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建國前夕的中國十大人口城市和2019年人口城市排名變化

新中國成立前夕,我國十大城市人口排名,和現在有何區別?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按1948年人口數量從多到少排列:

1、上海

第一名:妥妥的十里洋場大上海

人口達到了四百三十萬,亞洲唯一的金融中心、同樣也是亞洲最大的城市,金融、航運、貿易、紡織、造船、服務業、重工業發達,工商業體系健全,有了初步的社會保障體系。

建國前夕的中國十大人口城市和2019年人口城市排名變化

2、天津

第二名:天津,人口一百七十一萬,在工商業發展史上,唯一能與上海相提並論的城市,北方最大城市。別的不說,北京城的有錢人,很多人每到週末都會坐著火車去天津度過。

建國前夕的中國十大人口城市和2019年人口城市排名變化

3、北平

第三名:北平,人口比天津略少,一百六十七萬,六朝古都,文教產業發達,元明清一直到北洋政府首都都設置在這裡,有濃厚的歷史底蘊。

建國前夕的中國十大人口城市和2019年人口城市排名變化

4、瀋陽

第四名:瀋陽,當時剛從“奉天”改名而來,人口一百零九萬人,東北最大城市,地理位置優越,商業繁榮。

建國前夕的中國十大人口城市和2019年人口城市排名變化

5、南京

第五名:南京,南京市是民國時期的首都,人口一百零三萬人,江淮一帶經濟龍頭。

建國前夕的中國十大人口城市和2019年人口城市排名變化

6、重慶

第六名:重慶,國民政府曾經的陪都,人口剛好一百萬人,隨著國民政府還都南京,經濟形勢受到很大影響,但仍然是西南地區中心城市。

建國前夕的中國十大人口城市和2019年人口城市排名變化

7、廣州

第七名:廣州,華南區域經濟中心,老牌貿易中心城市,人口九十六萬,與外國人開發上海不一樣,廣州的繁榮主要靠自己人的打拼,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廣州和香港的商家有廣泛的聯號經營制度,這也說明了省港經濟的高度協同性。

建國前夕的中國十大人口城市和2019年人口城市排名變化

8、青島

第八名:青島,人口七十六萬,青島的經濟發展主要得益於德國人的城市建設,以及民國期間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紡織業最為發達。

建國前夕的中國十大人口城市和2019年人口城市排名變化

9、大連

第九名,大連,人口七十二萬,大連這座城市從俄國人建設到轉歸日本人管理,城市的經營管理一直不在國人手中,成為事實上的經濟特區。

建國前夕的中國十大人口城市和2019年人口城市排名變化

10、漢口

第十名,漢口,人口六十四萬人,假如把第32名的武昌加上漢陽合併成一個大武漢,當時的武漢也有百萬左右的人口,發起首義、曾成為國民政府所在地的九省通衢的大武漢排名應該還可以提升三四名。

建國前夕的中國十大人口城市和2019年人口城市排名變化

現在我們看這前十名的城市,與今天的城市排名區別並不大,這也充分說明,這些城市還是有著一定底蘊的,不因時代的改變而迷惘。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流動人口服務中心發佈的數據統計,2019年全國各大城市人口數據排名中,沿海地區與其他省會城市人口數量都增長比較快,在當地常住人口數據排名中。重慶以3100萬人口數量排名第一。

1、重慶市 3101.79

2、上海市 2423.78

3、北京市 2154.2

4、成都市 1633

5、天津市 1559.60

6、廣州市1449.84(2017年)

7、深圳市1302.66

8、武漢市1108

9、南陽市1198.07(含鄧州)

10、臨沂市1124(2015年)

11、石家莊市1095.16

12、哈爾濱市 1085.8

13、蘇州市1068.4(2017年)

14、保定市1046.92(2017年,不含定州)

15、鄭州市 1013.6

16、西安市 1000.3

17、邯鄲市 917.47

18、溫州市 912.21

19、濰坊市 908.62

20、周口市 895.32 (單位:萬人)

以上列舉了全國人口數量排名前20名,北京上海人口數量為2000多萬,廣州深圳成都1000萬,除卻北上廣深的人口數量較多之外,天津、武漢、蘇州、西安、鄭州、杭州、長沙、青島、南京、濟南等省會城市人口數量也比較多,均在1000萬以上。

你所在的城市人口是多少呢?感覺你們當地的人口是在流出呢還是流入增加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