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王永康一行赴北京延慶,督導此事

4月3日,黑龍江省副省長王永康率省政府、黑龍江省農村農業廳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到北京世園會園區實地踏勘,督導黑龍江展園建設、中國館黑龍江展廳室內布展工作。

王永康一行赴北京延庆,督导此事

北京市人大副主任張清、世園局副局長王春城、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閆曉軍及世園局、延慶區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

在踏勘過程中,王春城副局長向黑龍江省副省長王永康一行介紹了2019北京世園會園區總體規劃和建設進展情況。黑龍江省副省長王永康一行詳細瞭解了黑龍江展園建設情況及中國館黑龍江展廳布展情況。截止目前,黑龍江展園已完成總工程量95%,正在進行大門內外裝飾、網廊噴漆等。

中國館黑龍江展廳布展工作正在緊張進行。黑龍江展園以小興安嶺的森林為主題,將最美麗的自然空間和人文故事結合在一起,展示鮮明的黑龍江地域特色。黑龍江省副省長王永康對黑龍江展園及室內布展工作進展給予了充分肯定。

王永康副省長強調,黑龍江室內展廳要突出東北糧倉的展陳特點,展位的空間佈局要通透開放,從遊客遊覽的視角進一步優化展品擺放,室外展園建設要突出黑龍江是冰雪運動的搖籃。

北京市人大副主任張清代表世園會執委會和北京市對黑龍江省副省長王永康一行表示熱烈歡迎,對黑龍江省對2019北京世園會的大力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謝。下一步,北京市將認真做好服務保障工作,期待黑龍江室外展園在北京世園會的精彩亮相。

2019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

黑龍江展園提前看

黑龍江省在北京世園會中華園藝展示區設有黑龍江室外展園,在中國館設有黑龍江室內展區。黑龍江室外展園位於世園會主入口西側,佔地2000平方米。

展園以“中東鐵路”為主線,以山林、江河與人文歷史作為設計本源,通過場景化的設計語言,為遊客帶來中東鐵路、林間樹屋、江歌漁事、火山水鏡等獨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將龍江春花夏草、秋色冬意的多彩故事展現在世界各地遊客面前。

展園入口景觀大門借鑑了哈爾濱老火車站的元素,再現了“中東鐵路”的意象,重新營造了昔日繁華氛圍,隱喻了黑龍江在近代歷史發展的重要區位地位。

進入展園大門沿左邊鐵路步軌進入密林花卉區。密林花卉區是展園空間內的獨具特色的園林植物和園林景觀展示區。讓遊人在遊覽中完成植物科普認知,感受來自龍江的植物魅力。

沿著密林花卉區繼續參觀,眼前呈現一座坐落於密林間的休閒驛站 “森林樹屋”。樹屋處於黑龍江展園的中心位置,以遊牧民居(撮蘿子)和原木骨架建築形態為原型,尖屋頂形態營造出挺拔銳利的屋脊線條,延展了環境特色,形式尖銳出挑,體量控制全園,成為遊客的目光焦點。依託背景密林,位於林冠層的小樹屋錯落有致。

由於黑龍江園位於緊鄰園區主軸線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樹屋形態可與遠處世園會主體建築——中國館的巢居木屋脊形態遙相呼應,借中國館之景於園內,巧妙而和諧。這不僅體現了自然元素的生態理念,也容納了景觀設計的現代人文表達,向遊客展示了小興安嶺的綠色人居環境。

走出“森林樹屋”,一組以白色的網廊指代漁網的“烏蘇裡船歌”主題小品映入眼中。白色的金屬構築物,運用了新型鋼結構體系,創造出了自由變化的景觀空間,展示出獨特的結構美和韻律美,輔以園藝化表達的植物花船,營造了漁民撒網捕魚的瞬間,彷彿置身江歌漁事的煙火氣,與玻片折射的琉璃彩意境中,定格了邊境界江上的人文與自然的和諧風貌。與“烏蘇裡船歌”緊鄰的是湖泊冰面,是對龍江特色火山湖泊池沼的創意詮釋。

在展園中,主題雕塑——“中國飯碗”置於“森林樹屋”旁的綠地上,歷經半個多世紀艱苦奮鬥、開發建設,勤懇的龍江人將昔日荒無人煙的北大荒發展為如今稻麥飄香的北大倉。沉穩有力的“雙手”托起“中國飯碗”,體現了習總書記強調的“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確保“中國飯碗”端在自己手上的深刻寓意。象徵龍江農業堅持科技創新、生態發展之路,逐步走向蓬勃發展的未來新動向。

看完了室外展區,讓我們瞭解一下黑龍江室內展區。黑龍江展區位於中國館二層展廳,展區總面積100平方米。設計主題“綠色龍江 和諧自然”。

展區入口大門充分體現黑龍江冰雪文化特色,展示雪的神韻和獨特魅力,中心展區地面,以藍色曲線圖形,代表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中心展區兩側綠色區域融合象徵三江灌溉兩岸千里沃野。

中心展區配置了LED多媒體宣傳屏,以龍江生態資源、產業發展、特色農產品等為主要內容滾動播放,給參觀者提供了豐富的視覺盛宴,靜態展示區聚集了我省特色花卉、綠色果蔬實物和以花卉和植物為材料製作的壓乾花畫、蘆葦畫和樹皮畫,表達了龍江綠色生態優勢正在轉化為經濟優勢、產業優勢。

讓我們相約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黑龍江展園、展區,一同走進令人神往的黑龍江,感受錦繡龍江路,多彩龍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