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我00後的妹妹不顧全家人反對,打算奉子成婚……

我00後的妹妹不顧全家人反對,打算奉子成婚……

同事君君,95後,是一個活得很通透的姑娘,在工作上,我曾批評過她好幾次,但她很有韌性,勝任的工作越來越多,現在已經成為我們今日頭條的負責人,她接管後,收入翻了3倍。

平常,她話很少,但有一股鑽研的勁,一個新的事情交代給她,她總會想出來很多方案以及落地的方法。

其實,最讓我欣賞的是,她對家人的愛,愛是看見、接受,不強求。她的原生家庭,父母離異,爸爸再婚,身在其中,她做到了能夠做的事。

最近,他們家發生了一件大事,她00後的妹妹,19歲,懷孕了,沒到法定年齡,準備奉子成婚。

這件事情,她是如何處理的呢?這篇文章,我看到了她處理家庭關係的智慧。

1

我有一個00後的妹妹,上個月剛滿19歲,伴隨著生日的到來,她也順便告訴了我一件事,我有點震驚,又覺得是意料之中。其實,我一直預感妹妹會先我一步成家,只是沒想到會這麼快,還不到法定結婚年齡。

我00後的妹妹不顧全家人反對,打算奉子成婚……

原因是什麼呢?相信不用我說你也已經猜到了,她懷孕了,打算跟男朋友成家,把孩子生下來。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知道不論說什麼指責的話,對於既成事實的事情沒有一點幫助,所以我問她:“爸爸那邊呢?你要怎麼交代?如何徵得他的同意?”

妹妹回了我三個字:不知道。

爸媽是在妹妹即將小學畢業的時候徹底離婚的,為什麼說“徹底”呢?因為在這之前,他們已經離過一次婚,小時候見我可憐沒人照顧,兩人選擇了復婚,6年後才有了我妹妹。

不過好日子沒過多久,兩人沒完沒了的猜忌、打罵的婚姻生活,終於還是走到了盡頭。在我高二那一年,他們終於結束了這段婚姻,我和妹妹都判給了父親,實際上卻跟著母親住在一起。

爸爸在錢上,沒有刻薄過我們,我來上海工作,他還贊助了路費和半年的房租,但我和妹妹很少有跟爸爸交流的機會。

我00後的妹妹不顧全家人反對,打算奉子成婚……

對於爸爸這個人,我們過去一直覺得生疏,也總帶著恐懼。所以當我問她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其實已經知道她要回答什麼了。可我還是鼓勵妹妹,這麼大的事情,要告訴爸媽。

既然決定了這麼做,步伐還是要邁出去的,爸爸和妹妹男朋友的爸媽很快見面了。

妹妹說,爸爸沉默了很久,男朋友的爸媽一直在旁邊苦口婆心地勸爸爸同意這門婚事,但爸爸卻無心搭理,全讓阿姨,也就是爸爸現在的妻子一人應付。大概過去了一刻鐘左右的時間,他才緩緩開口說:“你們先回去吧,我考慮一下。”

妹妹才剛成年,本應是在大學過著學生生活的年紀,無奈長時間沒人管教,自己也不思進取,所以早早就進入了社會。我忍不住去想,爸爸這沉默的十多分鐘裡,腦海裡都是哪些畫面呢?我甚至可以感受得到,他好像有點難過。

我00後的妹妹不顧全家人反對,打算奉子成婚……

2

3天后,爸爸讓妹妹去他家吃飯,聊聊她的事情。不過這次見面並不順利,不僅爸爸,家裡大部分長輩都出面了,其中奶奶和大伯強烈反對。一方面覺得妹妹太小,另一方面覺得男生不負責任。

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得到的結果就是,妹妹開始動搖了。

妹妹跟我說起的時候,我能感受到她的痛苦,但同時,她的不成熟讓我擔心。

作為姐姐,我很希望能幫她指對一條路,但除了她本人,任何人幫她做決定都是一種變相的逼迫,不是自願的選擇,最後肯定都會多少帶著怨氣,我不希望她以後還要揹負著這些生活。

我旁敲側擊地跟她說了很多當媽媽,以及組建一個家庭需要揹負的東西,想要讓她明白選擇孩子和不選擇孩子的區別。

另一方面,我告訴她可以不用在意別人說的話,好好問問自己,這樣的生活到底是不是她想要的。

我00後的妹妹不顧全家人反對,打算奉子成婚……

她沒有說太多,顯得有點不耐煩,我也不好繼續再說,放她自己去思考。

兩天後,妹妹跟我發了一條消息:“就在剛才,我們第一次感受到了胎動,我們捨不得。”

說實話,我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回答,見我沉默,妹妹接著說:“你看嫂嫂,當初不也是奉子成婚,不也是年紀輕輕就當了媽媽嗎?她跟表哥一開始也過得不太順心,但現在兩人一起努力,不也把日子過得好好的嗎?”

嫂嫂是我很喜歡的一個人,因為她擁有一個我沒有的直爽性格,有什麼就說什麼,就算長輩犯錯她也可以毫不顧忌地指出來,即使知道可能會得罪人,但這樣一個不藏著掖著的性格卻異常吸引我。

嫂嫂嫁給表哥的時候,表哥還沒有一個固定的工作,我曾經不看好這門婚事,覺得這樣的婚姻不會幸福。

我00後的妹妹不顧全家人反對,打算奉子成婚……

嫂嫂是個明白人,也是個勤快人,幫助哥哥開店的同時,自己還不忘找一份工作為家庭開支出力。轉眼幾年過去,哥哥嫂嫂現在已經育有兩個可愛的兒子,並且生活也趨於穩定,兩人的感情更是越發的好。

現在妹妹跟我提起了他們,我不得不承認這一點,我懂她的意思,妹妹現在的狀態,就像無數部偶像劇的前20集一樣,無限美好,無比堅定。

當然,我更希望後面的20集是個圓滿的結局。

這件事情直到現在也還在討論著,孩子生與不生,不僅難倒了妹妹,也難倒了我。

3

說完妹妹,再說說我生命中另一個重要的人媽媽。

最近媽媽談了新的男友,她喜好給人取外號,給這個叔叔也取了一個外號,名叫“沙和尚”,我問她原因,她說因為這個叔叔是個“地中海”,形象酷似沙和尚,所以就這麼叫他了。

聽完她的解釋,我笑了很久,笑完問她:“打算跟人家好好過日子沒?”媽媽回答:“人挺好的,什麼都好,就是太醜了。”

我00後的妹妹不顧全家人反對,打算奉子成婚……

我趕緊讓她打住:“如果不是真心想跟人家過日子,你還是不要繼續跟人來往了,這樣不好。另一方面,你如果想要好好找人過日子,要求不能太高,你都一把年紀了,哪有那麼多好人選。”

媽媽見不得我一副說教樣,立馬換了一個話題,問我過得怎麼樣。我知道說再多她也不會聽,同時我也知道媽媽平時一個人孤孤單單的,很需要人陪,便知趣地不再提起。

和媽媽聊完天,我腦袋裡過了一遍這兩件事情,感嘆道:這兩個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從來沒讓我省心過。

家庭教育,一直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我知道,可能很多人會指責我家的教育實在是欠妥,我並不否認這一點,事實確實如此。

爸爸過去一直是個不負責的角色,玩心特別大,媽媽自從跟爸爸離了婚,活脫脫從一個老實本分的全職媽媽,變成了一個開始懂得享受生活、活在當下的女子,自然孩子就被忘在了一邊。妹妹也就是在這個時期開始變得叛逆,變得難以管教了。

我00後的妹妹不顧全家人反對,打算奉子成婚……

作為一個過來人,夾在中間的我經歷了很多,看盡了一段不幸婚姻所帶來的各種後果,不管好的壞的,我唯有接受這一切,努力把自己的生活過好。

4

作為這樣一個家庭的孩子,我有很多發言權,同時,我也有很多“戰後經驗”想要分享給正在面臨這種情況的孩子們:

學會接受,別把父母的矛盾當成自己的事情

我這裡所說的接受,並不是要讓你認命,而是要學會接受你的家庭現狀。我曾經很多次懷疑自己、懷疑父母,把時間耗費在了自己的出身上,覺得什麼都不對,什麼都不公平,到頭來發現除了年復一年的苦惱,就沒有別的了。

後來我開始學會直面家庭,直面它一切的不好,我開始暗示自己別去在意的時候,這些事情就不那麼容易困擾我了。

人生苦短,孩子的情緒也許會不可避免地被父母所影響,但請你記得,一定要學會接受並自我解脫,否則你會一直活在這灘泥淖裡,最後父母解脫了,你卻抑鬱了。

也推薦給大家一個方法,把發生的這一切嘗試寫出來,梳理自己的情緒。

記得第一次,我寫自己的父親時,哭了三次才寫完,每一個認真談話的情境都記得那麼清楚,我渴望得到他的愛,渴望有一份美好的父女情,可這一切都過去了,不是嗎?

我00後的妹妹不顧全家人反對,打算奉子成婚……

管教適度,盡力而為

有的家庭應該跟我一樣,並非獨生子女,每天除了看盡父母的爭吵,還要去擔心自己的弟弟妹妹當天上完學,是否會乖乖地回家。

面對叛逆期的孩子,我們要學會以朋友的角度去疏導他們,要懂得抓住痛點,懂得把“敵人”變成朋友。叛逆時期,最怕的就是硬碰硬,你剛,他們會比你更剛。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這個姐姐做得非常失敗,那個時候剛好是家庭矛盾高潮時期,妹妹也是越發地叛逆,常常穿著我的衣服出去跟狐朋狗友鬼混,結果第二天就不知道把我的衣服送給哪位所謂的朋友了。

剛好有一次被我撞見,我在大街上就跟她拉扯了起來,主要想帶她回家,不讓她老在外面“飄蕩”,結果說不聽,我一急之下說了一句:“你要出去就別穿我的衣服。”

就這樣,在大街上,她把外套脫了扔在地上,兩眼掛著淚跟那群朋友走了。

事後我有過很多反思,掃了妹妹的面子不說,自己也很心痛,並且也加劇了我們之間的矛盾。

我們一定要懂得即使再急切的心,也不要關心則亂。亂中有序,找對方法很重要。

我00後的妹妹不顧全家人反對,打算奉子成婚……

學會傾聽,理解家人

在我看來,媽媽跟妹妹都是不太靠譜的人,一個早早就要奉子成婚,一個年近半百卻整日對另一半抱有太多幻想。

她們的現狀,我選擇傾聽,無條件接納,而不去指責。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即使是親人,大多數時候,他們也只存在你生命中的某一個時刻,任何人,都有權利替自己的人生做選擇。

如果我現在逼著妹妹去醫院打掉孩子,我不僅可能會被當成一輩子的劊子手,良心上也沒辦法安寧;另一邊我要是讓媽媽果斷跟對方斷絕聯繫,她覺得難過孤獨的時刻,我也根本陪伴不了她。

我00後的妹妹不顧全家人反對,打算奉子成婚……

與其成為她們人生中的“絆腳石”,不如成為一個給出適當建議的角色來得好。我想讓她們知道,我是可以依靠的,讓她們覺得不孤單,哪怕某一刻覺得生活很難,會第一時間給我打電話,知道有一個人在傾聽她。

我準備安排好工作,請假回家一趟,這個時候,我想妹妹需要我,我能做的只有陪伴,僅此而已。

家庭分很多種,有幸,自然也有不幸。不幸不是任何人的過錯,父母的情感只存在於一個時間段,感情沒了就是沒了,不能強求。

很多孩子成為了這樣一個家庭的“犧牲品”,但其實,孩子是有權利自己做決定的,更多時候,我們需要靠自己強大起來,受到傷害沒關係,傷口癒合結痂後,照樣可以活得很完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