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大同速覽


大同又名鳳凰城

位於山西省最北邊

中國九大古都之一

因地處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

實為全晉之屏障、北方之門戶

亦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有“北方鎖鑰”之稱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對大同的執念來自歌手方大同

雖然他們應該無甚聯繫

前陣子看的電影《江湖兒女》就在大同取景

抽了一個週末從北京出發

大同沒有高鐵和動車

尷尬的六個小時車程

11點多上車

早晨6點就抵達了大同站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出發前做過調研

大同的景點大都分散在郊區

如果自由行很難一天走完

而且交通是個大問題

考量了一下還是決定報個一日遊

關於懶人一日遊


6:50在火車站前集合

以為淡季沒什麼人

結果很快東拼西湊坐滿了整車

天還矇矇亮

本來打算補覺

導遊就開始了口若懸河的“表演”

大巴先繞著「 大同古城牆」穿了一遍

逼近年關大同到處張燈結綵

城牆上因為有燈會最近也謝絕登頂

一半是仿古建築 一半是現代的老建築

不遠處有佛寺 近處還有清真寺

鐘樓鼓樓標配必不可少

真是一個奇妙的地方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大同城牆帶狀公園

大同曾是北魏的都朝

不過現在的城牆是明朝修的

朱元璋的兒子受封來到這裡

坐擁一座「代王府」

光是站在府外就感受到了皇家的氣派

城牆外環繞著御河

冬季河道乾枯或者結冰

了無生趣

車子駛向渾源縣

朝陽 從廣袤的大地升起

漸次照射金光閃耀

霧氣氤氳模模糊糊看不真切

就像一團被墨水暈染的棉花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懸空寺

一個半小時的車程 抵達「懸空寺」

據導遊說

北魏因為滅佛事件

佛教曾沒落一陣子

僧人們就逃到敦煌修了莫高窟

之後又恢復佛法

僧人們就在半山腰建了這座懸空寺

懸空寺是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寺廟

供奉了孔子、老子、釋伽牟尼三位

整個建築一端依靠榫卯結構固定在山體之中

另一部分承接寺廟主體建築

恐高的人怕是走上去也腿軟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懸空寺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寺廟分兩道門票

登臨需要另交費

景區冷冷清清的

懸空寺不高

幾分鐘就能登頂

樓梯狹窄僅容一人通過

不覺讓人想到:

危樓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幾座禪房幾盞枯燈

青燈古佛相伴一生

遊客用50分鐘就能草草地走過一千多年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北嶽恆山

離開懸空寺

驅車5分鐘到不遠的「 恆山 」

恆山與東嶽泰山 、西嶽華山

南嶽衡山 、中嶽嵩山並稱為五嶽

是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

換車開到半山腰停車場

開始往上爬

上山一條路

景色一般

1小時上山 半小時下山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恆山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下山後到「 恆山 飯店」吃團餐

本來就是送的餐

對質量不抱希望

渾源 涼粉+雞蛋or刀削麵

建議自備乾糧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應縣木塔

路上導遊安利了 朔州 的「 應縣木塔」

大部分團友又額外報了木塔的旅費

所以跟著大傢伙一起到了應縣

應縣木塔是我國現存最高最古的木構塔式建築

相當於20層的現代建築

與意大利比薩斜塔、 巴黎埃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

據說木塔是為遼代有名的蕭皇后建造的

曾經7級地震而不倒

真·材實料建築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山西應縣木塔景區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我沒跟導遊進塔

就在景區周邊逛了逛

景區前主街道兩旁都是仿古建築

琳琅滿目的商鋪

賣木塔模型的、糖葫蘆的、麻糖的..

縣城喧鬧又井井有條

留給 應縣 的時間並不多

但也足夠把四街八巷都逛一遍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應縣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最後一站是「雲岡石窟」

也是我一提到大同就會想起的關鍵詞

自從去過龍門石窟之後對石窟一直很有好感

佩服古代匠人巧奪天工的手藝和幾十年如一日的毅力

就算是放到現代

在石壁上開鑿洞窟、雕刻、繪畫也是極有難度的事情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雲岡石窟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景區修繕的很好

遊客中心修的像酒店大廳

跟著導遊先穿過曇曜廣場

走過由四牙象拖著的華柱長廊

導遊說從天空俯瞰

前方的建築群呈「龜」狀

象徵長壽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沿著中軸線觀看完現代修建的佛殿

側轉到山體才得以瞧見今日的重頭戲

雲岡的洞窟不多 但是算得上精美

最開始看的幾尊都被人為/自然破壞

不辨五官

雲岡石窟的修建和北魏當朝的政權還有一定關聯

其中供奉的幾尊佛像均是當時的帝王象徵

有幾尊佛像上留下了坑坑窪窪的釘子

都是清朝的前輩乾的“好事”

當時為了修補風化的雕塑

清朝用釘子、稻草、泥土填補

最後歲月洗刷

徒留一個個洞眼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漸入佳境”大概說的就是雲岡石窟這樣的吧

跟著歷史線一直走

洞窟也越鑿越精美

保存的也更完善

印象最深的萬佛洞

因為風化最薄的只剩2cm

甚至還風化出了一個透光的小洞

說是“蛋殼上雕刻”也不為過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第五窟三世佛的中央坐像是整座石窟最高的

高達17米

和 龍門石窟 的“武則天”差不多高

(雖然我覺得龍門的那個更氣派)

走完形形色色的洞窟

聽完各式各樣的解說

都無法想象當時的工匠

為修建瑰寶所付出的心血

除了敬畏

找不到更合適的心情

擺渡車15元坐回了出口

私以為擺渡車沒什麼必要

走路也不算太遠

最後在古城牆邊結束一日遊

夜已深重

大同 的街道張燈結綵

古城牆被彩燈點綴的熱鬧無比

只不過冬季的 大同 料峭

挺導遊的推薦去吃了「凱哥」小火鍋

我覺得一般就油條特別瓷實還挺好吃的

至於大同城牆

就留給明天吧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大同市區

因為大同沒有動車

第二天還要上班

下午一點的火車回北京

準備逛完城牆就去火車站

來大同還沒正兒八經吃頓當地菜

來到導遊推薦的「東方削麵」

點了刀削麵和抿八股

先不說味道

老店欺客 服務態度差

就讓我對這家店沒甚好感

刀削麵倒是稀疏平常

抿八股值得一試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東方削麵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步行到城牆

闖進現代的商業街

毫無章法的亂逛

有不少地方在拆除重建

聽說 大同 也在打造旅遊城市

可能不久的將來也會變成北方的“ 麗江 ”古城吧

我對仿古建築不太感冒

雖然工藝更精美

總覺得少了那麼點韻味

大概是缺乏時間的錘鍊吧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華嚴寺」門口的仿古廣場

倒是很有北魏遺風

必不可少的鐘樓鼓樓

被車流隔離成了一座孤島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偶遇當地最有名的大飯店「鳳臨閣」

據野史說 明朝正德皇帝微服私訪

看中了酒樓的老闆娘鳳姐

允諾回京後將其迎進北京

結果左等右等終於等到一紙進京書

結果鳳姐在進京途中病死在居庸關下

現存的「白鳳冢」遺蹟則是紀念這位女子

除此之外 西逃的慈禧也曾光臨此地

當時她品嚐的“百花燒麥”因鮮而不膩 別出心裁

被慈禧大讚 題字“鳳臨燒麥”

現在依然是酒樓的招牌菜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鳳臨閣

當然值得一提還有他們家限供的「鳳扒窩」

和花大價錢裝修的洗手間

光從照片上看就光彩奪目了

人均在100元左右

因為趕時間和其失之交臂

只能在此”紙上談兵“了

大同 | 都9102年了,早就不挖煤了

大同的文化歷史悠久

是一座有底蘊和底氣的城市

用2天來了解他遠遠不夠

自從城市轉型之後

大同 不挖煤了

空氣質量也變好了

夏天的氣候更是怡人

介紹了這麼多

抽個小長假去一趟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