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宗教信仰會消失嗎?可能想多了,2050年還是會有87%的信仰者

宗教信仰會消失嗎?可能想多了,2050年還是會有87%的信仰者

前言:

在隨著世界文明與科技發展的現在,關於宗教是否會消失,大部人覺得這應該是個必然的趨勢,特別是在以無神論者佔絕對比重的中國,我們可能都會這樣去認為。

但事實上,哪怕是中國這樣的國家,根據不完全統計,不同程度的宗教信仰者的人數依然站到3億左右,也就是接近五分之一。

宗教信仰會消失嗎?可能想多了,2050年還是會有87%的信仰者

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數據

所以關於這個問題,還是要辯證的看待。

1. 宗教的起源

我們認為一種思想可以形成宗教,通常有三個要素:一定數量的人口,頻繁的祭祀或朝拜活動,文獻或者考古的記載。

最早的宗教發源於人類文明的搖籃——兩河流域,也就是中亞的新月沃土,在考古中發現的齊格拉特神塔,是蘇美爾人建造的供奉月神的寺廟。

宗教信仰會消失嗎?可能想多了,2050年還是會有87%的信仰者

齊格拉特神塔

距今4000多年,雖然由於時間太過久遠,很多文物保存的不夠完善,但是可以充分證明當時的蘇美爾人已經進行祭祀活動已久。

而蘇美爾人神話對著整個西方世界的宗教都有著極為重大的意義。

宗教信仰會消失嗎?可能想多了,2050年還是會有87%的信仰者

而世界上第一個世界性宗教則是瑣羅亞斯德教

,聽起來我們好像都不太熟悉,但是換個名字,大家肯定都會知道——明教。

在中國,官方稱他為祆教,或者拜火教。在今天的伊朗地區,瑣羅亞斯德創建了這個宗教,也是最早提出創世主神這個概念的宗教。

宗教信仰會消失嗎?可能想多了,2050年還是會有87%的信仰者

拜火教盛行於唐朝

在強大的波斯帝國時期,瑣羅亞斯德教被奉為國教,在波斯帝國被阿拉伯帝國所滅的時候,該宗教信徒遭到迫害,而地區人民也都改信了伊斯蘭教。

在現在瑣羅亞斯德教的火焰已經漸漸暗淡,成為一個極為小眾的宗教信仰。

所以我們認為從單一宗教的角度來說,它會發展,成熟,滅亡或者改變的。

2. 人們為何要信仰宗教

瑣羅亞斯德教叫中創世神的這個說法,在後來很多宗教神話中都被使用,比如:耶和華創世記,盤古開天闢地,大梵天創世論等等,這說明人最早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對我們從何來的思考。

最早的宗教是源於人們對未知的恐懼,對自然的不可抗拒,在遠古時期,農耕和遊獵文明就對著宗教信仰有著不同的理解。

對於農耕文明,影響生存發展的是天氣和自然因素,當天氣乾旱的時候他們會進行最早的祭祀活動“祈雨舞”,期盼自然對他們的祭祀活動給予回應。

與之相對的是,當大洪水來臨,製造災難和救助他們的,也會被奉為神明,比如:“諾亞方舟”的故事,還有大禹治水。

宗教信仰會消失嗎?可能想多了,2050年還是會有87%的信仰者

對於遊牧文明,他們更傾向於萬物皆有靈的看法,在狩獵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野獸,對他們的狩獵行動造成威脅,而獵人們通常是不能與大自然交流的,所以通常遊牧民族主要與神靈們溝通的方式是通過“祭祀”這一特殊職業。

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於神也早就有了不同的意見,在中國歷史上佛教淪為統治者駕馭人民工具的南北朝,民間就除了《達性論》、《法性自然論》等無神論著作,其中範縝 的《神滅論》更是提出了“人死如燈滅”的這種理論。

那麼人們為什麼還需要宗教?

18世紀的伏爾泰曾經說過:“如果上帝不存在,就有必要發明他。”

在那個時代,關於宗教信仰還像今天如此的開放,很多人對他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攻擊,伏爾泰對此的回應是:“信仰上帝是社會運作之必須,但他不贊成教會對信仰的壟斷

。”

很多現代學者都認同這一點,波士頓精神與文化中心的學者康納·伍德認為:“任何宗教都要為信徒解決實際問題才能保持發展”。

但實際不代表是現實,例如在封建君主時代,東西方都會面對一個問題就是統治君主與人民的矛盾,在生活貧苦的時候,宗教場所可以提供庇護或者基礎醫療措施,為大眾服務。

在生活還過的去的時候,宗教信仰對人民提供的幫助大多為思想上的,比如“我們從何而來,向何處所去。”“人為什麼會痛苦,如何解脫。”等等

宗教信仰會消失嗎?可能想多了,2050年還是會有87%的信仰者

在有助於封建君主統治,西方則更勝於東方,“君權神授”論的出現,讓人民在心理上接受了自己被統治的現實,安心迴歸生活從事生產。

中國的做法則更早的從神論的領域邁向了思想的領域,更集中在皇權本身,這也是為什麼西方的封建制度先於中國崩壞。

其實在近代史上很多的科學家和哲學家都因為他們在各自領域的探索而不相信神的存在,但是特別在西方,由於教會掌握了大多數的社會和教育資源,大部分的科學家們從小都是在教會學校學習。

宗教信仰會消失嗎?可能想多了,2050年還是會有87%的信仰者

當他們面對神論或者宗教論的時候,由於從小接受的教會思想薰陶,是有所保留的。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大部分信仰者的心中,他們認為無神論者是可怕的,這無關於文化與科學常識,更多的是,他們認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被“神”所注視,僥倖逃脫的罪行無法逃過神的制裁。

而無神論者則沒有這一制約,這在信徒的心中是極為可怕的,這早期社會中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在現代法律的健全,我們將有更先進的約束方式,而不是寄託於神。

因此,宗教信仰一定會有所改變

宗教信仰會如何改變?

從20世紀開始,社會變革和思想思潮推動了對人們思想的看法,很多國家把無神論作為基本國策,很多學者和思想家認為,21世紀會是一個無神論者大量湧現,宗教信仰者開始消失的時代。

但讓我們大跌眼鏡的是,隨著技術革新,人們在信仰上的變化並沒有太多的變動,2015年,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中,到2050年的時候,教徒數量依然會小範圍增長,

從84%到87%(其中最主要的是伊斯蘭教教徒的增長)。

宗教信仰會消失嗎?可能想多了,2050年還是會有87%的信仰者

皮尤研究中心:世界宗教的未來:2010-2050年人口增長預測

至少在50年以內,無神論者依然是少部分人,這可能讓很多人都覺得驚訝,作者也是其中之一,這就是宗教改變的結果。

宗教信仰的改變會有多個趨勢,比如說最早期的基督教,本身是作為一個普及性的宗教而存在,隨著各個地域的文化和政治因素,分裂為天主教和東正教還有其他小教派。

在中世紀時期,在歐洲宗教排斥的大前提下,進行了多次有關於宗教的爭論甚至戰爭,但是進入近現代以後,宗教的影響力漸漸變小,更多是作為一個思想世界的機構,而不能影響現實世界。

在此期間,基督教從統一改為分裂和鬥爭,再次變為和諧,這也是迄今為止基督教依然是世界第一大宗教的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即使人類社會進入了所謂的“現代化”,那是相較於過去,對於這個是世界,我們依然是未可知的,這應該是宗教還能夠保持的原因。

我們從何而來,宇宙到底有多大,死後我們將去哪裡的問題,我們一直都沒有確切信服的理論。

這同時也信仰者們的一些變化,在“天圓地方”論的神學時期,信仰者們不允許試圖通過科學證明“地圓說”。

宗教信仰會消失嗎?可能想多了,2050年還是會有87%的信仰者

在現在,信仰者們對於未知的領域提供自己的神學想法,但是再也無法達成壟斷,與此相對的是,絕大部分無神論者對於超自然和不可知現象,保持著開放態度,允許有各種各樣的說法。

從篤信獨佔到包容和諧,是宗教信仰存在的必然趨勢。

新的可能

對於宗教信仰的未來,有著無限的可能,消失顯然不是最大的一種。在我的之前一片文章《當西方世界說:“中國人沒有信仰的時候”,我的回答是:閉嘴》,引起了大量的討論。

而其中有著很大比例的觀點就是“我的信仰就是錢”,這不失為一種有趣的論述,事實上對金錢的崇拜,在古代的時候被統治者們有意無意的貶低或者忽視了。

比如中國的士農工商,西方則認為商人是“骯髒和貪婪”的,但不得不說,全世界如果硬要找到一個價值觀的共同參照物,就是錢。

在中國古代“財神爺”是一種較為小眾的神祗,在封建時期,似乎掌管土地的“土地爺”和掌管生育的“觀世音”要更加的普及,而到了現代,觀世音因為功能的擴展依然受到大量的追捧,而財神爺的地位也與日俱增。

到了現代企業,證券交易所似乎成了新的財神廟,當公司上市的時候,需要撞鐘,大家期盼融資順利。在香港講述股票故事的《大時代》中,我印象極為深刻的一幕就是鄭少秋演的丁蟹,在開市前進行祭拜。

宗教信仰會消失嗎?可能想多了,2050年還是會有87%的信仰者

要多說一句的是,對金錢的崇拜和對神的崇拜是一樣的,要有限度,與極端神論同理,“拜金主義”是不可取的。

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隨著埃爾法狗在多領域打敗最強人類,就已經有一點神性存在了。

同樣,我在看到網上的各種評論時,看到很多簡單的觀點是:“把電關了就一點用沒有了。”

只能說這種觀點可以博大家一笑,事實上是,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且不說超長時間的蓄電池,人工智能完全可以操控一個物聯網化的機械臂為自己充電。(大笑)

宗教信仰會消失嗎?可能想多了,2050年還是會有87%的信仰者

事實上反應人類對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未來的懼怕的影視和文學作品很多,比如《機械公敵》之類,這說明人們在一定程度上認識意識到了一個全方面超越人類存在的威脅性,和當機械智能具有自我學習和思考能力以後帶來顛覆性認識。

當然,我也絕對不是“機械威脅論”的擁護者,這是我們天馬行空對未來的一種看法。

同樣回到我們的主題,宗教信仰是否會消失?我認為在近代50-100年以內,以神為中心的宗教信仰是肯定不會消失的,信徒和無神論者們會大範圍的和諧相處,共同探討。

在超越100年之後,宗教也許會因為技術的再次顛覆被邊緣化甚至消失,人類的信仰將會被其他所替代,也許是本世紀剛起步的“科學”也許是其他顛覆常識的物體,一切飢餓未可知,但是一點是肯定的,無論是宗教和非宗教的信仰皆為人類而服務,否則將會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