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平遠客家人舌尖上的記憶——黃粄


平遠客家人舌尖上的記憶——黃粄


泗水黃粄除了吸引食客也吸引了不少影友

平遠黃粄

平遠黃粄是平遠傳統風味小吃,也是送禮佳品,凡吃過黃板的人無不為黃粄的香、嫩、爽而讚歎不已。每年春節,當地家家戶戶都做黃粄招待親友,除夕夜上吃年夜飯時餐桌上就有一道菜是“黃粄”。

關於黃粄的起源,文獻尚無記載。但據最近至客屬贛閩入粵中轉站——福建的寧化、清流和汀西尋烏等地調研發現,這些地方製作黃粄的方式完全相同。據當地人口頭傳述,有幾百年歷史。同時,從使用的器具如古舊的石臼,可證明製作黃粄的歷史不少於三四百年。石臼、木捶是製作黃粄的主要器具,碓臼普遍採用花崗岩雕鑿而成,臼壁厚10公分左右,經久耐用,往往一個石臼可供幾代人使用。

1999年版《梅州市志》記載:“節日食品各地均有特色,如大埔老鼠粄、筍粄……平遠黃粄、蕉嶺鍋篤粄等較出名。”

據1993年版《平遠縣誌》也記載:“有一種年糕,是用香禾米做的,叫‘黃粄’,可說是平遠特產,數量不少”。

新中國成立前,平遠縣東北部山區鄉鎮及毗鄰的福建省武平縣、汀西省尋烏縣山區鄉鎮農村,每家每戶每年春節都有製作黃粄的習慣。

新中國成立後,這一習俗延續至今。改革開放後,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的傳統手工製作受到嚴重衝擊,現已發展成半機械化操作,特別是攪粄工序過程,不再使用人力搓、打,而改為電動攪粄機。2009年,平遠黃粄被列入梅州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平遠客家人舌尖上的記憶——黃粄


舌尖記憶

平遠黃粄以“顏色金黃、香味清香、韌爽滑口”的特色,初譽為“客家小食第一名”,是平遠鄉親逢年過節家家必備的年貨,也是招待來客,饋贈親友的理想手信。


平遠客家人舌尖上的記憶——黃粄


燒製植物鹼

其實,黃粄不僅僅屬於平遠。在漫長的客家發展史上,黃粄作為客家人喜歡的小食流傳至今。由於原材料來之不易,加上製作工藝繁雜,如今只有平遠和興寧等地山區農村還保持製作這一傳統風味小吃。客家人對黃粄喜愛有加,金燦燦的外表,讓“回孃家”的籮格生輝。淡淡的清香、韌中帶爽,讓人回味無窮。加入護肝、利膽的“黃梔子”,對於長期居住“霧潦炎熱之地”的客家人來說,可以起到驅邪除溼作用。有一首《贊黃粄》的山歌:客家妹子打黃粄,全靠一身好腰板;打到禾米繞繞韌,吃到嘴裡香噴噴。


平遠客家人舌尖上的記憶——黃粄


蒸米

平遠客家人舌尖上的記憶——黃粄


熟米落臼

平遠客家人舌尖上的記憶——黃粄


杵黃粄

一杆杵槌,一口石臼,客家妹子在竹籬笆前揮槌的身影,無疑是一幅最美的客家生活風俗圖。黃粄傳統的工藝,保持了千百年來品質的“原汁原味”,不少白髮蒼蒼的海外遊子,吃過黃粄後竟淚流滿面:沒錯,跟當年阿婆打的黃粄一個味道。


平遠客家人舌尖上的記憶——黃粄


做粄

為了解黃粄的製作工藝,我趁參加“醉美泗水”攝影活動之機,走進“平遠黃粄”製作最為正宗的泗水鎮梅畲村,鄉親們為前來採風的攝影愛好者展示了製作過程:燒植物灰製作灰水,獲得植物鹼;製作粄飯;合灰水;重蒸粄飯;打粄;做粄;貯存。

梅畲村的崇軒書記告訴我,做黃粄急不得,得一步一步來:提前將粳米(禾子米)浸泡一晚,水洗乾淨後放到飯甑裡蒸50分鐘,再倒出來,加進曬乾了的黃杈樹枝和布驚樹葉燒成的灰水(需過濾),一併放到石臼裡,用木杵猛棰,大約棰60分鐘,直到蒸熟的禾米飯軟松之後才能停止。最後,從石臼中拿出來,把它做成大小不一的舌條狀。

泗水人憨厚朴實,選用粳米制作黃粄,為正宗。粳米,客家人俗稱禾子米,屬於大米的一種。《本草綱目拾遺》稱粳米:“米油滋陰長力,肥五臟百竅。力能實毛竅,最肥人。”在民間,粳米粥有“世間第一補”之美稱。粳米的糙米比精白米更有營養,能降低膽固醇,減少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概率。

黃粄具有健脾消食的作用,吃法多種多樣,可切成小塊,灑上一些白糖吃;也可用蔥、姜、香菇、鹽等配料製成香氣撲鼻的醬料,把黃粄蘸著這醬料吃;另外,還可將黃粄炒著吃,或煮雞湯吃等等。為讓黃粄長時間保持新鮮,鄉親多采取真空包裝、冷藏的辦法。在泗水採訪期間,我學習到了保管黃粄最簡單的辦法:浸泡在盛有冷開水的水缸裡。

網友“客風”說:舌尖上最難忘的傳統客家美食,當屬手打黃粄。木甑、木杵、石臼,這些都是我兒時的記憶,陪伴我度過了一個山村裡的童年時期。在梅城的“平遠黃粄”小店,我又見到了這些親切的物品,不由得伸出手去摸摸它們,摸摸深藏在心裡的那份記憶,那是歲月給我們的饋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