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如果說人是城市的靈魂

那建築就是城市的軀體

城市造就了建築的底蘊

建築展現了城市的性格

武漢這座老城已有千年的發展

特別是近代歷史發展中對於

中國歷史的推動

讓武漢更多了一份底蘊

而列強在武漢留下的許多建築

見證了中國近代屈辱的歷史

卻也展現了武漢的堅硬的性格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武漢不僅僅有長江和湖泊

這些建築更能感受這座城市的脈絡

快看看你去過幾個

博學書院

建成時間:1907年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英國傳教士辦的教會學校,清朝叫博學書院,民國叫博學中學,本朝改名武漢四中。袁隆平和林華寶在武漢四中是同班同桌,一張課桌培養出兩個院士。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這是基督教英國倫敦會興建的一棟校園建築。它展現了典型的英國哥特式建築風格,普遍採用一堂一塔的形式,堂內配建的木架構美觀精巧,盡顯英倫特色。

建築採用紅磚清水牆單層結構,紅磚坡頂,平面佈局呈拉丁十字型,十字底部為入堂口,口邊建有一座方形的鐘塔,堂內祭壇則設在十字的頂部。這座有近百年曆史的建築至今完好保存了滄桑古樸的原貌。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這座哥特式的小教堂,猶如一位安靜沉穩的少女,孤傲的立在那裡,與世無爭,讓人覺得現世安穩,歲月靜好。

璇宮飯店

建成時間:1928年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湖北省歷史最悠久的歐洲古典建築風格的飯店,享有湖北省最具文化內涵飯店的美謄。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60年代在接待英國蒙哥馬利元帥過程中,飯店著名廚師楊純清為毛澤東主席烹製了一道世界名菜“清蒸武昌魚”,“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使璇宮響遍大江南北。現今是武漢市中心百貨,漢口江漢路購物的熱門商場之一。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起義門

公元1368年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原名是武昌中和門,是武昌古城九大城門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城門,位於首義南路南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距今700多年曆史。城樓解放前已傾廢。1981年,城樓在原址修復。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2011年,依據古城牆圖紙,原樣恢復重修了333米城牆,同時增加辛亥革命碑林、風雨長廊、楚望亭、首義烽火石刻等,擴大為紅色景區,是驢友到漢必遊之地。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辛亥革命的見證。國家AAAA級景區。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古德寺

建成時間:清光緒三年(1877年)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古德寺,位於湖北武漢市漢口黃浦路上滑坡74號,該寺初名古德茅蓬,1914-1919年間由主持昌宏先後兩次進行擴建,改名古德寺,有"心性好古,普度以德"之意,並由黎元洪親自題寫匾名。與歸元寺、寶通寺、蓮溪寺並稱為武漢地區四大佛教叢林。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該寺混合了歐亞宗教建築的特色,彰顯著濃郁的異域情調,兼具古羅馬建築的表現手法與希臘神廟的建築風格。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古德寺不僅是一座神秘而富有傳奇色彩的建築;紛繁多樣的異域情調;複雜精巧的建築工藝以及它獨一無二的設計風格,吸引眾多人爭相而來。它還是一座極具特色的寺廟,它和傳統寺廟黃瓦紅柱、飛簷翹角的大殿迥然不同。

大智門火車站

建成時間:1903年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大智門火車站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京漢街,又名又名蘆漢火車站、京漢火車站,由法國人設計建造,它是中國第一條長距離準軌鐵路——盧漢鐵路(後稱京漢鐵路)南端終點站的主體建築,是我國少數尚存的早期火車站候車廳之一。於1903年建成啟用,新中國成立後改名為"漢口火車站"。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智門車站不僅是記載了中國鐵路發展歷史的活文物,它也見證了保衛武漢的日日夜夜。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現在的漢口火車站便是按照京漢火車站的樣子建造的,是現在武漢人出行的重要交通站。

巴公房子

建成時間:1910年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巴公房子由巴公房子分別為"大巴公"J·K·巴諾夫和"小巴公"齊諾·巴諾夫共同建造。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1901年前後巴氏兄弟在漢口俄租界買了一大塊地皮,範圍包括東西向由兩儀街(今洞庭街)到珞珈碑路(今珞珈山街),南北向由列爾賓街(今蘭陵路)到今天的黎黃陂路。

並在兩儀街與三教街(今鄱陽街)交匯於黎黃陂路到蘭陵路間的三角地帶蓋起了一棟等腰三角形的大房子,這就是人們所稱的巴公房子。建成後的巴公房子成為這一帶俄租界的標誌性建築。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現在的巴公房子,早已滄海桑田,沒了當時的繁華。昔日盡顯奢華的富家公寓,漸漸隱匿在了老漢口的巷子裡,但現已成為武漢攝影愛好者的喜愛勝地。

天主教堂

建成時間:1876年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上海路上有一座宏偉的建築,它不是一座普通的教堂,上百歲的它歷史可以追溯到清光緒元年,1876年耗資12萬法郎由意大利傳教士督建而成,外觀走羅馬風,費用摺合成現在的人民幣高達1億元!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1944年12月10日,美軍轟炸武漢時,教堂和主教府被炸燬一部分,1948年修復。1956年再次維修。"文革"中該堂被封閉。1980年4月重新開堂。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現為武漢市天主教會教務活動中心。

新泰大樓

建成時間:1924年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新泰大樓是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武漢市優秀歷史建築。它與漢口老城區的近代建築一樣,反映了武漢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內涵與建築風貌,承載了武漢建築文化的發展史,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與文物保存價值。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1866年,俄國新泰磚茶廠來漢辦廠,後因業務發展需要,於1921年投資建造了新泰大樓。現為湖北省儲備物資管理局辦公地。

時至今日,大樓內部很多建築原貌已面目模糊,但在具體細節之處,譬如樓梯徽飾等等,依稀可以窺見當年輝煌的影子。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關於新泰大樓,從老人們口中依稀得知,它在原主人之後,又幾度易主,歷經波折。這幢大樓,和它所在的城市一起,在風雨漂泊的錚錚歲月中,頑強地挺立。

江漢飯店

建成時間:1919年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原名德明飯店,建築由法商所建,是一座典型的法國式建築,屋頂構尤為別緻,採用覆鬥形式形鐵皮瓦屋面,坡度很大,彷彿一反撲著的"鬥"一樣,鐵皮瓦面上貼瀝青油氈,塗 以黑色。層面上的圓形老虎窗和立面上的壁柱處理,歐式建築風格和特色。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史錄1949年前在此下榻的政界名人有:蔣介石、李宗仁、程潛、白崇禧、唐生智等。美籍華人女作家聶華苓在她的著作《三世三生》裡寫她小時候(1927年前後)住漢口洞庭街(舊名兩儀街)舊俄租界,常常從德明飯店門前過,“進出的盡是些高鼻子藍眼睛的洋人……”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今天,當再到漢口尋訪這座曾經武漢最奢華的酒店,現在已經不復當年的金碧輝煌,但仍顯現著當年高傲的身姿。

江漢關

建成時間:1924年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江漢關大樓,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漢口江漢路和沿江大道交匯處,東南臨長江,是武漢市標誌性建築之一,漢口租界的核心建築。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當時是漢口最重要的進出口貿易關卡,熱鬧輝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座莊重而典雅的有希臘古典式和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建築風格的建築物都是武漢市的標誌性建築。

武漢十大絕美老建築,見證了武漢上千年的歷史,至今風韻猶存


江漢關鎮守在武漢的海關前沿,如同一個忠心耿耿的哨兵,守衛著大武漢。鐘聲悠揚,見證著武漢的復興昌盛。


聽說,去尋訪過這些歷史悠久而有底蘊的老建築三個以上的人寥寥無幾,那麼,你去過幾個?

下方留言,與小編說一說你去過哪幾個?最喜歡哪幾個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