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關於宮頸癌,十個不得不知的基本常識,已有性經歷的不妨看看

一、宮頸癌是什麼?

宮頸癌也叫子宮頸癌,當子宮下部宮頸部位有異常細胞惡性增殖和擴散時,就可能是宮頸癌。在女性腫瘤中的發病率僅次於乳腺癌,堪稱第二大紅顏殺手。好消息是,只要做好宮頸癌篩查和預防工作,幾乎可以百分之百根治。

關於宮頸癌,十個不得不知的基本常識,已有性經歷的不妨看看

二、宮頸癌哪些症狀?

宮頸癌發生通常沒有任何徵兆。但隨著腫瘤發展,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1、 不規則的陰道出血(包含絕經後出血和非生理週期時出血);

2、 接觸性陰道出血或性交時疼痛;

3、 異常陰道分泌物;

4、骨盆疼痛等。

關於宮頸癌,十個不得不知的基本常識,已有性經歷的不妨看看

三、宮頸癌的病因:HPV病毒

HPV(Human Papillomavirus, 人乳頭狀瘤病毒)是一種無包膜的雙鏈DNA病毒,目前已判別的類型高達222種,其中超過40種可以感染生殖器部位。根據能否致癌,HPV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目前研究發現,99%的宮頸癌都是由於持續高危型HPV感染所致。

關於宮頸癌,十個不得不知的基本常識,已有性經歷的不妨看看

四、HPV有哪些傳播途徑?

1、 性行為是最常見的傳播途徑;

2、 間接傳播(接觸被汙染的物品)很少見;

3、 母嬰傳播(常見於產婦生殖道有尖銳溼疣時)。

五、感染HPV一定會得宮頸癌嗎?

不一定。記住幾個關鍵詞:持續感染、高危型HPV、有機會。

只有持續感染高危型HPV才有機會發生宮頸癌。大多數情況下,生殖器感染了HPV病毒後都可以在1-2年內被機體自我清楚,也就是原來得HPV陽性自然轉為陰性,少數人會持續感染而發出現疾病,極少數才會發生宮頸癌。

六、感染HPV後有哪些症狀?

通常沒有什麼症狀,而且大多數情況下可以自愈。如果持續感染低危型HPV,可能會引起生殖器疣(尖銳溼疣),不過這類HPV和引發宮頸癌的HPV不是相同的HPV亞型。真正能致癌的高危型HPV反而能潛伏很多年,卻不出現任何症狀。

關於宮頸癌,十個不得不知的基本常識,已有性經歷的不妨看看

七、哪些人容易感染HPV?

無論男女,80%有過性經歷的人都會在人生中某個階段感染上HPV,所以HPV感染非常常見。容易感染HPV的人群包括:

1、 首次性行為過早(<16歲);

2、 性伴侶過多;

3、 進行高危性行為(如沒有保護的肛交等);

4、 長期吸菸;

5、 多胎多育婦女;

6、 長期大量服用避孕藥;

7、 免疫功能異常者(如HIV患者、免疫功能缺陷等)。

關於宮頸癌,十個不得不知的基本常識,已有性經歷的不妨看看

八、如何進行宮頸癌篩查?

21歲開始,應每三年進行一次TCT(宮頸細胞學檢查);

30歲~65歲之間,優先推薦五年一次TCT+HPV聯合檢查,或者根據自己情況三年一次TCT或者。

如果期間發現有高危型HPV感染,則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每年一次檢查或進一步行陰道鏡、宮頸活檢等。

(具體可閱讀夜喵子過往文章:《年過25歲了,卻還不知道宮頸癌篩查?》)

關於宮頸癌,十個不得不知的基本常識,已有性經歷的不妨看看

九、TCT發現異常怎麼辦?

如果TCT結果發現有異常細胞,醫生還會使用陰道鏡仔細觀察宮頸組織的任何變化,並取出樣品在顯微鏡下觀察。如果異常細胞是癌前病變,就通過治療手段除掉它們。目前,通過早期篩查提前發現的宮頸癌前病變治癒成功率非常高。

關於宮頸癌,十個不得不知的基本常識,已有性經歷的不妨看看

十、HPV檢查

就是檢查HPV病毒的DNA。說白了,就是看一看有多少種HPV病毒(HPV分型檢查),數一數有多少HPV病毒(HC2檢查)。現在家裡就可以採集標本送機構檢查了,不用非得大老遠跑醫院哦。

HPV病毒檢查相對於細胞學檢查來說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哦,而且能在TCT檢查出異常之前就能發現HPV感染,更有利於我們儘早採取措施,將病魔扼殺在搖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