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車速加到80邁,帶擋溜車到60邁,然後繼續加速到80邁,反覆操作,省油嗎?

舉人34


我只想斬釘截鐵的告訴你,這樣做絕對不省油。我還想問,為什麼你會感覺這樣省油?



什麼時候最省油?

就是我們門車速保持穩定,油門踏板踩著不動,這時候發動機會調整到最佳工作狀態,燃油效率也是最好的。一般情況下,我們的車速度如果在恆定在50-80之間的某一個速度,我們的車就處於理想的省油狀態。你可以按照上訴方法做一下試驗,看一下自己車輛的瞬時油耗就可以了,省油省到沒邊跡。下面這個油耗驚喜不驚喜?做實驗的時候親測!

什麼時候最不省油?

只說重要的:

1. 開車的油門踏板一會踩,一會兒不踩,也就是說一會兒加速,一會兒減速!在這種情況下,發動機一會兒噴油,一會兒不噴油,發動機在踩油門瞬間噴油的時候,不是說連續穩定噴油的,根據你踩油門踏板速率,大小不同,發動機噴油量不同,這時候噴油量是最多的!油門踏板儘可能小範圍波動或者不動的時候省油。車輛在加速減速過程中,涉及到車輛慣性損失,油耗也是增加的。



2. 經常剎車的司機,開車油耗絕對高!因為剎車是能量損耗,根據能量守恆,損耗的能量都被用來剎車片加熱了,這樣肯定導致油耗增加。並且,我們在剎車之後,車輛還需要重新加速,車輛加速需要動力,發動機肯定要噴更多的油獲得更大的動力。


綜上,大家可以看到什麼時候最省油,什麼時候最耗油了吧!歡迎留言評論~


汽車概況


我的觀點目前認為是省油的。我自己親自測試了一下,一箱油好像能多開100公里的樣子,上一次一箱油跑了525公里,油表燈亮了,這次一箱油跑了565,還剩不少油,估計剩下的油跑到油表燈亮了還能跑70公里應該沒問題,是不是跟最近天氣轉暖有關?應該也有這個因素吧!不管怎麼說,好像是省油的,是在同一個加油站加的油。所跑的路段基本上一樣,再就是每天跑的時間也比較固定,當然了,我是在確保安全,路況很好的情況下進行的。這次油表顯示的是百公里油耗6.7,而我自己實際計算的油耗也是6.7,這不可能的,以往兩者每次相差最少0.5,甚至1個多。你們說的都有裝逼道理,我很認可。我繼續試試看,不是為了別的,我只是想知道大家說的對不對,包括專家。其次,有好多人說我寫邁是裝逼,那倒不至於,我們這裡的人都說邁,其實我們說的邁就是大家說的公里,只是一個地方的習慣叫法,真沒有裝的意思,說的不對也不要瞎噴哇!



舉人34


小朋友,當你問這樣的問題時,肯定會有一大堆專家跳出來告訴你只有勻速才最省油。但你能這樣問證明你不盲目相信專家,還是有救的。今天我冒著被專家噴的危險簡單給你分析一下。

60-80不斷加速溜車省油還是勻速省油,這問題就是一小學的應用題。你只要做個小實驗完全可以得到答案。毛爺爺也說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以我的車為例,某國產品牌suv,掛四檔,60勻加速到80約為10秒左右。相當於勻速70開了10秒,這段時間百公里油耗為12升左右。然後80溜到了60公里,大約用了20秒,但這段時間是一滴油也不用的。就是相當於整個過程中30秒70公里的勻速,只有前10秒發動機才是噴油的。算下來這段路程平均油耗只有4升左右。但勻速的話,最低也只能開到百公里5-6升。

當然,每個車型不同,工況不同都會對上面數字產生很大影響。簡單點說,你加速的時間比溜車的時間短,就可能會更省油。

當然,溜車也要溜得有藝術。一般發動機都會有高轉速斷油的策略,一般是2000或2500轉以上,鬆開油門踏板後就會出現。無論是幾檔什麼車速。車上帶行車電腦的同學就可以輕鬆看到。低於2000轉鬆油門沒有用的,油照噴。

從能量守恆的角度來看,發動機勻速行駛,推動車前進的能量只有很小一部分,整個過程一直在做功。加速雖然發動機做功多,但時間更短而且效率更高。所以溜車更省油一點都不奇怪。

當然,正常開車沒必要糾結這點油耗,斷油策略主要用於需要減速時或者上下坡路段等。安全行車把小命保住才是最省油的方法。


永遠的鄉紳波1


雖然不是很懂車,但作為有一個有五六年駕齡的車主來說,我只能談談自己的經驗和體會。

首先,要糾正一個字——“邁”。

別的地方不敢說,但在中國大陸,路上跑的幾乎所有車時速表都是公里/小時刻度。“公里/小時”就是“公里/小時”,不要隨意叫成多少“邁”或“碼”,當然說成“km/h”也是可以的。

雖然邁、碼、公里(/千米)都是長度單位,帶上單位時間都可以標示速度,但三則單位距離的長度是不一樣的。

1公里=1,000米;1邁≈1,609米,1碼≈0.914米

所以,按公里/小時的速度表,說成多少邁或多少碼,顯然都是不對的。

其次,車速如何控制才省油?

1、主流觀點

其實,網上也有很多關於車子如何開最省油文章或視頻,有說五/六十的,有說七/八十的,還有九十/一百,甚至越快越好的說法。五花八門的結論又都沒有權威驗證,在“眾多選擇”裡面讓車主們反而變得“沒有選擇”。

當然,這些說法也並非全部空穴來風。有些用車手冊,有60~80km/h的省油建議。而國外如加拿大自然資源部官網,也說“轎車、SUV、皮卡等車的省油區間在50~80km/h”。

但車主們基本都有一個體驗:在限速七八十的公路或城市道路,車流、行人、紅綠燈、區間“暗坑”因素等,你很難開到七八十的速度。而在“放飛自我”的高速路上,你又基本不願意只按七八十的“龜速”行駛,除非部分路段是限速“80”的。

2、個人觀點

那麼,如何才能省油呢?簡單總結的一句話:儘量勻速行駛最省油!

如限速80的公路段,車速儘量控制在50~60區間內,別一下子頂滿格到80,遇到緊急情況又狂減到三四十。要知道,你80的速度是燒油燒出來的,剎車減速後又加速,如此反覆的不良駕駛習慣,估計有30%的油會白白耗在提速上去了,而且這對車子也是極大的損壞,特別是剎車系統。而在高速上,路況良好的情況下基本按照標限的速度勻速行駛就OK了。

關於題目中的帶檔溜車,個人也略微有這個習慣,但不建議溜到20這麼大的速度差。畢竟除非是開了定速巡航,否則靠全靠腳踩是很難絕對勻速的。特別是高速長途駕駛,一直保持一個姿勢右腳會痠麻,這樣遇到緊急情況想要踩剎車就可能不太聽使喚了,至少剎不了那麼平穩。

高速上,我會盡量控制在115~120之間。如果感覺腳痠,會先將速度提到120左右,再溜一會,趁機活動活動腳踝。控制在這個區間範圍內,我的凱越和卡羅拉的高速路油耗基本在4毛1~4毛3,普通公路油耗基本在4毛2~4毛6。耗油的波動與路況及油價的漲幅有關。

最後再重申一下:應用在實際生活中的省油駕駛方法,就是在確保安全並遵守交通規則的前提下,儘量勻速駕駛。不要一味為省油而忽略交通安全,更不宜為準求刺激及推背感而暴力駕駛。


一週刊


首先咱們先統一單位吧,雖然您提到了這個邁,但鄙人更願意相信是您的筆誤;在咱們這還是用公里比較實際,況且如果您按照交通規則開車,若真達到80邁的車速恐怕您已經超速了;所以這道題的描述就是車子加速到80公里,之後用帶擋滑行的方式讓車速下降到60公里、之後再給油把車速升到80公里,如此循環,是不是可以省油?


從理論上說,在一定條件、精確的控制下,這種方式是可以省油的,但只是理論(理論上存在更省油的機率),但實際複雜的路況、發動機工況、駕駛者的操作水平,令我們做不到省油,而且還會導致油耗上升;所以如果我們只是正常開車(非實驗室狀況)、正常的駕駛技術,咱們就別玩這些技巧了;當然很多老司機會認為這種方式省油,但實際上省不省油他們也不清楚,只是他們覺得是省油的(主觀傾向性),但絕大多數時候的感覺都是騙人的,實際中這種方式並不省油。。。

發動機的負荷

內燃機的特性是很調皮的,對於它而言,扭矩負荷低、效率上不去,不省油;扭矩負荷高同樣效率低,不省油;所以發動機低、中、高三階段負荷,只有把負荷保持在中段負荷的時候才能獲得最佳的燃油經濟性,所以結合到咱們的實際當中,車輛保持80千米勻速,發動機的效率就比60千米要高,實際上我們只要維持這80千米的勻速行駛即可,而沒必要把車速加到80千米以上,而這個速度利用這個方式幾乎沒有意義,車速不夠;如果是在高速公路上,有足夠的空間可以把轉速拉到更高,才更容易實現理論上的省油。。。


P&G理論的闡述

P&G就是間歇性給油、滑行的控制策略,比如我們要保持80千米的車速行駛,可以一直保持80千米勻速行駛;也可以將車速踩到一百、之後收油(帶擋滑行),當車速下降到60千米的時候繼續給油加速至一百千米,不斷的循環這一過程;若想實現省油,利用了兩個策略,其一是利用一百千米時的更高效率,起到了更高的燃油經濟性(不能保持一百的原因就是空阻遠比80千米高);其二是利用當今電控內燃機帶擋滑行停止噴油的特性,來保持滑行階段燃油停噴,來起到省油效果。。。


如今發動機的轉速一般在1200轉以上時,帶擋收油,就會停噴、發動機處於熄火狀態,不過因為此時帶著擋,所以驅動軸、行星機構、液力變矩器、發動機輸出軸是相連的,所以此時的發動機停油、停火、不停轉(在驅動輪的帶動下繼續旋轉),因為活塞還在被慣性帶動著工作,如有需要,隨時噴油、隨時壓縮、隨時點火,發動機就能復燃(就是這麼簡單),之前看到很多朋友說電控內燃機不會出現停噴燃油,因為會熄火?不過經過鄙人這麼一解釋就明白了吧?發動機停噴、熄火沒事,只要活塞還在運轉就能隨時復燃;所以P&G就是利用這兩點來實現省油的。。。

P&G與實際的衝突

P&G看著很簡單對吧?但實際上操作是困難重重的,可不是隨便加速、滑行、加速那麼容易的;首先普通駕駛者沒辦法精確的找準最適合自己車輛發動機的負荷扭矩,按照自己的感覺隨便給上幾腳,難道就能省油麼?其次車輛在給油、加速過程中,都會加濃噴射(空燃比下降至13附近,過量空氣係數0.88),所以過濃的混合氣導致空燃比下降,燃燒隨之惡化,部分燃油浪費;所以我們之前利用帶擋滑行停噴所省下的油,可能因為重新提速時的加濃噴射又消耗掉了,所以整個流程即便很精確的控制也僅僅是個本利平,但往往由於提速時、油門踩的太重,反而令噴油量高於停噴時的量,這樣一來還怎麼省油?
所以利用這種加速、收油滑行、再加速的循環方式駕駛車輛,理論上有機率省油,但這裡面的操控策略很複雜,普通的駕駛者、在非理想環境下,想完美實現P&G策略是不可能的,所以更多時候我們依靠勻速行駛就是最省油的方式;間歇式給油、滑行方式,雖然在理論上存在比勻速更省油的機率,但我們在實際中無法實現的技巧又有什麼意義?每一次給油都是加濃噴射過程,採用這種方式燃油沒省多少,還會因為頻繁的加濃、降空燃比,使燃燒變的不理想,導致積炭增速變快,所以咱們普通駕駛者勻速行駛就是最完美、最省油的方式!


非專業車評


題主的假設如果省油,是因為從80下降到60的區間沒有踩油門,卻忽略了從60加速到80這段時間我們需要加大油門力度才可以實現提速的目的,這段時間油耗是升高的,所以,反覆加減速和保持穩定速度對比,油耗不能說誰一定更低,至少我們沒有做過實際測試的人是無法給出準確答案的。我感覺是兩者差不多,也就是說反覆操作並不省油。

當我們維持80公里/小時的勻速行駛時,右腳油門是同樣保持一個角度和力度不變的,這個期間汽油消耗量是非常平均的,不會出現忽高忽低的現象。而當我們加速到80,然後帶檔溜車到60這個時間段內,發動機繼續工作,但是動力輸出降低,汽油消耗量就低;然後再加速到80這段時間內,發動機需要輸出比勻速狀態下更多的動力,才可以保證速度的提升,否則就是60公里勻速行駛了。前邊省油+後邊費油,兩者結合起來或許與保持80勻速行駛狀態下的油耗是完全一樣的。

我們都知道汽車在起步階段需要客服車身自重,所以瞬時油耗非常高,而當我們需要提速超車時,有油耗顯示的朋友非常清楚,那幾秒鐘的油耗也是非常高的,這足以說明發動機在提速階段的耗油量和帶檔溜車期間的鬆懈向對沖後,如果時間相同,那麼反覆加減速操作並不省油,同時這樣操控還會加重發動機磨損,積碳產生等等。


貓眼看車


省的,比你一直踩住油門不放要省。

當然,如果你改變一下速度,比如,慢慢加速到88邁,然後放開油門帶擋留到七十左右又慢加速到88,會比你原來的那個好。

因為,大多數發動機帶擋滑行在70以上肯定不噴油,但60到70之間很多就會恢復噴油的。

當然,這些事情不是單單看速度的,還要看路況。首先你能夠這樣開的,路面限速一定要80,限速80的你最高可以開到88,這個沒有問題的,何況,車表88實際車速一定少於88的。(沒有自己改過車的話)。

其次,要看路面的坡,比如,上坡前先踩油門加速,上到一定程度比如一半或者三分二就鬆油門靠慣性上剩下的坡,到坡頂時速度就自然不會太高,再試情況踩油還是靠慣性帶擋溜坡。這些都是要依賴經驗的,總之,運用得好的一定比恆速(比如巡航定速)省油。

我經常過過江隧道,入隧道時就加速到隧道的限速附近,收油門帶擋溜下坡,接近隧道底就開始慢慢踩油門加速,起碼加到車速表顯示隧道限速+10%,上到隧道上坡的三分之二左右就乾脆鬆油門靠慣性溜到隧道口,車速也降到限速以下一點又未到要降檔的地步,接住是情況再決定是否再慢慢加速。

我開一臺七座車,工信部油耗6.8,我平常可以開到5.6/5.7油耗的。


幸福使者859


做個對比,一是60到80波動駕駛,一是70恆定速度駕駛。分兩部分看,

第一,風阻的影響。高速下風阻是跟速度的2,3次方成比例的。所以車速60到80波動受到的評論風阻大於車速70的風阻。

第二,發動機傳動是有損耗的,車速70就是一直是正向出力,而波動降速的時候發動機要被動轉動,這時傳動機構消耗的損耗得在下次加速的時候補償回來。所以波動更耗費能量。

所以波動運行更耗能。

但是開車不能光看能耗,安全舒適才是重點。波動駕駛的時候更有駕駛樂趣,也更能集中精神,所以當長途高速駕駛的時候,不妨定速巡航,波動駕駛輪流著來。




祀神如神在


你好,按照你這個做法的話咱們先不說省油還是不省油,一天下來我估計你的腳也酸了, 你的腿也累抽筋了。就這個操作方法,而且還容易造成駕駛安全的隱患,畢竟你光注意加減油門滑行。

很有可能就忽略了其他行車時候的路況和車況。所以這種操作方式來說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的操作方式。

我然後給你分析一下這個操作方式具體是否省油。一般來說車子本身的這個工信部給的平均油耗,實際指的是在平均80~90公里相對理想的狀況下平緩油門一直保持這個速度來得出的。所以這個時候應該是最省油的時候。

而廠家這個時候的操作並不是加一腳油門鬆開滑行,再加一腳油門,所以這個從廠家的角度上,你這個是不省油的。

然後從發動機的角度上來看,這個現在都是電噴車,電腦根據路況根據你的駕駛習慣綜合進行發動機的噴油工作狀態,你松腳的時候的確是省了油,但是隨著速度慢慢的下降,你要想把速度恢復到80公里的時速的時候,又需要加油門,看是油門加的不大。

但是車子已經根據你的習慣提示要加速已經給你把油門調大至80公里。所以這個加速的過程中,油耗還是要加倍消耗,基本上抵消了你這個鬆油門時候的油耗。所以這個不管實踐當中還是理論當中,這個都是不省油的。

因此不管是從安全角度,還是從你個人的駕駛習慣舒適度角度,這種操作方法不但不省油,而且還比較危險,所以儘量不要選擇這種駕駛方法。

其實最省油的方法是什麼?平緩起步,平穩加油,儘量選擇直線行駛,減少急剎車,提前預判紅綠燈,平穩輕點剎車,這樣的話才能做到平時更省油,所以說良好的駕駛習慣是你省油最好的辦法。

CMC車友會,悅之心、悅之行,交友、自駕、攝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國汽車俱樂部旗下組織!歡迎加入CMC車友會大家庭!


CMC車主俱樂部


因為最近在美國開車,忍不住想糾正一下題主,你想表達的應該是80km/h、60km/h對吧,因為1邁=1英里/小時=1.61km/h,80邁=129km/h。

至於車子開到80km/h,帶擋滑行減速到60km/h,再加速回80km/h,如此反覆操作是否省油,不一定。這取決於你的加速力度(可以等效為發動機的負載)、發動機的萬有特性以及車子滑行時的阻力。如果你的加速動作給發動機施加的負載剛好能使發動機處於最高燃效區運轉(也就是用最小的噴油量把車速從60km/h提到80km/h),並且帶擋滑行距離比較長,那麼如此反覆操作是有可能比勻速行駛省油的。反之,如果你加速動過猛或過肉,無法使發動機運轉在最高燃效區,那就意味著同樣加速到80km/h,你要比前一種情況耗費更多的燃油。倘若滑行距離又不夠長,那麼這種操作就有可能比勻速費油了。

下圖就是一張發動機萬有特性圖,橫軸是轉速,縱軸是扭矩(負載),中間彩色區域是每產生1kWh動能所消耗的燃油,單位為克。座標系左上方綠色區域最省油,燃效達到214克/kWh,右下角最費油,超過500克/kWh。堵車走走停停時發動機處於左下角,這就是堵車費油的原因;低檔高轉輕油門就是右下角,所以這樣也費油;高速巡航時發動機處於左上角,這就是巡航轉速越低,車子越容易省油的原因。所以你要保證從60km/h加速到80km/h這個過程,把發動機扭矩和轉速控制在左上角區域,才有可能比勻速省油。


雖然理論上客觀存在這個規律,但實際駕駛中可操作性幾乎為零。因為發動機的萬有特性對於普通車主來說只能定性而不能定量,即只知道發動機在中等扭矩和較低轉速時燃效最高,至於中等扭矩對應具體多大油門、多大車速(決定風阻),較低轉速具體是個什麼範圍,恐怕只有主機廠的工程師才知道。更何況不同發動機的萬有特性又各不相同,同款發動機在不同車上的標定也不盡相同,可謂一個車一個樣。所以這種反覆80-60-80km/h的開法究竟省不省油,其實很難說清楚,完全沒有標準答案,糾結這個沒意義的。就算有人用一輛車實際測試得出了明確的結論,那也只適用於具體的那一款車,不能套用到其他車上。


PS:以上說法都是以水平路面為前提,不考慮上下坡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