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國家出臺電動車新國標,光限重量、限速度,能從根本上解決道路交通安全嗎?

60953443112


治標不治本。想法是美好的,我對電動車實行國標,進行了限制,但是現實是殘酷的,不要一發生跟電動車有關的交通事故,就把責任全部推到電動車身上,騎車的人呢?不知道誰曾經說過,武器是否先進不重要,關鍵是使用它的人,這句話用在電動車身上也頗為貼切,固然,電動車速度過快,容易發生車禍,但是電動車高速化也是因為有了市場的需求才產生的,電壓從24伏到現在的72伏甚至更大,電機功率也越來越大,速度就越來越快,我記得才買電動車的時候是24伏的一輛自行車樣的電動車,速度也僅比自行車快不了多少,只是比自行車省點力氣。國家出臺了國標限制電動車,但是對騎車的人呢,男女老少都在騎電動車,年齡各層次的都有,而往往發生車禍的都是一切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闖紅燈,在機動車道上騎行,要想治本,就必須一方面要加強交通法規的宣傳,這在我國是非常非常欠缺的,幾乎交通規則的宣傳是沒有的,或者走走過場,另一方面要加大違法成本,交通違法了,重罰,讓違法的人不敢違法。所以說,限制電動車不如展開制本的工作。


峰心歸零


對電動自行車新國標要限這限哪……也要對各種電動汽車限速,一般說:電動自行車如果出車禍只能是傷害他人,不會死人;但電動汽車一旦出車禍,就會死人,如果是用於旅遊的載客車,死亡人數就難以想象。所以各類電動汽車的車速必須限速在40~50Km/小時。這是全國多數老百姓的呼聲。


和田羊脂玉658


我覺得電動車也好,助力車也好,最主要的是看功能大小,如果以出行省力的目的,走非機動車道的,只要限速度即可;如果以工作和運輸為目的的,在動力和速度上都強的,要走機動車道的,相當於電動摩托性質的,要嚴格管控。尤其是電動三輪和微型電動車更要限制。這後兩種才是影響交通的主要原因,其他的規範就好。





行蹇


瞎扯;真正保障安全的是誠信與敬畏法規。

1.誠信;

生產商必須按照標準,按生產工藝生產商品,不達標者拉入黑各單,沒收全部家財,且家人終身不得經商。

2,法規:

嚴格執法,對不遵守法規者,重重懲罰,讓違法成本太高產生敬畏之心。而目前我們最缺的就是敬畏之心。


學會改變51791211


電動車應該大力發展,有輕便快捷的特點同時便於存放,在方便的同時要嚴格按照摩托車交通規則進行管理。本人認為重要的是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電動車電瓶在充電中的自燃隱患問題及電瓶續航的能力。二是目前的加速器在右把手上同摩托車一樣,摩托車有離合和擋位加強了安全係數,電動車去不行,已經發生了很多事故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


駱駝草104021931


當下電動車的使用己經和汽車是城鄉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不應該因為使用者是底層人民而肆意限制。如果使用電動車方便,相信許多有汽車的人平時也會用電動車。所以鼓勵使用電動車其實不失為減輕城市道路擁堵的良方妙策。當然,要想使電動車遵守交通規則,首先必須讓電動車有路可走,必須規劃好慢車道使電動車和自行車有自己的路,禁止汽車隨意停在路邊,沿街店鋪進出貨物應有時間限制,不能在交通高峰期佔用慢車道使用。道路原來就沒有慢車道的地方可以使用人行道劃出慢車道,這樣既照顧了打工一族使用電動車和自行車,也使機動車道大為減輕壓力。電動車應該有聲音,提醒前面的車和人適當避讓。


樂文42


質量,安全也是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默然回首7


電動車自行車限速限重限規格是正確的否則電動車越造越大越造越快確實有安全隱患但前段時間裝腳蹬子卻是胡來亂作為。在實際操作中裝腳蹬子反而帶來安全隱患完全是不切實際的拍腦袋決定。


東漸西被


電動車應該分為:電動自行車,踏板電動車,電動摩托車。電動自行車和踏板電動車規定走慢車道,按非機動車管理。電動摩托車可以按機動車管理,可以走快車道。電動車符合我國國情,是一種深受群眾歡迎的交通工具,關鍵是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標準,學會管理!


梁山伯0371


交通安全關係你我他!不要老是針對電動車!如果全國都推廣二輪電動車的話我想交通不會擁堵了!雖然這是一廂情願!但是你汽車的確是霸佔了道路的大部分!特別是不遵守遊戲規則的開車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