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事业单位改革落实 备案制合同制岗位增多 待遇还跟以前一样吗?

说起事业编制,相信大家对此并不陌生了。事业单位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很多大学生报考事业单位,就是看中了事业单位的编制,通俗的说法就是体制内的。

在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后,事业单位分为了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和公益三类三种类型的事业单位。在这三类事业单位中,公益二类所占的数量是较多的,高校和医院就在这里面。很多报考医院的考生,看到报考的职位是事业单位备案制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一下这个事业单位备案制和事业单位编制的区别。

事业单位备案制,单从备案两字来理解,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后补、替补”的意思。要深刻理解备案制的意思,我们就需要连同事业单位聘用制和合同制也要搞清楚。

事业单位改革落实 备案制合同制岗位增多 待遇还跟以前一样吗?

聘用制:以合同的形式确定事业单位与职工基本人事关系的一种用人制度,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的身份属性通过与单位签订聘用合同确定。

合同制:企业、事业单位通过签订合同招收的短期性工人。合同一般采取书面形式,内容包括时限、任务及共同遵守的各项义务等。

备案制:我国境内所有用人单位招用依法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都应到登记注册地的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手续,用人单位新招用职工或与职工续订劳动合同的,应自招用或续订劳动合同之日起30日内进行劳动用工备案。

备案制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一种创新的管理方式,它比合同制好,比聘用制稍差,但是待遇来说和事业编制是没有区别的。小编以医院为例吧:理解为新的一种编制,就是浮动编制。你在医院名额是你,但是人事网查不到你的名字,不具体到个人,隶属医院!

事业单位改革落实 备案制合同制岗位增多 待遇还跟以前一样吗?

工资待遇上都有啥不同?

和原来的事业编在待遇上一样。即“在公开招聘、职称考评、岗位聘用、考核奖惩、薪酬分配、社会保险、管理使用等方面,适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政策,同工同酬,同等待遇”。

五险二金,保障优厚。实行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内的工作人员参加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按照相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建立职业年金制度。过去事业单位改革推不动的一大原因就是养老保险的问题,现在全部参保,解除了后顾之忧。

效益好的单位待遇会更好。实行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后,事业单位在用人方面享有更多自主权。主要体现在可以自主制订单位内部人事管理制度;自主管理岗位设置;自主安排、执行用人计划;自主公开招聘各类人才;自主组织竞聘上岗和人员聘用管理;自主确定本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方式,效益好的单位福利待遇优渥,有的都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工作更加卖力。因为你懂得,备案制之后,“混日子”总归是比过去要难了。这也是去编制化的意义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