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亮剑》里最精彩的论文:两个预言都很准确,论文作者不是李云龙

一提起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人们马上就会想起电视剧《亮剑》里李云龙的毕业论文。可是真正写过毕业论文的人都知道,要是真像李云龙那样写,肯定拿不到毕业证书。

电视剧为了紧扣主题,强迫李云龙交出了这么一份不伦不类的答卷,颇有画蛇添足之嫌——就是没有后面李云龙慷慨激昂的演讲,大家也能从他泛黄的衣领、满脸的硝烟和双目的杀气中读出亮剑精神四个字来。

《亮剑》里最精彩的论文:两个预言都很准确,论文作者不是李云龙

​按照原著的说法,李云龙的毕业论文叫《论冷战时期的特种作战》,李云龙可以说是庄焱、何晨光、冷锋的开山鼻祖,何志军雷克明狗头老高三个人捏在一起,正好能合成一个李云龙:勇悍如虎,狡猾如狐,还带有三分匪气痞气。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在《亮剑》电视剧和原著中,最精彩的论文还真不是李云龙的《论军人的战斗意志——亮剑精神》,而是另一篇《论我国国土防御的重点》,这篇论文里突出的两个预言,全都变成了现实,这篇论文的作者,就是晋西北铁三角中最聪明丁伟。

要说起丁伟,可是比李云龙聪明机智得多,打仗从来不肯吃亏,李云龙非但占不到他的便宜,反而经常被敲竹杠:“想要孙德胜,拿机关枪来换;帮你打了阻击,你得出军费!”气得李云龙直接耍无赖:“要钱没有,要命……也不给!”

《亮剑》里最精彩的论文:两个预言都很准确,论文作者不是李云龙

​其实丁伟也未必是真看上了李云龙的重机枪和山炮,他是闷声发大财,不像李云龙那样喜欢炫耀——他肯把一个骑兵营送给李云龙当人情,说明他根本就不缺那点战马,要不然以他鹭鸶腿上劈精肉钻冰取火压沙求油的性格,才不会把这块大肥肉让给李云龙呢:李云龙欠了他一个骑兵营的人情,却只得到了一个连的装备,大头儿都被旅长敲了竹杠。

要论起战略眼光,李云龙只能排第三,因为后来居上的孔捷跟美军较量之后,变得越加成熟稳重,看问题的深度也远远超过了李云龙。孔捷之所以只能屈居第二,是因为老谋深算的丁伟比他更具战略眼光。丁伟在毕业论文中预言的两场仗,还真的打起来了,而结果也跟丁伟预料的几乎完全一样。

丁伟的论文构思,或者说灵感,来自他跟李云龙岳父田墨轩的一番对话。看了丁伟和田墨轩的对话,让人产生了一个啼笑皆非的想法:要是田雨嫁给丁伟,这一家子都是挺般配的。

《亮剑》里最精彩的论文:两个预言都很准确,论文作者不是李云龙

​出马一条枪的李云龙在喝酒的时候跟老丈人吵起来了,不但吵,而且还拍桌子:“够了,你这种言论太危险了,是要杀头的……”倒是丁伟若有所思地点头表示赞同:“有道理,有道理,从防务角度看,一个国家的周边地区如果出现一个军事强国,那么必然构成潜在的威胁,不管它信奉什么,也不管他现在和你关系有多密切。”

田墨轩说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让女婿李云龙如此以下犯上地发怒咆哮呢?为了少惹麻烦,咱们把田老先生的话总结为两点:第一、他们欠咱们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说还没还;第二、任何时候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都是第一位的,任何潜在的威胁都应引起警惕。

《亮剑》里最精彩的论文:两个预言都很准确,论文作者不是李云龙

​丁伟曾经与他们打过交道,对此深有感触:“他们很现实,一边说是来帮咱们打击侵略者,一边又把已经属于咱们的工厂矿山设备都拆光运走,连根螺丝钉也没剩下。”

这时候就看出李云龙的眼光远远不如丁伟了,他忽然有点不认识丁伟了:“我刚才看着你,怎么浑身不对劲儿呢?到底咋不对劲儿,我也说不出来,总觉得有事要发生……”

确实是有事要发生,丁伟在论文里给出了两个神预言:第一、在西部及西南部,可能要发生一场有限的边境战争,这场战争出动十个团就能打赢,只要拿下几十公里纵深的几个边境重镇,他们的首都便无险可守,我们便可挥师直捣黄龙(很抱歉修改了一下丁伟原话,因为原话比较尖锐);第二、倭寇已经伤了元气,很难缓过来,老美劳师远征,我们有主场优势,所以要把对付来自北方的威胁放在首要地位上(同样有很多话也被笔者删去了,抱歉)。

这一点丁伟可能有点失算,因为他没有料到若干年后,坚船利炮打不开的局面,用一个球就能打开,为了一个球都能把脸皮当鞋垫,要是美钞金条往那儿一摆,很多人早就趴下了。

《亮剑》里最精彩的论文:两个预言都很准确,论文作者不是李云龙

​后来发生的事情,读者诸君都知道了,在西南出没出动十个团不好说,但是三个人包围敌军一个营,确有其事。得胜之后的三个战士还愤愤不平,好像受了多大委屈:“敌军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那一仗打成了虐菜,敌军逃跑的壮观场面,不输非洲大草原上的角马迁徙……

惹麻烦的话少说,最后是要请教一个问题:笔者认为要是论上战略眼光,李云龙可能要垫底,孔捷经过血与火的淬炼,也能位居第二,而第一非丁伟莫属,不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