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朱光潛求學於歐洲,從海外給中國青年人寄回十二封信,已經過去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
這近100年的時間,中國發生了太多的變化,變得讓朱光潛先生目不暇接,如果朱老還活著,肯定要感嘆青年人的作為,為他們驕傲,為他們自豪。
但是,我們仍然不會忘記朱光潛先生的殷切教導,諄諄告誡,他的話語無論過上幾個一百年,讀之都使人清醒明智,更何況從來都不敢有一絲鬆懈的青年人呢。
01 他說,人類學問逐天進步不止,尤其要緊的是養成讀書的習慣
正向朱老所說的,人類的學問發展取得突飛猛進的成就,現在青年人可以有讀不盡的書籍。
青年人有上學的機會,基本上都要讀完大學,甚而讀碩士,然後博士。他們求知若渴,積極上進,正是朱老所期待中的樣子。
圖書館中,人影幢幢,人流不息,閱讀,借書,還書,尤其是青年一代佔據主力軍。兒童也在家長的陪同下,從小感受閱讀的範圍,培養閱讀的習慣。
科技館中,男女老少,都聚集在一起感受科技帶給人們的改變,更驚歎於最前沿的科技,每一個人都有機會上前去觸摸一下未來,瞭解生活中的變遷。
前不久,在公園中,見到一個十二三歲的小男孩坐在小橋上讀書。只見他,盤腿席地而坐,雙手捧著一本厚厚的書籍,大概看到三分之二的樣子。旁邊的書包還裝著其他書籍,鼓鼓囊囊地掛在橋墩上。
正午已過,偌大的太陽直直地照在他的臉上,他的身上,但他專注地閱讀似乎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媽媽在家裡已經給他準備好午飯。
這一刻,許多人駐足被他的讀書神態所吸引。但沒有人上去打擾他,就讓他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裡,因為這才是青年人讀書該有的樣子。
這也是朱光潛先生期待中青年人讀書的樣子: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青年人都可以專心致志地閱讀。
02 他說,青年人要會寫文章,敢於突破常規
青年人不僅要會讀書,還要會寫作。
朱光潛先生說,要徹底瞭解文學,要儘量欣賞文學,你必須自己動手練習創作。而初學者,不應該沒有學會走,就學會跑。要先學會敘事,和繪態,才能做好說理文和言情文。
所謂“事”,即是指描述人物的動作,所謂“態”,即是指描寫人物的形狀。
只有從基礎的寫作訓練開始,等到文筆練好了,再進行下一層級的練習,寫作出來的文章才能言之有物,感知動人。
關於寫作中的練字,更是需要別出新巧,每一套字詞在不同的環境,表達的含義是不一樣的,青年人要敢於突破常規,以此獨有的個性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
尤其是閱讀或寫作中,我們必須謹慎、嚴格地去使用每一個字。
舉一個大家都熟知一個例子,韓愈在夜裡聽見賈島讀詩“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勸他將詩句中的“推”改為“敲”。
從意境上看,“推”比“敲”更合適當時僧人所處的孤寂的情境,而“敲”字則意味著僧人敲門回家,似乎感覺廟裡有人在等著他,與前後語境不太相符。
像這樣的用字,用詞,在寫作中要經過反覆推敲,才能得出一個更為妥帖的用詞。
另外,在創作上,要推陳出新,敢於不走尋常路,寫出具有新意的文章來。
現在人們寫作,依然遵循著朱光潛先生的教誨,在文學上一絲不苟,並跟著時代的脈搏而不斷的向前奮進。
想必朱老也願意看到現在的新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閱讀,人人都可創作,這是一片繁榮的文學景象,是貼和讀者需求,符合大眾口味的創作。
但創作的路還很深遠,如果想要在文學上推陳出新,還需我們更努力,才不辜負朱老的一片良苦用心,和認真教誨。
03 他說,只要認定一個目標,便專心致志地向那裡走
如果朱光潛先生看到現在人們被煩惱困擾,他定會教誨人們,要擺脫得開。
“擺脫不開”是一切煩惱的來源,進而畏首畏尾,徘徊不定,心境痛苦,從而也就與成就無緣。
就像這樣一個例子。一個男子找女朋友,男子的父母不同意這門婚事,極力阻止,男子徘徊不定。如果全力放手去愛,又得顧及父母的感受;如果考慮到父母的滿意,又放不下心愛的姑娘。
這就讓男子左右為難,然後每日愁苦不堪,因為心裡的這個疙瘩解不開,對做什麼事也提不起精神來。
要想擺脫煩惱,就得敢於放下。認準一個目標,去努力就好了。
再有,很多人之所以煩惱,是因為當下生活無憂,實際上擔心的是未來。未來不如自己想象的那般美好怎麼辦,似乎前途一片渺茫,無所適從。
這些用來煩惱的時間積攢起來,會浪費生命中一部分時間,其實來說,這些煩惱完全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
與其煩惱不堪,苦思冥想也沒有頭緒,不如把力氣花在朝向自己心目中理想目標的努力上。只要有恆心堅持,終有一天會有所成績。
回想一下,在過去的十幾或幾十年,你說過多少廢話,看了多少廢書,走了多少沒有目標的路?
且問街上的熙熙攘攘,來往匆匆的人們在忙什麼,為什麼天天做著明知無聊的工作,說著明知無聊的話,還和明知其無聊的朋友加以周旋。
這些都是朱老所說的“擺脫不開”的原因,是煩惱的來源。
要學會擺脫得開,要提得起,抓得住,認定一個目標,專心致志地向那裡走,其餘的一切煩憂都置之度外,這是免除煩惱的秘訣,也是成功的秘訣。
在這一點上,我們做得還遠遠不夠。有些時候不夠乾脆,對於一件事耿耿於懷,浪費許多時間在無謂的事情上。有時候找不到目標,遇到坎坷,便畏首畏尾,不敢前行;甚至有時候為了想通一件事情,而要犧牲生命中的所有時間。
人的一生,時間有限,需要我們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就得要學朱老所倡導的“擺脫得開”。
朱光潛,字孟實,現當代著名美學家、文藝評論家、教育家和翻譯家。主要著作有《悲劇心理學》、《文藝心理學》、《西方美術史》、《談美》等。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期,朱光潛先生求學於歐洲,從海外寄回給青年人的十二封信,信中所談皆是青年人所關心的話題,如讀書、作文、愛戀、做人等。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教育部新編初中語文教材指定閱讀書目。
閱讀更多 筆尖兒愛寫作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