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明景帝到底出于什么原因要废掉孝渊景皇后?

季我努学社


说到明景帝孝渊景皇后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如果说到她的另一个称号"汪皇后",恐怕熟悉明朝历史的人就都会恍然大悟了。景泰年间,汪皇后因反对景泰帝废除英宗太子而惹怒景泰帝,因而被废。其实这只是表面原因,真实的原因是景泰帝宠幸贵妃杭氏,欲册杭氏为后。





一、汪后刚烈,反对废立:

权力是把魔椅,一旦坐上去,就没有人再会起身,景泰帝朱祁钰也是没有避免这个规律,虽然他在英宗被俘之时并不情愿接过这摇摇欲坠的皇位,可是如今,随着瓦剌兵败退去,大明王朝再次转危为安,这也让昔日那个战战兢兢的景泰帝开始志满意得,他甚至动起了废立储君的念头,此时的太子仍为英宗之子朱见深,景泰帝想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但是皇后汪氏对此非常反对,汪皇后认为景泰帝登基也帝本属权宜之计,因为当时情况特殊,但是景泰帝如果废除了英宗的太子,于情于理不合。汪皇后因为激烈反对景泰帝废立太子,所以惹得景泰帝一怒之下废除了汪氏的后位,将其幽禁在深宫之中。


二、杭氏争宠,欲夺后位:

其实,从表面上来看,汪氏因为反对改立太子而被废,而实际上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那就是此时的景泰帝异常宠爱贵妃杭氏,杭氏不仅容貌美丽,身姿窈窕,还非常有野心,一直想取汪皇后而代之,不仅如此,她还为景泰帝诞下了唯一的儿子朱见济。反观汪氏虽然贵为皇后,却无皇子,只有两个女儿,所以,景泰帝想通过废立太子来更换皇后,将杭氏扶正为皇后。所以,汪氏的后位也就不可避免的被废了。


后来随着夺门之变的发生,英宗再次复位,景泰帝被废为郕王,已经病逝的杭皇后也被褫夺封号,而已经被废为庶人的汪氏仍被尊为郕王妃。不仅如此,在景泰帝死后,他的所有后妃全部被英宗下令殉葬,汪氏却因为当年为太子朱见深仗义执言被免于殉葬,最终在正德年间,以八十岁高寿辞世,并被追封为皇后。


历史课课代表


明代宗朱祁钰是宣宗皇帝皇帝 次子,明英宗的朱祁镇同父异母弟。比英宗小一岁。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土木堡事变″,由于明英宗不听众官苦劝,执意要同宦官王振要出门去建功立业。于七月十六日,率京营五十余万仓促出征。在路上稽迟之后,于八月十二日到达离怀来二十余里的土木堡。瓦刺军闻讯包围土木堡,数十万明军战死,五十余名文武大臣阵亡,明英宗被俘。护卫将军樊忠用大锤将王振锤死泄愤。

八月十七日,土木败报传入北京。群臣聚殿悲恸。皇太后孙氏下诏,立英宗二岁儿子朱见深为太子。英宗弟朱祁钰监国。由于形势恶化以凝聚人心抗敌以保卫国家。九月,岳谦出使瓦刺回来传英宗圣旨,命朱祁钰"继统以奉祭祀”。朱祁钰乃于九月六日继皇帝位。这就是景泰皇帝。他任用于谦,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伟大胜利。

景泰帝废了英宗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位置,用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这件事不仅遭到皇后汪氏的强烈反对,也让众大臣非常失望。汪氏不久因此就被废了皇后位,成了汪庶人。跟二个仆妇一起生活。

景泰七年(1456年)底,皇帝病重。次年正月去南郊祭天。也未成行。大臣徐有贞,石亨,张杌等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辟。二月一日,景泰帝又变成(此字右有"阝″旁)王。迁往西内。十九日去世。《病逸漫记》记载为宦官蒋安以帛将其勒死。享年三十岁。

明景帝去世后,英宗打算让贞惠景皇后汪氏为其殉葬。大学士李贤说,"汪氏虽立为后,即遭幽废,幸与两女度曰,若令随去,情所不堪"。汪氏因此免于殉葬。

这是一个深明大义和祸害的烈女皇后,明景帝但凡听她一言,也不至于三十而亡。





劉一千五


前两年影视剧《女医明妃传》中,那个皇后汪美麟被废,想必很多人都拍手称快。然而这部剧对历史上真实的代宗汪皇后,实在是进行了颠覆性的抹黑。

正史记载中汪皇后是代宗朱祁钰的王妃,她性情刚烈而宽厚待人,比英宗的钱皇后更多了几分性情。她后来被朱祁钰废弃,一来是因为贵妃杭氏得宠而汪皇后失宠;二来还是因为汪皇后强烈反对朱祁钰废黜朱见深的太子之位。



与明朝大部分的皇后、王妃一样,汪氏出身清白但门第不太高,最初就是郕王朱祁钰的王妃。明朝著名的“土木堡之变”英宗被瓦剌抓走后,皇太后孙氏当机立断扶立郕王朱祁钰为帝,而汪氏也从郕王妃成为明朝皇后。

汪氏性情宽厚善良,英宗钱皇后常年在深宫担忧丈夫,汪氏每每前往探望;京城中因战而丧命的很多人无钱入土,她也下令敛尸安葬。可以说汪氏是个非常优秀的皇后。然而汪氏与当年宣宗朱瞻基的皇后胡氏一样,膝下只有两个女儿没有生育皇嗣,反而是宠妃杭氏生育了代宗的独子朱见济。代宗对杭氏越来越宠爱,对汪氏越来越冷淡。



朱祁镇被抓之前,其子朱见深已经成为储君,然而朱祁钰称帝以后心中野心越来越膨胀——自己都已经是皇帝了,凭什么太子还是人家的儿子呢?景泰三年,朱祁钰欲废掉侄儿朱见深太子位,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储。这在朝堂之上引起轩然大波。性情刚烈的汪氏认为夫君此举实在有失体统,直言劝谏,但最终惹怒了代宗。

汪氏最终也没能阻止夫君的行为,反而被废去皇后尊荣,代宗册立杭贵妃为皇后,立朱见济为太子(很可惜,之后就死了)。

但汪氏的行为也让她在英宗复辟后得以善终,英宗免除了汪氏殉葬,让她回到郕王府安生。宪宗朱见深对当年力保她的汪氏也非常孝顺,武宗年间汪氏离世,以妃嫔礼下葬,以皇后之礼进行祭祀。


澹奕


一入宫门深似海,在皇宫真是伴君如伴虎啊,有多少女子葬送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这指的是那些宫女嫔妃,那么这个孝渊景皇后,为啥下场也是如此悲催呢?



孝渊景皇后(1427-1506) 也叫汪氏皇后,是明景帝朱祁钰的第一位皇后,此女貌美贤德,但是太过阿正,一生坎坷不平。在1945年八月被朱祁钰纳为皇后,后为皇帝生下女儿,一直是朱祁钰的贤内助,朱登基以后,皇后颁布懿旨,把那些孤苦无依的人死后妥善掩埋,这在当时百姓困苦的情况下,树立了明代宗树形象。



此时汪氏还是有威胁的,因皇帝的另外一个妃子,杭氏生有一子,明代宗深信传位于子孙的重要性,认为子承父业是天下大事,当然是希望汪氏能生下嫡皇子。但是在面对汪氏又生下女儿的情况下,让明代宗只好对庶子朱见济深爱有加,不想立太子朱见深,并笼络君臣来投朱见济一票,汪氏极力反对,主要不愿意杭氏的儿子来当皇帝,对于明代宗这个代理皇帝,从监国一路成为皇帝已经是很不错了,还要废掉可怜的孩子皇位,实在重口难调。



但是皇帝就是皇帝,不但立了朱见济的太子之位,还废掉了汪皇后。但是第二年朱见济不争气,病亡了,杭氏也在受到打击之下,也一病归西。此后不久,明代宗病情加重,明英宗于是重新立汪氏之位。



太子朱见深感恩当年的汪氏之德,也是孝敬有加。在1506年汪氏病逝,时年八十岁,与明代宗合葬在金山,被尊称贞惠安和景皇太后,正是汪氏废后纷纷扰,留的史册后人评!


唯美情感创作者


明英宗朱祈镇重用宦官王振,朝纲不振,忠良不保,多被赶出京师,北鞑靼人也先带领大军来侵!英宗受王振蛊惑,决定御驾亲征,然而行军途中,王振花语巧语说要回家纪拜祖先,沒有直接北进绕道山西大同,在家乡炫耀番,重新比上迎敌,结果遗误战机,被也先围困于土木堡,英宗受尽屈辱!此时国不可一曰无君,于是拥立英宗之弟为帝即明代宗,立英宗长子朱见深为太子,汪妃封皇后,德妃生一子,代宗产生废太子之念,汪皇后极力反对,盛怒之下,代宗废掉汪皇后,改德妃为后,其子为太孑,满朝震惊!

英宗回朝,重新夺权,将代宗降回亲王,逮捕于谦,抄家的官兵未搜出一两贿银皆放声痛哭!又因他保卫京师有功不忍杀之,然而徐有贞等致敌却称:不杀谦帝位不保!后杀之!

朱见深太子闻听汪皇后反对废太子,甚为感动,无耐英宗之命,后英宗怜汪妃两女儿需要照顾!令出从废宫搬出仍回朱祈钰亲王府!!

一天,英宗想起那件玉玲珑腰带,太监称:让汪妃拿走,英宗命人取回,汪妃将它投入井中,称丟了!怒:我夫君怎么当过七年天子,连一条带玉的腰带都不能用吗?第二年汪妃去世,正德二年,明武宗感其恩惠,谥曰:贞惠安和皇后,对汪皇后的大仁大义作了全面总结,后南明弘光帝谥曰:孝渊肃懿贞惠安和辅天恭圣景皇后。


miaomiao791


在一场失败的婚姻中,没有无辜者也没有受害者。人家两口子离婚,管我啥事?不过,既然大家伙想八卦一下,咱就八卦一下呗,明景宗他哥哥明英宗,因为烧包带嘚瑟,想效法先祖来个文治武功,留个名字,就整一帮人,信心爆棚去打人家瓦剌,结果呢?让人活活逮了去,和宋朝哪两个皇帝一样。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乎,他就当了明代宗,其正房这个孝渊景皇后也就是汪皇后,可惜呢?这皇后没生男孩子,于是呢,代宗就想把他哥的孩子给废了太子,让自己的儿子(小老婆生的)当太子。这汪皇后,就不同意,还唧唧歪歪说,你这样,连一点贤名都留不下。夫妻之间谁不知道谁啊,这代宗想,第一,母凭子贵,当年我就是小老婆生的,然后俺娘就马上扶正了。第二,这废立太子是国政,先祖留下规矩,后宫不得干涉,你咋恁牛呢?第三,我要听你的,我这男人的地位上哪里去摆啊?况且大伙都说我干的比俺哥哥好。这一细思量,这个婆娘不能要,这婆娘比俺奶奶还猛,况且,她家三代金吾卫,掌握京城防卫,不收拾一下她,哪里能显示我的地位,假如我一死,俺儿还有得好吗?况且,升官发财死老婆为男人三大幸福之事,废了她。就这样,汪皇后变成了汪庶民了。当然因祸得福,明英宗回来后,复辟成功,知道这弟妹办的事情还挺上道,代宗死得时候,英宗让他那些弟妹全殉葬了。汪庶民得以幸存。并且还八十而亡。其家族也得以保全。这正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江琯


为什么明景帝代宗还是被英宗夺回皇位?就是因为不听汪氏皇后的规劝,废了英宗之子的太子身份,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还恶狠狠地废了汪氏皇后的尊号!这就动了朝庭原英宗手下大臣的众怒,大臣们发动政变,废了代宗,迎英宗复位。由此可见代宗行事的不得人心,连进忠言的老婆皇后之位都废了,他还有什么值得朝臣臣服的呢?反之,也证明了汪皇后的政治敏感性很强!


东方大狂侠


谢谢!不好意思!


云卷云舒15275483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