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秦始皇9年就一統天下,為何曹操打了30多年還是三分天下?

孫美斯


戰國時期,山東六國各自為戰,互相吞併,君主昏庸使得大好天下拱手相讓。秦始皇9年就一統天下靠的是秦人先輩們浴血奮戰打下地基礎完成的;而曹操白手起家,平定內亂,想匡扶漢室,卻又被天下人所恥,沒有基礎,名不正而言不順,又豈能那麼快而一統天下呢?

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掃六合,統宇內

秦人的祖先大費事黃帝之孫顓頊的後代,舜賜其贏姓。秦穆公時,任賢使能,虛心納諫,滅國十二,開地千里,國力日盛。

嬴政的六世祖的努力:

一、秦孝公(公元前381年12月6日—公元前338年):重用衛鞅(即商鞅)實行變法,獎勵耕戰,並遷都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北),建立縣制行政,開阡陌,在加強中央集權的同時,不斷增進農業生產。對外,秦與楚和親,與韓訂約,聯齊、趙攻魏國都城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拓地至洛水以東,自此國力日強,為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二、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年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誅殺衛鞅。公元前325年改“公”稱“王”,並改元為更元元年,成為秦國第一王。秦惠文王當政期間,北掃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為秦統一中國打下堅實基礎。


三、秦武王和秦昭襄王:(秦武王崇尚力大,命短,無作為,因此不著重說了。)。秦昭襄王(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與其弟公子芾、公子壯爭位,遂立。在位時,秦國繼續擴張。最著名的、決定秦趙兩國命運的長平之戰,就是在秦昭王在位晚期發生的。秦昭襄王在位初期,由其母宣太后當權,外戚魏冉為宰相,史稱“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為政,威震秦國”。魏冉推薦白起為將軍,先後戰勝三晉、齊、楚等國,取得魏國的河東和南陽、楚國的黔中和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昭王聽從魏國人范雎的話,奪了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權,拜范雎為宰相,改為施行遠交近攻的策略,又在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勝趙軍。手下文有范雎,武有白起等能臣良將。公元前256年攻陷東周王都洛邑,滅亡了周朝和西周國,俘虜周赧王,遷九鼎於咸陽,奠定了秦統一戰爭的勝利基礎之一。


四、秦孝文王和秦莊襄王:(秦孝文王因他的父親秦昭襄王在位時間較長,等到自己繼位時已經年過半百了,在位沒幾天就駕崩了,因此不詳說)。秦莊襄王(前281年—前247年)秦莊襄王登基元年,宣佈大赦天下,施德布惠於人民。同年,秦莊襄王命蒙驁伐韓,韓國被迫割讓成皋、鞏等地。秦國的地界延伸至大梁,初置三川郡。秦莊襄王二年和三年,莊襄王連續命令蒙驁攻打趙國,秦莊襄王命蒙驁攻打趙國,奪取了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榆次(今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新城(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西南)、狼孟(今山西省陽曲縣東北)等三十七座城池。同年三月,蒙驁又攻取了魏國的高都(今山西省晉城市東北)和汲(今河南省衛輝市西南)。


經過前六世秦人的浴血奮戰和篳路藍縷才有了嬴政九年一統天下的戰績!

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一代奸雄曹操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製”,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黃河流域在曹操統治下,政治漸見清明,經濟逐步恢復,階級壓迫稍有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曹操在漢朝的名義下所採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積極作用。

曹操本來可以一統天下,只可惜敗在了赤壁之戰上,使得天下三分,在曹操的有生之年是見不到天下統一的。


結語:秦始皇能一統天下不僅僅靠自己的勢力更是先祖的功勞,再加上山東六國的窩裡鬥,各國君主的昏庸無能,秦能一統天下都在意料之中的事。反觀曹操,被世人稱為“亂臣賊子”、“奸雄”等,又無基業,白手起家,一步步獲得大半天下。

(有其他見解的,歡迎留言討論!想看更多有趣有料的歷史故事,歡迎點贊加關注喲!)


淡墨青史


戰國初,最不可能統一天下的七雄之一就是秦,看地圖就知道了。然而秦最終能統一天下,秦始皇就是那臨門一腳,同樣也是拜6國所賜。

秦國實力弱小,先祖受封的河西之地被吳起變法強大起來的魏國吞併,秦繆公掌權前很長一段時間被迫流浪山林當野人。之後歷經商鞅變法圖強,到秦惠王重用張儀破合縱,收河西,吞巴蜀。實力不斷壯大,而後昭襄王用魏冉、范雎等,已有天下泰半。

在強秦不斷壯大,虎視天下之時,六國卻昏主迭出,人才流失。張儀魏國人,被逼走大秦,范雎魏國人,被逼迫逃亡入秦,呂不韋趙國人。趙王昏聵,逼走廉頗,中反間而用馬伕子,長平折損男丁四十萬。楚懷王之後一個比一個昏庸,春申君被外戚滅族。

公元前230年時期的大秦版圖已經是這樣的格局,虎視天下,無人能敵,到公元前221年天下一統。雖是9年,拼的卻是六世餘烈。當然,僅僅六世餘烈還是不夠的,六國更是在不斷的自我葬送。

孫子兵法雲:先為不可勝,再為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能不能戰勝敵人,橫掃六合,除了自己先強大起來,主名君賢,立於不敗之地。還要看敵人是否作死,等待時機,一舉殲滅。曹操戎馬一生,戰天鬥地,也只是成了西晉一統天下的“餘烈”,令曹魏立於不敗之地,奈何孫劉政權同樣人才濟濟,相互牽制,要想統一難比登天。

曹操、曹丕、曹睿,劉備、諸葛,孫權、周瑜、阿蒙、陸遜等等,三國英雄們相繼離世。曹魏雖有高平陵政變,但劉禪、孫皓更加昏聵不堪。如此境況下,被司馬炎輕輕一碰就一潰千里,政權滅亡。司馬炎與三國雄主相比,一個都比不上,奈何時機到了,一切水到渠成,統一天下。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布穀鳥講歷史


秦國的一統天下,是7代人努力的結果。通過幾張圖,看看歷代秦王對秦國領土擴張的貢獻。

(秦孝公即位前,秦國地圖。)

(秦孝公時地圖)

秦國統一天下,要從秦孝公說起。秦孝公用商鞅變法,秦國國力開始增強。之後,和楚國和親,與齊國結盟。並聯合齊國和趙國,把魏國打殘了。秦國的國土擴張到洛水以東地區。

(秦惠文王時地圖)

秦惠文王北掃義渠,西南取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秦國的領土擴大一倍。

秦武王時,對外穩住周邊鄰國,奪取韓國宜陽並度過黃河在武遂築城。此時的秦國,席捲了荊楚,打敗三晉伐秦聯軍,又收服了義渠國,成為名符其實的大國。

(秦昭襄王時,秦國地圖)

秦昭襄王取得魏國的河東和南陽、楚國的黔中和楚都郢,並滅了西周。此時的秦國,開始到達中原地區。

秦孝文王在位只3天。。。基本沒有貢獻

(秦莊襄王時,秦國版圖)

秦莊襄王滅東周,並蠶食了韓趙魏的部分領土。

秦王嬴政攻滅六國圖。

等到嬴政繼位時,秦國已經是一家獨大了。如果沒有前面六位(也可以說是五位)皇帝打下的基礎,嬴政怎麼一統六國?

秦國用了七代人,至少140年,才完成統一。(公元前261-公元前221年)。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秦始皇時期,自秦孝公開始,也有一百多年的時間,歷代秦王以東出為己任!擴展疆域!任用人才!

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使得秦國脫胎換骨!軍功制,不分貴賤有軍功就有富貴就有爵位!農戰合一,把秦國打造成了戰爭機器!遷都咸陽!奠定了大國基礎!

秦惠文王,任用張儀,司馬錯,採用連橫策略,蠶食周邊國家,韓魏楚國!司馬錯取得巴蜀之地!在李兵完成都江堰工程後,沃野千里,天下糧倉!源源不斷的提供戰略物資,蜀錦更是歷代名品!滅義渠,消除了內患!

秦武王在位三年,雖然舉鼎而亡,依然不忘東出之志!任用甘茂,東出洛陽!

秦昭襄王時,宣太后魏冉任用戰神白起開疆拓土,攻佔楚國都城,屈原就是這個時候感受到楚國再次強盛的無望,沉入汨羅江!攻佔魏國國土,鄢郢之戰,伊闕之戰,共殺死魏國楚國軍隊30-40多萬人!水淹郢都死亡大量請平民!死亡數十萬人!

範睢提出遠交近攻的戰略,反間計更換趙國將軍廉頗,贏得長平之戰的勝利!共殺害趙軍45萬人之多,消滅了趙國的生力軍!齊國經過樂毅攻齊之戰後國力急劇下降再無翻身之力!

此時秦國曆代先王都為秦王嬴政奠定了堅實的國力物力政治制度基礎!

秦孝文王,接位三天去世,為嬴政讓位!

秦莊襄王,在位三年去世,為嬴政讓位!

嬴政登基後,在成人後,幹掉嫪毐,呂不韋,任用李斯!採用反間計和賄賂東方六國君臣的辦法,弱化,分化,瓦解其統治力量!最有名的反間計就是幹掉李牧!


鵬程日誌


秦始皇和曹操都可以堪稱一代梟雄,秦始皇9年打下天下,那是因為秦始皇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

首先,秦國自秦孝公即位時,便決定圖強改革,下令招賢;後商鞅入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開阡陌、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經過商鞅變法,秦國廢除了舊制,經濟得到了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使秦國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國家。

其次,在秦武王時期,向東攻擊了韓國,一路打到了東周洛陽。在秦昭王時期,剪除了義渠戎,解決了後患,並採取范雎的遠交近攻策略。在秦孝文王時期,大赦罪人,善待先王功臣。在秦莊襄王時期,擊破楚國、東周的合縱攻秦,並且滅亡東周。

秦國奮六世之餘烈,外加秦始皇有雄才大略,舉賢任能,重要李斯,賄賂六國重臣,離間六國君臣;所以能用9年統一天下。

我們反觀曹操,自黃巾起兵,討董卓、滅呂布、袁術、袁紹,徵烏桓、鮮卑、匈奴,戰功赫赫;可謂是一代梟雄,佔據了天時、地利,但是可惜不佔人和,當時雖然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但是漢朝並沒有真正的滅亡,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人稱明為漢相,實為漢賊;吳蜀兩國攜手共同據曹操,導致沒能一統天下。

曹操沒有秦國的六世餘烈,更不佔據人和,以至於曹操用30年統一了北方卻不能統一天下。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違權,及時告知。



WEI佳


題目是個偽命題,下面具體闡述。

秦始皇九年開始執政,十年用尉繚離間計謀劃滅六國大計,二十六年統一天下。如此算來,秦始皇花費16年統一天下,而非9年。

曹操是在漢末大亂之際白手起家,花17年而統一中國北方,在-208年興兵南征中因狂妄自大而在赤壁之戰中大敗,致使天下三分,直到臨終前也未完成統一天下的夙願。

但秦始皇並不是白手起家,從-771年春秋開啟時算起,-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秦國的祖祖輩輩已經奮鬥了550年。即便從秦孝公-361年奮發圖強時算起,秦國每代君王均為統一天下而奮戰不息,到秦始皇統一天下也花費了140年。秦國統一天下的時間應該如此算才合理。


積微君


秦國從公元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成為周朝的諸侯國到公元前221年嬴政統一六國建立秦朝中間共經歷549年31位君主,題主卻全部否定了前面君主的付出而歸功於嬴政一個人,不太合理吧?

如果沒有秦穆公開闢國土奠定其春秋大國的基礎;如果沒有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增長秦國的經濟;如果沒有秦惠文王的連橫反六國合縱;如果沒有秦昭襄王奠定了將來一統天下的基礎嬴政就是100年也統一不了六國。只能說嬴政趕上了分久必合的天下大勢。

而曹操卻是在合久必分群雄逐鹿的大勢中,憑一己之力滅呂布殺袁術平袁紹一統中原,最後在赤壁因瘟疫而退兵形成天下三分之局,不得不說讓人惋惜啊!


種地的秀才


那戰國與東漢末年不同呀,啥秦始皇只用了九年,那戰國可是打了兩百年的七國都建國了百了,而東漢末年呢,東漢還沒有亡,曹操協天子以令諸侯也,才平定了北方滅了袁紹和呂布趕跑了劉備而沒殺之,最後跑到了荊州投靠了劉表,荊州劉表死後,他兩個兒子一個投降一個劉琦還有幾萬兵力呢,而諸葛亮又是劉表的親戚,自然劉琦從了劉備,有了兵力才有了與孫權聯盟的赤壁大戰,東風火燒赤壁打破曹軍連鎖船的北方號稱80萬的大軍,藉著長江的天險和東風打贏了曹操大軍,而這時候的曹魏還沒建國,打著大漢的旗號呢,跟戰國大大的不同也,而秦始皇的六國也全部都是衰敗,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焉能統一不了當時的天下呢,而曹操怎能放跑英雄和孫權同盟的孫劉聯軍,而赤壁之戰也是中國古代第一場因天氣而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


纞柒


戰國七雄,從商君變法到嬴嗣相王再到武王舉鼎,再到六國滅齊,最後長平一戰,秦國實際上是數代人的努力才逐漸形成了一大六小的局勢的。等到贏暨薨後,秦國短暫的內亂實際上只是給了六國一點喘息的時間,而可惜的是這短暫的幾十年裡六國並沒有出現特別有成就的君王,而都只是苟且偷安,同時秦在這幾十年裡也並沒有放棄對三晉的蠶食,等到贏政最終解決了國內問題的時候,其實三晉大片土地業已為秦土,只餘十餘座小城坐以待斃而以。天下之半,早已為秦疆,爾餘小國城池,不過須臾之間。

所以並非說曹操三十年而不下蜀吳,秦贏九年而掃六合。實際上,秦用的時間比曹魏多得多!


咬丨人


秦國為什麼九年能統一全國?

我認為秦國是因為“奮六世之餘烈”的成果,嬴政時期繼承了老祖宗的政治和軍事成果,政治上有商鞅變法帶來的制度和後方物質資源基礎,軍事上由於白起的出色軍事能力,各國已經沒有能對抗秦軍的國家出現了,還有王翦父子的出現,加上政治的遙遙領先,才有九年統一全國的出現,所以,秦統一全國並不是九年是秦孝公開始的一百多年的成果。

曹操三十年為什麼統一不了全國?

曹操是從無到有,一步一步走來的,並沒有繼承什麼地盤和資源,曹操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張魯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天下十三州獨佔九州,三十年間從無到現在的成果已經很不錯了,如果赤壁之戰勝利曹操能比肩秦皇漢武,唐宗宋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