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赣县名山——瑞峰山

赣县名山——瑞峰山

瑞 峰 山

我的家乡位于一小盆地中央,这里是千年客家古镇。她群山环绕、风景秀丽,东西北南依次是天南山、瑞峰山、犁耙山和枫树门。正所谓:天南日出朝霞红,赣水长流枕瑞峰,犁耙两傍湖水秀,枫门一径四海通。

虽然古镇周边群山众多,但尤以瑞峰山而闻名。瑞峰山又名顺峰山、大岭脑,她位于古镇的西面。一山两县,山的东面是赣州市赣县区田村镇,西面是吉安市万安县顺峰乡。站在古镇远眺瑞峰山,主峰高耸入云,形似汉字的一个“山”字。


赣县名山——瑞峰山


▲远眺田村&瑞峰山


瑞峰山巍峨挺拔、山脉蜿蜒、山清水秀、川美石奇。虽她的海拔高度才八百余米,但她在古镇周边众多矮山中却“鹤立鸡群”!

我们古镇人对瑞峰山颇有感情,更有甚者把她尊称为“父亲山”。瑞峰山是艘未启动的铁船;瑞峰山地下有钨矿;瑞峰山地下有煤矿等故事和传说也一直在古镇被流传着。

赣县名山——瑞峰山


赣县名山——瑞峰山


赣县名山——瑞峰山



赣县名山——瑞峰山


赣县名山——瑞峰山


▲瑞峰山顶

古镇上瑞峰山顶峰有三条较大的路,有的现已拓宽改建成公路。一条是由寿前——小布坑——竹篙岭沿山脉而上;另一条是由矮嶝叻——角坑——大岭面沿中脉而上;再一条就是由万江——草坪——十八弯——茶垇沿山脉而上。

赣县名山——瑞峰山


赣县名山——瑞峰山


▲盘山公路

瑞峰山山脉众多,蜿蜒曲折,连绵不断,方圆数百里。在众多山脉中有一条面向古镇,西东走向的“五虎下山”山脉颇威武。它可谓是古镇的风水宝地。村岭“杜天子”的天子坟就坐落在五虎下山的一山脉上。



▲“五虎下山”

瑞峰山景色优美、如诗如画。风和日丽时,人们登上顶峰,一望无际,确有一种“一览众山小”之感觉。极目遥望:东面是古镇和古镇周边此起彼伏的丘陵;西面除群山峻岭外,还能隐约看见千里赣江中的行船;南面的麂山宛如一顶礼帽在凹凸不平的山岭中托起;北面杂树面等山峦捭阖、山岭逶迤。此情此景,使人心花怒放、心旷神怡!瑞峰山清晨看日出、黄昏观日落;新众的老松树;风和滩的溪流;篾石的瀑布等景观都颇为壮观和迷人;斜坑镜的奇石峭壁更是堪称一绝。

赣县名山——瑞峰山


赣县名山——瑞峰山


▲瑞峰山顶远眺田村

瑞峰山山中夏季凉爽,气候宜人。三伏酷暑宿住山上都需盖棉被,是人们避暑的好地方。山上数座山峰山垇上都建有庵庙,这些庙宇香火不断。特别是“刘氏娘娘”一年一度的庙会,朝神客络绎不绝。而庙会期间一直保留演木偶戏习惯,既是对庙会内容的丰富,也是对传统戏曲文化的一种传承。


赣县名山——瑞峰山


▲“刘氏娘娘”庙

瑞峰山山上的景色迷人、植被丰厚。她:春天山花烂漫;夏天翠竹挺秀;秋天野果飘香;冬天树木葱郁。山上林场杉木成林,山上村民茶梓树成片。是古镇名副其实的木材和茶油生产地。制作黄元米馃的装碱材料——元叶也生长在此山中。改革开放前古镇及周边村民生活的“油、盐、柴、火、米”中的"柴"全部出自于此山。那个年代,每当农闲、秋收后,山下村民家家户户都会安排人上山砍柴。夏天斫早柴,冬天斫晏柴。他们成群结队上山,有的斫爿柴,有的砍大柴。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出生的人,几乎人人都砍过柴。砍柴中的“翻山越岭、多砍多挑、饥渴难耐”等艰辛,很难令人忘怀。与此同时,居住山上村民逢圩赶集时也会把片柴挑到古镇卖。


赣县名山——瑞峰山


▲瑞峰山上砍柴忙

瑞峰山“高山有好水”,因她是山泉,天然纯正、甘甜可口。这些涓涓细流,流入小溪、进入水库、源源不断地为古镇的农作物和人们提供灌溉和生活用水。


赣县名山——瑞峰山


赣县名山——瑞峰山


▲瑞峰山泉

瑞峰山下,当代修了数座水库,尤以大肚坑水库、斜坑水库、小布坑水库而闻名。这些水库的水是瑞峰山上的山泉溪水,清澈见底。它们既为农田灌溉的抗涝抗旱提供了保障,还为古镇人的生活饮用水给予了保证,又为古镇人休闲、游泳、垂钓修建了场所。大肚坑水库修建在大跃进年代,库区最大;斜坑水库修建持续时间较长,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七十年代末才完工。斜坑水库还是三座水库中唯一一座能水利发电的水库,上世纪七十年代,它为古镇照明发了近十年电;小布坑水库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修的,它的库区最小。这些水库修建在那个火红年代,每当看到这些水库,当年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人山人海、你追我赶的热火朝天场面就情不自禁地浮现在眼前。


赣县名山——瑞峰山


▲斜坑水库


赣县名山——瑞峰山


▲大肚坑水库


赣县名山——瑞峰山


▲1958年的大肚坑水库

古镇有两条跨越瑞峰山两侧山脉通往外乡、外县的路,先前是石阶路,现已修成乡村公路。它们的终点都是赣江东岸。一条是寿前——小布——竹篙岭——代溪——湖新——湖江。另一条是万江——草坪——牛皮岭——斜坑镜——庙前——五陂——万安顺峰——万安良口。

古镇至湖江全程60余华里,瑞峰山山脉竹篙岭是此路的分水岭。东边的田村、村岭地势开阔、良田大片;西边的代溪、湖新峻岭峡谷、绿水青山。此路周边村庄历来崇文重教,更是文人辈出。近年古镇考取清华、北大的骄子都出自这里。

古镇至良口全程也60余华里,它是“县道”。改革开放前田村片、南塘片的人下万安都从此路经过。

赣县名山——瑞峰山


▲瑞峰山西麓


赣县名山——瑞峰山


▲瑞峰山北麓

从古镇出发,翻山越过牛皮岭,沿小溪而出就步入了斜坑镜。此处地处一峡谷,两边奇石峭壁,山林茂密,抬头仰望,天空犹如一面镜子,故取名“斜坑镜”。这里的峭壁奇特,有些仿佛像石林。尤以在峭壁中一尊像人头、一块像骏马的石头而闻名。故人们又把此处称为“石人石马”。

赣县名山——瑞峰山

▲石人石马

石人石马,在民间一直流传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当初斜坑镜峭壁中的“石人”和“石马”是石精的化身。它既会捉弄人,更会吃人。那时,因古镇通住赣江码头良口的路属“省道”,故每天路上人来人往,行人颇多。此时的石精,隔三差五会出来兴风作浪。它使用魔法使行人迷路并迷入它的“石宫”。被迷得行人得陪它寻欢作乐,玩腻了,高兴时放人,不高兴时,把人吃了。据传,路过此处的戏班都经常被它迷入石宫为它演戏。据被它迷过路的人说,迷路上它的石宫时,大路平坦,被它释放时,悬崖峭壁、无路可走。针对石精的行径,当地人们也想方设法进行破解,如:发现石精迷了人,人们会派三位彪形大汉抬着大锣在山下来回敲打,边走边喊“石精鬼叻迷了人!石精鬼叻迷了人!……”。如雷贯耳的声音有时能迫使它放人,但这并不能根除石精吃人、迷人的行径和解决过路行人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的问题。一时间人们很是困惑。石精为非作歹的行径惊动了天宫,玉皇大帝决定斩妖除害,即刻派雷公劈了其下巴。民间故事的真假我们姑且不论,但此处高耸在峭壁上的这尊石人头像被雷电击掉的下巴至今倒清晰可见。

赣县名山——瑞峰山


赣县名山——瑞峰山


▲瑞峰美景


出了斜坑镜,沿路而走就是庙前、五陂和万安县顺峰、良口。沿途村庄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特别是庙前村有着全省最美的乡村之一的美誉。

赣县名山——瑞峰山


▲面前村


赣县名山——瑞峰山


▲五陂村


家乡的瑞峰山,虽不及名山那样闻名遐迩,但她秀丽的山川;蜿蜒的山脉;迷人的景色;清纯的山泉;奇特的崖石;纵横的溪流;壮观的瀑布;宜人的气候……,同样使人美不胜收、流连忘返!

赣县名山——瑞峰山


赣县名山——瑞峰山



赣县名山——瑞峰山


赣县名山——瑞峰山


赣县名山——瑞峰山

刘小京,赣县田村镇建新村人,退休教师,热爱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家乡文化,致力于挖掘和梳理田村文化,其作品《田村老街》、《田村电影》、《田村戏文》等以文学叙事的角度,折射田村历史的变迁,深受读者喜爱,在田村引起强烈情感共鸣。

赣县名山——瑞峰山

来源 赣县微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