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民乐里的低音声部是哪几种乐器来表现的?为啥总感觉民乐缺少低音声部?

猪也有理想32094489


我们常说的民乐,或者常听的民乐,很多本身都是小编制的乐曲,即便在过去,大编制的复合声部也不多。并且很少有正儿八经的低音声部。这个跟我们民族的音乐方式或者音乐的欣赏个和理解有关。真正原汁原味的民乐,有低音声部的,主要是打击乐组来完成,例如 中国大鼓。另外带乐声的打击乐,例如编钟组,磐组。还有一些场合性质的氛围乐器,非常沉低频的长角号,不过这个很少有用在用于欣赏的民族音乐中,改编的现代民乐除外。所以事实上,民乐确实非常缺低音声部。即便是大戏,编制中也没有看到正儿八经的低音声部。至于一些室内乐类型的,基本上都是丝竹乐一类,或者什么琵琶古琴什么的,就更加别说低音声部了。

而现代很多多声部的大编制的民乐乐曲,都是根据西洋交响乐编制重新改编的。有人提出说“革胡”没错,现在的民乐编制,几乎就是抄袭模仿西洋交响乐团编制。因为我们的民族乐器中没有低音声部,只好自己造一个出来。

看看革胡怎么来的。革胡:一种音量较大、音域较宽的低音拉弦乐器。五十年代上海音乐学院杨雨森(1926~1980)在二胡的基础上吸取其他拉弦乐器的特点创制而成,故此称为革胡。以后又经过不断改进,如今已成为具有丰富表现力的低音拉弦乐器。但是讲真,革胡的材料稀缺,制作成本高,不是随便一个民乐团都能买得起,本身也很难买得到。

所以,基本上民乐团的低音声部都只能是借用大提琴以及低音提琴来代替。另外管类的乐器,也都是根据西洋交响乐团的乐器配置样式,然后改良了民族乐器的样子来替代。例如下面这个,落地式的“笙”。作为吹奏管乐的低音部。

当然,那种改良特制的民乐器,都是定制的,可以说想买都买不到,估计也就只有像中央民乐团那样的级别,才有财力物力人力等等资源去专门研究和找人制作那些特别的乐器了。


混音师天职TimChan


简述民族乐器声部的分类?

吹管乐器组:唢呐、笛子、笙、管子、箫

弹拨乐器组:琵琶、三弦、大阮、中阮、柳琴、月琴、筝、扬琴弓弦乐器组:二胡、板胡、高胡、低胡、京胡

打击乐器组:鼓、板鼓、大锣、小锣、小镲、木鱼、梆子

按民族交响乐团编制来说,一般是:大阮、大提琴 (低音提琴)、贝司 、低音笙、低音唢呐、加键管子、马林巴 等等。。

附加一个常见的民族交响乐团编制表,也许你看得懂:

弦乐一:(一至四排左边)

高胡,二胡,中胡

弹拔一:(前排中间)

扬琴,古筝

弹拔二:(第一,二排右边)

琵琶,中阮,大阮,三弦

弹拔三:(第三,四排右边)

柳琴

低音一: (第三,四排柳琴右边)

大提琴

低音二: (一至四排最右边)

贝司

管乐一: (第五排)

梆笛,曲笛,新笛,箫,高音笙,中音笙,低音笙。

管乐二: (第六排)

高音唢呐,中、次中、低音唢呐,管子,加键管子。

打击乐:(最后排)

排鼓,定音鼓,大鼓,小堂鼓,钹,锣,云锣,面锣,钢片琴,马林巴等。


开开心心孩子王


民乐团就是个伪命题。模仿西洋乐团搞民乐团,注定是失败的。民族乐器本来就是独奏乐器,单个演奏非常优美动人。但是各种民族乐器音色差别过大,放在一起就成了噪音,一点不和谐,吵吵闹闹,给人一种办红白喜事的感觉。所以,还是不要盲目模仿西洋乐团、求全求大,本本分分地搞好民乐独奏,交响乐还是由西洋乐器去负责吧。


无名思想家


本来是有革胡这乐器,琴担很长,象大胡那样,蒙皮比大胡大,手持马尾弓,象大提琴那样可拉可拨。但1975年以后没人拉,也没生产。可能没人愿学,觉得老是在角落里当配角不甘心(演奏者都想要排在前头,虚荣心很強)。其实还有大阮也算低音乐,它是4根弦,音域极广。乐手可以弹外弦1.2弦,也可弹3.4弦,如果后者的话声音极低,比大提琴毫不逊色。


按宫商


最初民乐大部分是独奏乐器,这跟我们的音乐律制有很大关系。民族乐团是由于受西方交响乐团的影响才向和声方向发展形成的。低音乐器一直先天不足,是民乐比较薄弱的地方。最开始用过马头琴甚至改良的马头琴来代替乐团里的低音声部,可是一直不是很理想。以至于后来改革性的创造革胡来代替,但不常见。大部分乐团还是借用西方的大提琴、倍低音提琴来演奏低声部的。也有低音笙、落地笙来衬托低音。


丝竹长青


民乐队里面低音胡与大阮结合可以解决低音部的弦乐和弹拨乐的中低音音色但是贝大提琴的功能无琴替代。

马头琴乐队编排弦乐,弹拨高低音音域都有特色。(央视大赛)。

七十年代牛万里指挥的天津歌舞团民乐队效果很不错的了。


老莫3021


低音笙 ,现在也借用西洋的低音提琴了


筝有趣古筝


民乐里的低音部主要由大提琴,倍大提琴和低音笙来表现的。


粤趣生活馆


是的,民乐中低音缺乏是老问题了,好在弦乐部增加了大提琴、倍大提琴,但吹奏部汾的低音始终解决不了,虽搞了低音唢呐但与竹笛、高音唢呐的音质合不到一块。


务本散人


说民乐低音部分;70年初梧州市北环路小学民乐队前往南宁桂剧院演出民乐大合奏《金蛇狂舞》和市歌舞团陈铭三作曲《鸳江之春》当时中央电视台拍摄成「电影纪录片」在全国播放……

民乐队组织分配除二胡、板胡、笛子、锁呐等为高音部分,中低音部分乐器使用锣鼓、大阮、潮州琴、月琴、琵琶、低音中胡、椰胡、特别用了几个大胡(水桶一样大的二胡)特别加强了民乐低音部分配器起到很好音效果!当时泽源拉二胡兼拉大水桶胡,回想起来都几有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