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网友投稿:上海的实际婚恋情况

网友投稿:上海的实际婚恋情况

导语:根据网友投稿叙述,故用第一人称。

今天我来讲一讲一线城市上海真实的婚恋情况,身边认识的一些单身女把她们分为两类(年龄都在25-35之间)。

第一类:肤白貌美富二代,这一类比较少,她们相对而言很挑,而且生活很自在,国内国外经常旅行游玩,所以能走进她们内心的男生条件要相当好。当然她们不用发愁脱单问题,毕竟有钱有貌。

第二类:一批相信爱情,寻找真爱的,不找到一见钟情爱的死去活来不罢休那种;一批自认为长的还行,条件ok,或者看到周围有条件一般的朋友嫁给了有钱人,或者被浪漫偶像剧(当然还有很多文化影响)洗脑的,总想着嫁人翻身,却总是遇到渣男,或者看不上一般条件的男生,导致一直单着。

针对以上的情况,我发过一条感想: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是动物性,很容易被容颜所打动,但是容颜易老,唯有品格长存。十年后,容貌的权重下降,品格的权重上升,所以年轻时选择爱情,还是要理性一些,要有时间观念,不能拖太久,活活把自己耽误了。

像我16年来到上海,住在800块一个月的上下铺,一个不到20平米的小屋子里,挤满了10个人,有送外卖的,有卖保险的,还有做催款的.....人间百态,全部糅合进这20平米的小房间里,这批群体,在上海占到极大的一个比重,因为他们的工作,满足了上海衣食住行的刚需。这批群体里,有刚毕业的学生,有两个孩子的父亲来上海打工攒钱,有30多岁依然单身的大龄男人......代表着底层人民。

17年,我搬到了市中心上海小弄堂,周围居住的都是上海本地土著,30多岁大龄女较多,跟父母住一起,颜值基本都不高,60多岁的房东阿姨告诉我:你看我女儿胖的,谁要她!我说:“你着急她的婚姻吗” 房东阿姨很干脆的回答:“我才不管她,爱找不找,等我们年龄在大点,就住养老院”,我觉得,他们嘴上不说,心里比猴都急。

这段工作时间,周围遇到的都是40岁以上的老板,有小富即安一年56十万的小老板,也有身价过亿的大老板,当然他们早就成家,下头的员工,要么刚毕业的学生校园恋爱,熬了一两年因为压力太大就选择离开上海。要么在上海打拼十年的男人,有了一些成绩,不愁找不到伴侣的。反而大龄剩女,还在原地打转,上海醉纸迷金的城市,很容易让人丧失理智,迷失对自己的认知。

18年换了国内某top互联网公司,周围男性同事,年龄基本都在30岁以上,复旦硕士,海龟等等高学历高智商,年薪基本都是50w+,上海有房,目前还没有遇到单身的。

单身女性,就多了,从25-35岁都有。25岁上下的就不说了,刚毕业刚进入社会工作,但是想恋爱的心和动力一直存在。30岁上下的,比较极端,一种是反而不着急了,一个人过就挺开心,还有一种是经常相亲见面,总遇不到合适的。

还有一个细节再补充下,可以解释上面现象发生的客观原因。从我来上海到现在,快三年了,已经送走了7-8个男生朋友,基本上都回老家了,所以单纯以上海来看,能留下来的男生,基本都是未来可期,有奔头有目标的,所以条件不会太差,找相匹配的女生,或者比自己稍微逊色一些的女生,绰绰有余。

但是女性不一样,没有购买压力,生活城市的环境又好,不会离开上海,但是原地踏步的很多,其他条件和年轻女生一样,但是年龄在增长,这种在婚恋市场,就是退步,这种单身大龄女最容易高不成低不就,不受欢迎。

以上就是上海地区实际的婚恋情况,作为一座比较西化的城市,自我型的男女不在少数,自然单身率高,你们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