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長江三峽“黃金洞”之謎

瞿塘峽與巫峽、西陵峽並稱長江三峽。它山勢雄峻,兩岸之山,上懸下陡,如斧削而成,有的峰高達1500米。瞿塘峽全長雖然只有8公里,但卻有“西控巴渝收萬壑,東連荊楚壓群山“的雄偉氣勢,能“鎮全川之水,扼巴鄂咽喉”。瞿塘峽兩端入口處,兩岸斷崖壁立,相距不足100米,形如門戶,名夔門,也稱瞿塘峽關。夔門山勢雄奇,堪稱天下雄關,因而有“夔門天下雄”五字鐫於崖壁。

黃金洞就位於夔門南側的白鹽山上,其上有70餘米懸崖,下有200餘米深谷,可望而難及。黃金洞的下端,有一串“Z”形的石孔,孔深約0.3米,約0.2米見方,從地底一直延伸到洞側。有人說是藏寶者留下的遺蹟,也有人說是盜寶者開掘的天梯。

據傳,西漢公孫述兵敗夔門,將大量的黃金珠寶藏於洞內,洞因此得名。

近年又有一種說法,認為黃金洞是遠古時代巴人的黃金寶庫,千百年來,進去的人一個也沒有出來過。那麼,歷史的真相是什麼呢?

一、 公孫述藏寶之謎

在瞿塘峽黃金洞寶藏的傳說裡,以公孫述藏寶於此的說法流傳最廣。公孫述的名字許多人並不熟悉,但如果說他是白帝城的建造者,大家就會有一個比較直觀的印象了。

白帝城以它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壯麗的自然風光、獨特的地理位置而聲名遠播。它是西漢末年公孫述(字子陽)所建,所以白帝城也叫子陽城。

公孫述是西漢末年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縣)人,他的祖輩和父親都當過官。公孫述年輕時就當了天水郡清水縣的縣官。他父親怕他上任後不會處事,派了個老管家陪他去。哪知這個管家去了一個多月就回來說,少主人根本就不聽他的。沒有老管家,公孫述卻把清水縣管理得井井有條,一下就有了名氣。王莽當政後,任命他為蜀郡太守。王莽沒當多久皇帝就死了,各地諸侯割據一方,公孫述也想乘機自立為王。


長江三峽“黃金洞”之謎


這時候南陽人宗成自稱虎牙將軍,聚兵數萬,頗有影響。公孫述想和宗成聯合起來打天下,便積極派遣使者與之溝通。沒想到宗成的部隊被迎到成都後,難改綠林習氣,擄掠燒殺,無惡不作。公孫述於是徹底打消了與他合作的念頭,召集郡中一些豪傑壯士說:“天下人不堪新朝迫害,一直懷念漢王朝治下的日子。所以一聽說綠林軍駕到,奔走相告,到道路上迎接。而今又如何?人民無罪,妻子兒女卻受到凌辱。他們根本不是義軍,而是強盜。”取得了民眾的支持後,公孫述起兵把那些起義的“強盜”都剿滅了,吞併了他們的部隊。打起旗號,自己做了蜀王,建都成都。因為保境安民,一時很受當時境內百姓的擁戴。

公孫述在天府之國裡,勢力漸漸膨脹,野心勃勃,自個兒想當皇帝了。漢朝時神學盛行,大家都相信迷信。公孫述想當皇帝,於是找了很多理由,來證明自己是“真命天子”。

首先從聖人那裡找根據。他說,孔子作《春秋》時就定了魯國十二位公,漢朝只有十二位皇帝,到漢平帝時氣數盡了,劉家人不能再當皇帝了。公孫述根據有的緯書上有“廢昌帝,立公孫”、“帝軒轅受命,公孫氏握”這樣的話,說現在該他坐天下了。緯書在東漢時特別盛行。所謂緯書,就是依託儒家經書預言未來人事吉凶、治亂興廢的一種書,內容大多神怪荒誕,隋煬帝上臺後,把所有的緯書都搜來一把火燒了,這種書才銷聲匿跡了。

公孫述還用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的關係,來為自己當皇帝找理由。他說漢王朝得“火德”,王莽得“土德”,土克火,所以王莽要取代漢王朝。公孫述說自己在成都,成都在華夏的西方,西方屬“金”,“金”要代替“土”,王莽之後就該他來當皇帝。

輿論造足了,公孫述便於公元25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成家”,年號“龍興”。與“金”相對應的是白色,所以公孫述崇尚白色,自號“白帝”,並改子陽城為“白帝城”,改城池所在的這座山為“白帝山”。

公孫述稱帝后,東漢皇帝劉秀多次派兵圍剿。公元35年,劉秀派大將岑彭攻佔了白帝城,一直打到了墊江一帶。公孫述派刺客殺死了岑彭。劉秀又派吳漢率兵,直逼成都。公孫述用重金募集五千敢死隊,從後面偷襲,打了個冷不防,吳漢掉在河裡,拽著馬尾巴爬上岸逃走了。後來,吳漢的軍隊攻至成都。公孫述慌了,翻占卜書,看到有“虜死城下”的話,以為吳漢要完蛋了,於是 親自率兵出城交戰,結果被刺穿胸部,當晚就死了。第二天吳漢進城後,對公孫述滿門抄斬,兩三天後突然對全城人進行姦淫燒殺,僅婦女兒童就死了一萬多人。

公孫述的成家王朝只維持了十二年。據說,公孫述對自己當十二年皇帝早就知道。據《華陽國志》記載,稱帝前,公孫述給他妻子說,他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位神人對他說了八個字:“八厶子系,十二為期”。他妻子說:“八厶“合成一個“公”字,“子系“合成是一個”孫”字,這不就是說公孫可以當十二年皇帝麼?”公孫述說:“雖然當皇帝,時間太短啊!”妻子引用孔子的話勸他道:“朝聞道,夕死尚可,何況十二乎!就是說早晨明白了想知道的道理,到晚上死了也值得,何況你還能做十二年的皇帝呢!”

公孫述死後,後人認為他是“戰死不投降”的英雄,在白帝廟塑了他的像,白帝城成了祭祀他的地方。

蜀地自古以來就是天府之國,地饒物豐,公孫述在這裡盤踞了十幾年的時間,大部分時間都在做“一國之君”,其財產數量不容小覷。據傳,東漢兵臨成都時,公孫述為了保存實力,秘密將數年積蓄的金銀珠寶藏在夔門的一個洞穴裡,即今天說的“黃金洞”,以備來日東山再起。公孫述戰死後,其黃金洞藏寶的說法在蜀地一直流傳著。

民間流傳著黃金洞內遍地珠寶的神奇傳說。有一位夔州知府,貪得無厭,搜刮了不少民脂民膏不說,還想到黃金洞裡去發大財。他想:此洞既名黃金洞,洞中必藏有金子。於是,他要當地一個樵夫引他找到黃金洞洞口,自己帶著一群侍從進洞尋金覓寶,結果迷失其中而不得返。

二、 巴人滅絕黃金洞

在公孫述藏寶於黃金洞的傳說無人能找到真正的謎底的時候,近年來又有一種說法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巴國被滅亡之前,巴族的倖存者退卻至夔門,背水一戰,未犧牲者全部藏於山崖上的黃金洞,直至困死其中。

巴人,是東夷部落首領太皋氏的後代,先秦時期,一直生活在川東鄂西一帶。傳說周朝以前居住在 今甘肅南部,後遷到武落鍾離山(今湖北長陽西北),以廩君為首領,本有巴、樊、譚、相、鄭五姓。

古代巴人不但作戰勇猛頑強,以致被稱為“神兵”,而且能歌善舞,極其樂觀。他們曾在商、周、楚、秦等強大部族的包圍中經過不斷征戰,在荒莽的大巴山、秦嶺中,在極為艱難困苦的生活條件下,自強不息,世代繁衍。

春秋戰國時期,巴、蜀、秦、楚之間,展開了一場長達三百多年的合縱連橫,彼此結盟、背棄、征戰的歷史。一部巴人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以至於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巴人“善戰”甚至“好戰”的說法。

當戰國七雄並起稱王時,巴國已日漸衰落,在北秦東楚的夾擊之下,被迫進入三峽地區,進而溯江西進,控制了北接漢中、南及黔涪、東至奉節、西到宜賓的大片地區。

此後,巴人忽然失蹤了。有關巴人的文字記載突然從典籍裡徹底消失。巴人彷彿一夜蒸發,去向竟成千古之謎。史學界一直在尋找它的蛛絲馬跡。有資料認為,公元前221年,秦國趁蜀國和巴國發生戰爭之機,派大將司馬錯南下,司馬錯滅掉川西的蜀國後揮師劍門關,直取長江中游的巴國。古代巴人在湖北巴東縣遭到秦兵的追殺,落荒逃進黃金洞,秦兵立即將洞口封死,巴人只得不斷往裡鑽,走了7天7夜,終於看見一線曙光,當他們歡呼著跑到洞口時,卻驚呆了。這洞,就是黃金洞,洞下,是萬仞深谷,巴人進退不得,最後全部餓死在洞裡。

秦統一後,巴人的文字被統一的漢字強行抹掉,巴文化漸被強勢的中原文化覆蓋,失去了自己的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這是巴文化消失於史書記載的重要原因。

為了揭開巴人消亡之謎,新中國成立後,考古工作者攀懸崖,登絕壁,進入黃金洞,但見洞內到處都是雜亂無章的古代兵器、家用器皿,以及相互枕藉的骸骨,並未發現傳說中的黃金和珠寶。巖壁上紅色的象形文字、圖像,線條清晰可見。象形文字表明,巴國人在一次戰爭失敗後,扶老攜幼合族逃入洞中,走到江邊洞口,卻發現是一條絕路,便用赭石寫下了他們的不幸,以傳後人,然後全體在洞中殉難。黃金洞遂成一國之墓!

考古工作者為了進一步解開古巴國的秘密,後來在奉節縣水桶嶺找到了黃金洞的另一面出口,即當年巴國人的入洞口。往事逾千年,巴國春秋已成歷史遺蹟。現金,黃金洞內文物多數收藏於白帝城文物展覽館,是研究古代巴人歷史的可貴資料。

看來所謂黃金洞,在戰國時期就上演過一次血腥的殺戮,如果漢代公孫述藏寶之說為實,他的黃金珠寶也是一進洞就與巴人的靈魂屍骨為伴了。戰亂、逃亡、黃金、白骨,構成了一幅極具誘惑力圖畫。雖然考古工作並沒有震撼性的發現,但已經引起了各國眾多探險家的興趣。

三、 世紀末黃金洞探險

瞿塘峽峽口稱夔門,長江進入峽口後,江水奔騰,水勢湍急,奪門直下,氣勢異常雄偉險峻。瞿塘峽全長8公里。峽谷江面寬僅100~150米,兩岸崖壁高達500~700米,山峰高達1000~1400米。最窄處為“倒吊和尚”,江面寬僅百米,船行其間,仰望兩岸,群峰高不見頂,崖壁直立如牆,形成一線雲天;俯視江流,浪濤翻滾不斷,水聲隆隆。給人以“峰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之感。


長江三峽“黃金洞”之謎


20世紀70年代,研究巴蜀文化的著名學者童恩正先生據歷史傳說,創作了小說和電影劇本《古峽迷霧》,敘述楚國攻巴取枳之戰時,巴王敗逃至瞿塘峽夔門南岸絕壁上的黃金洞後神秘失蹤的傳奇故事,引起了海內外的強烈反響。這充分說明了“巴人之謎”散發出的世界級魅力。

一時間,黃金洞名播四海。奇洞藏珍物,金銀釣虎膽,在慢慢歲月中,黃金洞誘惑著一批又一批的探險者蜂擁而來。

1994年,中英聯合探險隊來奉節探險天坑地縫時,對黃金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95年,中法聯合探險隊來奉節時,同樣對該洞表示神往,由於條件所限,沒能進洞。1998年8月,中英探險隊再次來到奉節,愛爾蘭探險家也一同前往。他們表示:一定要解開黃金洞之謎。

探險隊在對天坑地縫作了再次考察後,由中國地質岩溶協會會長朱學隱教授和國際洞穴協會秘書長安迪·伊文思帶隊,對黃金洞進行探險。他們為自己能探尋黃金洞,解開千古謎而顯得異常激動,並表現得十分謹慎,8月24日就趕到現場,熟悉環境,作前期準備。

25日上午9時20分,隨著一顆耀眼的信號彈飛昇上天,48歲的地質專家安迪·伊文思,有40年探險經驗的英國探險家肯尼·泰勒,SRT專職技師、36歲的愛爾蘭探險家朱·瓦特,地質學碩士、30歲的中國地質專家張任,依靠SRT技術(世界上最先進的單繩滑行攀援技術),從山頂依次滑行至洞前,他們盪鞦韆似地貼近山壁,抓住岩石。隊員們先探了黃金洞周圍的三個小洞,然後爬進黃金洞。

約半個小時,探險隊向指揮部報告:在洞中發現一堆屍骨,估計系多人遺骸,並發現有棺木碎片和四根完好的土棒。

又過了半個小時,隊員們報告:在洞壁上發現有塗畫物,並認為很可能極具研究價值,已拍下照片待專家鑑定。這兩次報告,讓指揮部和圍觀者很是激動了一陣。然而,最終結果卻令人大失所望。約莫又過了半個小時,隊員們報告:行進約20米後,已走到盡頭。洞中除了剛才的發現外,沒有找到能夠證明傳說中的種種事物存在的可靠依據。

那充滿懸念、沸沸揚揚上千年的黃金洞已經揭去了它神秘的面紗,但仍有太多的未解之謎困擾著世人。黃金洞內的棺木是從哪裡來的?難道巴人帶著巨大的棺木一路逃亡嗎?如果巴人連笨重的棺木都帶,又怎麼會不攜帶金銀財寶呢?財富傳說中的鉅額黃金仍藏在洞中的某處嗎?也或許在這將近兩千年的歲月裡早有人搶先入洞,盜走了寶藏。

探險、尋寶,對現代人來說更注重的是一個過程的體驗。從這個意義上說,無論瞿塘峽黃金洞裡藏寶之說是確有其事還是以訛傳訛,它都將是一片令人遐想的神秘之地。

《國寶傳奇之謎》趙敏主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