真变成这样,那公投的法律效力将瞬间瓦解,民主投票作为西方民主国家最核心的全民意志将变得如同儿戏,那民主的合法性又在哪里?是否意味着西式民主政体本身就是有严重问题的?

所以重新公投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英国人宁愿承受无协议脱欧,宁愿承受经济倒退二十年的惨痛代价,也绝对不会冒着动摇政体的风险去重新公投,国会的老爷们是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北辰奕


脱欧是经过全体公投决定的52:48,当然投票前民众并不清楚脱欧究竟会对自己的生活,经济上会产生什么影响。结果出来后,当民众逐渐了解到自己究竟投下怎样一票时,为时已晚。所以现在很多民众走上街头要求再一次公投或者直接要求取消脱欧是可以理解的,甚至可以预见,如果再举行一次公投,反对脱欧将占据大多数。

那为啥英国政府为啥不顺应民意再搞一次公投呢?脱欧多麻烦啊是不是?政客们也不至于弄得焦头烂额。归根结底,还是民主制度的天然缺陷闹的,如果仅仅因为刚开始一线部分人不满意,就要重新投票,那选民手中的选票还值钱吗,民主制度还要不要了?就像美国总统川普上台,一堆人不爽,是不是要重新投票?选谁都有人不满意,何时是个头呢?按照中国人的说法,这么干是要动摇国本的!政府可以随时解散停摆,制度一旦动摇那后果不堪想象。所以,西方民主制度下,一旦靠民众投票决定一件事情,即便是错的,即便会改变大多数人的生活,会使国家走向未知的方向,那也只能一条道走下去,别忘了,希特勒就是民选出来的。


忘川20661539


英国人自己选的脱欧之路,即使跪着也要把脱欧进行到底。

2016年英国举行公投,支持脱欧和反对脱欧的比例是52:48,支持脱欧的人略多一点。从此之后,英国就开始了一波三折的脱欧之路。目前英国脱欧协议经过4次投票表决,结果全部被议会否决。

英国为何对脱欧这么坚决呢?因为这是经过全国民众投票做出的选择,代表的是多数人的意见,所以即使阻力重重,英国政府也会将脱欧进行下去。否则西方的民主就是一句空话,英国为了民主的颜面,也要把脱欧进行到底。

英国有600万人签名请愿要求停止脱欧,这些当然是反对英国脱欧的那部分人。我们知道英国2017年有6605万人,而600万人只有不到英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并不代表大多数人。所以英国政府在回应民众的请愿诉求时表示,英国政府一定确保脱欧。

对于英国脱欧问题,铭苏先生有三点看法:

第一、英国政府当初并不想真的脱欧,但碍于民意难违而不得不脱欧。

其实英国不是欧共体的最初成员,只是后来半路加入的,英国加入欧共体以及后来的欧盟是提了很多条件的。由于欧盟受法德两国主导,英国人没有多少话语权,而且所占的便宜并不多,所以英国就想以脱欧为要挟向欧盟提条件,但是英国这场表演却演砸了,假脱欧变成了真脱欧。毕竟公投的结果摆在那里,民意难违啊。

第二、美国在其中的支持作用。

美国不希望欧盟发展壮大,不希望欧盟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所以美国支持英国脱欧,这给了英国动力。当然美国也曾向法国提议脱欧,但是被法国拒绝了。英法德是欧盟的大国和主导国家,英国脱欧后会削弱欧盟的实力,如果法国再退出了,那么欧盟基本上就歇菜了。

第三、脱欧的关键问题,北爱尔兰边界问题。

根据此前达成的协议,英国脱欧以后,爱尔兰和北爱尔兰可能会形成一道实体的边界,比如设立海关关卡对过往货物进行检查等,这引起爱尔兰的不满,后来英国迫于爱尔兰的压力,整个英国脱欧后继续模仿欧盟的贸易规则,继续实行跟在欧盟时同样的贸易政策,但是这也引起脱欧派的不满,认为英国太软弱,这样会导致英国失去独立制定贸易政策的能力。所以,英国的脱欧协议,北爱尔兰贸易政策问题始终是英国脱欧的关键因素。


铭苏先生


英国有6000万人,仅十分之一人口的请愿是不足于让英国政府改变决策的。

首先需要明确600万反对脱欧的数据是怎么来的。2月20日,英国约克郡77岁的退休教育家玛格丽特·乔治亚杜发起在议会请愿网站签署“取消脱欧请愿书”的活动,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600万以上的签名,但是这个数据是有问题的。

首先,这个数据不具有代表性。在2016年脱欧公投时,英国民众对于脱欧的态度的分裂是比较明明显的,年轻人需要借助欧盟市场提供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是反对脱欧的主力。而中老年人在长期光荣孤立和移民带来的问题影响下,倾向于脱欧。



在使用网络的群体中,主要是年轻人为主,中老年人并不习惯利用网络发表政治态度。故反对脱欧的600万签名总体上缺乏代表性,等同于火车启动后,调查买到车票的比例,自然是多数人都买到了票。脱欧与否是关乎到英国战略利益的重大决议,当然不可能依据一份不具有代表性的请愿做决定。

其次,600万的签名,也不能代表是英国有600万反对脱欧。在这些签名中,有多少重复签名?有多少非英国人签名?甚至有多少水军操作?目前都是未知数,签名的发起者玛格丽特·乔治亚杜脸书上遭遇多次死亡威胁,可想而知这600万的签名有多大水份。



最关键的因素是英国脱欧是全民公投决定的。在二战后,人权思想广泛流传,在全体国民为国家主人这一现代国家的根本理念下,全民公投作为国家最高决定权,已经深入人心,具有高度法律效应,任何团体的决议,都不能和全民公投有冲突。

2016年英国的全民公投决议脱欧,意味着所有6000万英国人通过了这项决定,能够撤销脱欧议题,代表英国人进行间接执行英国民众意志的议会,是不够分量的。以现代国家根本理念,最恰当的撤销脱欧的方式是,英国议会通过暂缓脱欧,再举行全民公投决议是否撤销脱欧。



故英国政府敢于违背600万人的签名反对,在现代国家运行规则下,英国政府目前并没有权力依据网络签名活动决定撤销脱欧。当然,600万签名也并非没有作用。按照英国法律规定,签名就相一旦超过十万,议会就应当考虑就相关问题进行辩论。

注意这个措辞,是考虑是否进行辩论,也就是说超过十万签名,议会也可以选择不辩论,即使是展开辩论,议会也不一定能遵守网络签名的意见。按照脱欧问题英国政府的态度,完全是你尽管签名,听你的算我输。



造成目前的局面的根源,不得不说是卡梅伦留下的遗患。卡梅伦为首相一职,在竞选时承诺允许苏格兰独立公投和脱欧公投,在苏格兰问题上英国涉险过关,但是在脱欧问题上,以52%比48%通过决议。如此接近的投票比例,说明英国人在欧盟问题上的对立性。

作为英国首相,卡梅伦本应该缓和这种对立,在英国人对于欧盟态度趋向一致,或者说对立不那么严重时,再进行脱欧,以减小英国在入欧或者脱欧的阻力。但是卡梅伦却在条件不具备下执行进行脱欧公投,导致目前英国现在脱欧不得,面临无协议脱欧的难题。



卡梅伦可以在脱欧成为既定事实后立即辞去首相职位,甚至还彻底退出英国政坛,但是留下的隐患,就需要特蕾莎梅和英国人承担了。


L夕惕若看世界


英国政府只是代表多数英国民众的利益。600万人请愿停止脱欧进程看似很多,但还只是英国民众的少数,英国政府当然不会为了少数人的要求,停止脱欧进程了。

2016年卡梅伦政府举行脱欧公投前,确实预判英国民众愿意留在欧盟中的人数应该较多。卡梅伦选择这一方式,就是希望通过公投彻底断了英国民众脱欧的想法。最终的选举结果却让卡梅伦和国际社会惊诧万分,52%的英国民众选择脱离欧盟,成为当年最大的黑天鹅事件。



三年来,欧盟并没有摆脱过去的问题,难民问题、经济发展问题依然困扰着欧盟各成员国。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英国民众依然认为三年前选择脱欧是一项正确的选择。据英国民意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现在仍然有超过50%的民众支持脱欧。

现在英国国内有一种主张是,再次举行是否脱欧的公投,但是英国政府并不敢接招。一个核心的问题是,全民公投已经是民主国家决定大政方针最高层次的手段了,如果再次举行全民公投,到底是哪一次公投的效力更高的?特朗普就在嘲笑英国人,如果进行第2次全民公投,那么肯定还会有第3次、第4次。特朗普的说法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如果第2次全民公投的结果与第1次完全相同,英国民众也只能够默默接受。但是如果两次的选举结果不同,在第2次选举中落败的脱欧派,一定不会善罢甘休,英国国内肯定会陷入无休止的争斗当中难以自拔。



特雷莎梅政府现在代表绝大多数英国民众的意志,尚且在英国议会难以立足。如果她真与大多数英国人的诉求相悖,早就被民众和议员们推翻了,根本不可能安稳的支撑到现在,还在寻求软脱欧的方案。


冲击时评


据英媒4月2日报道称,已有创纪录的600万人签署请愿书反对脱欧。英国政府不得不对此事进行回应,但政府表示会继续完成脱欧,这六百万人反对无效。

英国是议会制民主国家,议员代表选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议会三次都不通过首相梅的脱欧协议本身就代表多数英国人仍然是坚持脱欧立场,600万人签署停止脱欧请愿书只代表反脱派的一部分人,即仅占3100万反脱派的18%,所以反脱派仍属少数派。

英国有6600多万人口,英国人在2016年以52%对48%的比例投票支持脱离欧盟。也就是说,脱欧派比反脱派多近30万人,虽然只多30万人主张脱欧,但并不是说就可以忽略不计,30万人就是三十万民意,英国议会就得尊重这三十万人的意见,真个是民意大如天啊!少数服从多数,这是民主的基本原则,因为在民主原则中真理掌权在多数人手中,哪怕只多一个人。

根据英国与欧盟签定的《里斯本条约》第50条,英国将于2019年3月29日脱欧,但特雷莎·梅的脱欧协议在议会投票中三次都未通过,迫使英国脱欧至少推迟到2019年4月12日。

英媒报道称,当特雷莎·梅发表讲话称,她在脱欧问题上站在英国民众一边时,网上发起了撤销脱欧进程的请愿。该网站一再死机,因为每分钟有多达2000人签署该请愿。 英国反对党工党议员凯瑟琳·麦金内尔在介绍辩论情况时说:“这一请愿书得到了空前的支持,但这并不令人意外,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空前的时代。” 英国政府在回应请愿时说:“本届政府不会撤销《里斯本条约》第50条。我们将尊重2016年公投的结果,并与议会合作,达成一项协议,确保我们脱离欧盟。”这表明,英国会在脱欧路上会一条道走到黑,不到黄河心不死。英国一个曾经霸占了全球三分之一面积的日不落国家,如今却必须斤斤计较地过日子,而且与一干“小国家”为伍,这是英国精英们所不愿意的,他们以之为耻。

脱欧,能让曾经的“大英帝国”重振雄风吗?如今几乎一半的英国人连单干的勇气都没有,还有什么意思说重振晋日“殖民皇帝”的风光呢?

脱欧与反脱派人数相当是英国政府脱欧方案难产的根本原因。因为议会里的这两派议员人数相当,所以梅姨的脱欧方案很难让大多数议员们达成共识(超过三分之二的议员支持才行)。支持脱欧的是英国中上层人士,而反脱的主要是在社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下层人士。因为脱欧,就意味着英国人不能随便进入其他欧洲国家就业。支持脱欧者的理由就是让英国脱离欧盟的苦海,不再承担不必要约支出,虽然有税收关卡,但对不是书口型经济的英国来说还是划算的。


英国脱欧导致的英国人争论不休,反应了英国的确是在走下坡路。日不落帝国雄风不在,想借入欧振国力,奈何不见效果,现今又欲退群单干,好一个没落贵族,好一个破落地主。


神碼人生大国观察


原本英国脱欧这事也是英国人通过公投决定的,这都搞了好几年了,特蕾莎.梅也来回修改了好几次的方案,怎么现在你们又打算拒绝退出了?这不是瞎折腾吗?而且居然有六百万人请愿,梅姨不得气的背过气去?



之前英国人认为自己参加欧盟需要付出太多的成本,包括多交会费,接纳难民等,回报和付出不成比例,他们觉得自己是吃亏了,同时作为曾经的大英帝国,英国已经不复往日的荣光,但是他们的内心还是比较骄傲的,可是在欧盟,英国又无法去领导人家,地位比较尴尬,所以坚决要脱欧,可是脱欧几次没成功,这次他们又要拒绝脱欧,可是欧盟会同意英国回归吗?

▲在英国议会大厦抗议脱欧的人群



这次600多万人虽然听起来人数不少,但是占同意脱欧人数的比例比较低,并不会对脱欧大局产生什么影响,不过这次联名请愿已经让系统几次宕机根据欧盟《里斯本条约》第50条规定,英国会在2019年3月29日脱欧;然而梅姨和欧盟商定的脱欧协议3次送交给国会表决,遭到否决,导致脱欧日期至少延后到4月12日,越来越多英国民众主张英国要么脱欧、要么取消脱欧,现在问题并不是说政府在违背百姓的意愿,脱欧进程已经进行了好几年,不是说这些人想不脱欧就不脱了。


风云一点通


英国人跟欧洲大部分国家不是穿一条裤子的,跟欧盟也不是一心的。

早在欧盟成立的时候英国就拒绝加入欧盟前身“欧共体。”不仅如此还拉着几个欧洲小国自己搞,最后形式比人强。

英国脱欧其实有2个根本性因素,首先是英国人自己的态度,历史上英国一直是欧洲的捣蛋鬼,外号搅屎棍。法国和德国发展态势不错的时候都被英国设计给群殴过,不容许欧洲统一壮大是英国人的传统文化,否则的话,作为欧洲大陆边缘的岛国,英国又成什么了?被边缘化、无话语权、更无任何利益可言。

英国想要的是自主独立,日不落帝国虽然没了,可日不落帝国的精神一直影响着英国。欧盟高度统一下,英国也会被德国和法国牵着鼻子走,这对英国根本无法忍受。

其次是美国的态度和自身利益关系,加入欧盟给英国带来了太多好处,如今德国和法国想要高度统一欧盟政治,这样做是唯一能跟中国、美国抗衡的方式。经济条件的好处让英国和欧盟结合,但涉及政治就不行,日不落帝国虽然没了,可英国还在,更何况英国还有个大表哥美国撑着呢。这种事对于英国来讲,好处我可以收下,付出就免谈吧。

美国人是肯定不希望欧盟变强变大变得更牢固的,这样的欧盟到时候又是另一个中国,使美国的掠夺本领无从下手,支持英国脱欧正中下怀。

……关于英国政府为什么违背老百姓的意愿而继续脱欧?

因为这涉及到英国和美国的核心利益跟价值观。

更重要的是,已经投票脱欧了,你在脱票不脱欧了,这违反了国家制定方针的严谨性,你今天以你国家民主的名义投票跟别人断绝关系,以国家民主的名义投票制定宪法和国际事务,明天转个身又以国家民主的名义投票反悔,这是否意味着以前和今后以民主投票制定的政法可以随时通过民主投票更改?更意味着所谓的民主体制的优越性不在优越,充满着不确定性和未知,国家机构和国家政策被戏化,民选的体制变得臃肿和无效。(有人会问不就是反对一次嘛!没这么严重)通过社会发展和人性的定律,打破了常规,距离常态化将不远。

这可不仅仅是你自己国家的民主,这更关系到国际声誉和国家信用。至于国际声誉和国家信用有多重要,即便是美国人都不敢这么玩儿,英国还是省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