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西安龙脉——乐游原


西安龙脉——乐游原

(乐游原上青龙寺)


现在,一说起乐游原,就是指青龙寺周边的区域,其实只有回到汉唐,才能略窥一二。

秦始皇征战之暇,以狩猎为乐,休闲与战备并重,所以在渭水之南开辟上林苑。


西安龙脉——乐游原

(2000多年后,大汉上林苑碑)


到了汉武帝,也效仿秦始皇,扩大了它,才有了方圆三百里的范畴。

上林苑36苑之一有一座宜春苑,紧邻长安城的东南,就在今天曲江池附近。

当时,经过汉宣帝十余年的治理,老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稳定。上林苑中离城最近的宜春苑成了游人特别喜欢游览的地方。

因为此处可以登高望远,终南山和长安城风景一览无余。


西安龙脉——乐游原


汉宣帝和众大臣也是常常乐而忘返,每每回忆起他和皇后许平君一起在杜原畅游欢乐的情景,感慨万千,因而下令另辟乐游苑。

《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

当然,是在宜春苑的东南边上起的,宜春苑的一部分也包涵在其中,一部分伸向了南面的杜原。


西安龙脉——乐游原


杜原是西周宣王的大臣杜恒的封地,他建立了杜国,杜国东边的黄土塬就叫杜原。

《关中记》记载:“宣帝许后葬乐游苑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

从这一句记载可以看出,乐游里包含了许皇后少陵司马村一带,苑和原同音,乐游原遂被传了开来。


西安龙脉——乐游原


次年,因十一只凤凰栖于杜原西垴,杜原西部被称为凤栖原。

这也可见,当时对于还不叫少陵原的这一座原的叫法比较混乱,汉宣帝有意逐渐让它清晰了。


西安龙脉——乐游原

(青龙寺范围与今日城区对照 制图 / 道爷姓何)

汉宣帝继位八年之后,开始修筑自己的陵寝之地,地址在乐游原和杜原重叠的东北方这一片区域。

这也是霍光死后,汉宣帝诛灭了霍氏势力的次年吧,他在没有了芒刺在背的感觉之后,开始了自己的政治抱负,自己可以畅快地大干一场了。

遂即,在陵寝的西北设立杜陵邑,因而时人把陵寝周边的原就叫杜陵原,乐游原在杜原的部分不再出现了。

乐游原没有叫多久地盘就缩小了,就剩下如今青龙寺周边的部分。


西安龙脉——乐游原

(电影中的青龙寺 )


汉宣帝陵墓大,被老百姓叫做大冢大陵,和许后的小陵形成对比,后来小人们叫它小陵小冢,后来到了南北朝被雅化为少陵,到了隋唐少陵原的叫法就广为传颂。

随着历史沧桑变化,才成了现在的少陵原范畴,东起引镇,西到杜城村附近,北到陆家寨的广大地方。

而杜城村到航天部分原区依然唤作凤栖原,杜陵以北的原区就成了乐游原。


西安龙脉——乐游原

(杜陵航拍)


如今,当我忐忑地站在汉宣帝陵以及王皇后陵顶时,看着芳草萋萋的景象,望着隐隐的终南山和高楼矗立的古城,心里很是感慨。

再高的坟冢也已矣,再伟大的人物,也是荒冢一堆草没了,斯人已去,留下了一段传奇在这里经久演绎。

这里是城南少陵原的最高点,曾经是乐游原的最高点,同时也成为这座原的精神高点。


西安龙脉——乐游原

(电影里唐代的青龙寺)


汉宣帝是历史上把文功武制发挥到极致的一位王者,正是他将大汉的雄风达到了历史的最巅峰。

曾经那句在他儿子汉元帝时期所发出的豪迈壮言“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至今让后世中华儿女振奋不已。

汉宣帝也将他的有功之臣封赐在周边,譬如韦玄成、杜延年封在了韦曲杜曲;允许张安世、邴吉、赵充国身后葬在他的陵寝周边。

从此后,让少陵原成了达官贵人趋之如骛比邻而居之地,也才有了唐时期少陵原樊川别业林立的盛景。


西安龙脉——乐游原

(俯瞰青龙寺全景 摄影 / 道爷姓何)


葛洪《西京杂记》载,“乐游原自生玫瑰树,树下多苜蓿”,又“风在其间,长肃萧然,日照其花,有光彩”。时人也谓之“光风”或称“连枝草”。

在没有被黄牛和铁牛破坏的乐游原上,除过毛草,玫瑰和苜蓿很多,想必还保留着原始的风貌。形成了乐游原上有特色的花卉和植物。

直至中晚唐,已被分割的只剩下曲江池附近以北还是乐游原的老地方,仍然是京城人游玩的好去处,文人墨客也经常来此览景抒怀。


西安龙脉——乐游原

(电影里的乐游原)


唐代诗人们在乐游原留下了近百首绝句,诗人李商隐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之一。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诗人一方面感怀夕阳的美景,叹息光阴易逝,青春不再。

也是他对美好人生的眷念,也是他感于政治争斗的压抑,借此抒发内心的无奈。


西安龙脉——乐游原


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的杜牧也留下了数首作品,却少有人知。

《登乐游原》二首

乐游原上游人多,

重九登高乐如何。

留恋夕阳无限好,

寸阴难买莫蹉跎。

还有一首:

长空澹澹孤鸟没,

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

五陵无树起秋风。

西安龙脉——乐游原


其实,比他们早的李白也写过一首《杜陵绝句》很有名。

南登杜陵上,

北望五陵间。

秋水明落日,

流光灭远山。

西安龙脉——乐游原


每年的春天,青龙寺的樱花吸引了无数人去游览,乐游原也显得喧嚣起来。

青龙寺极盛于唐代中期,当时有不少外国僧人在此学习,尤其是日本僧侣,著名的“入唐八大家”之一空海拜惠果为师,学习密宗真谛,后来回到日本创立真言宗,成为日本“东密”的祖师。

青龙寺也成为日本佛教真言宗的祖庭。


西安龙脉——乐游原

(寒窑)


而在乐游原的东侧,那守着寒窑孤苦了十八年的王宝钏,值得吗?

寒窑不再寒促,再也看不到那眼辘轳井,再也没有了野菜,十八年,一场梦而已。


西安龙脉——乐游原

(秦二世胡亥墓)


秦二世胡亥的墓也在这里,虽然有人说,这里的宜春苑不是二世身后之地的那个宜春苑,但是毕沅老先生立的碑还矗在那里,轻易无法改变。

大雁塔慈恩寺的钟声悠悠,玄奘法师历经千辛万苦取回的真经,从这里出发,又回到这里,并在这里发扬光大。


西安龙脉——乐游原


站在乐游原上,南望杜陵乃至终南山,北俯古城长安,曲江流觞,白鹿茫茫,浐河悠悠,历史让每一个人都是过客,只有乐游原如故。

大唐芙蓉园璀璨的灯火,那水光波影映衬着昔日的辉煌,现实和梦幻在觥筹交错,我们一梦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