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洪武皇帝为何不下“杀胡令”?

大明北伐57.

洪武皇帝为何不下“杀胡令”?

洪武皇帝为何不下“杀胡令”?

当元军来袭的警报传至南营时,王遇成正在与指挥佥事张佐(光石脑山寨战后,张佐也升官了)围炉夜话,他们的话题是京师刚刚发布的诏令——

“听闻,圣上诏令禁止蒙古、色目诸人更改姓氏,是何意呢?”张佐问。

襄阳卫指挥使王遇成说:“洪武元年,圣上下旨禁用胡姓、胡语和胡俗。那时,天下胡人皆震惊,以为朝廷欲尽诛彼等,就纷纷改换汉人姓氏以避祸害,即使是已经做了我朝官员的胡人,也不例外,都怕有朝一天会出现‘杀胡令’。圣上听闻,为了稳定国家,以胡人子孙不能忘本告谕天下,禁止胡人改变姓氏。”

张佐问:“那么,已经更改为汉姓的胡人,如何处理?”

王遇成说:“圣上弘量之至,诏书有说,如果已经改变了姓氏的胡人,由他们自己的自行决定要不要继续沿用汉姓还是改回自己的原本姓氏。”

张佐说:“那,圣上为了稳定国家局势,才下此诏书么?”

王遇成说:“我等粗人,哪晓得这么多?圣上说四海之内,皆为我大明赤子,无论胡汉,应该一视同仁,胡人不必冒充汉人,汉人也不得自认胡人,人生天地间,堂堂正正,何必遮遮掩掩?”

“哪,会不会有‘杀胡令’?”张佐问。

王遇成笑道:“我等如今到定西这沈儿峪,就是奉‘杀胡令’而来的!”

二人哈哈大笑!

就在此时,旗牌官匆匆赶进来,报告:胡虏来袭!

王遇成朗声叫道:“好啊!不请自来?来来来,我等杀胡去!”

洪武皇帝为何不下“杀胡令”?

大明襄阳卫指挥使王遇成

张佐即刻跃起,跑将出去,就在帐门左侧擂起御敌战鼓,一时间,南营战士执铳操刀扛枪抬炮背弩驮箭,各随千百户长,奔赴各自岗位。望楼上的哨兵打起一对红灯笼,不断移动彼此的距离,以示敌人与我方的距离。此时,站在地面的双脚似乎感受到一阵阵轻微的震动,王遇成快步冲上一座望楼,顺着“望子”战士(专业放哨兵)的指点方向望去,果然,昏暗夜色中,朦朦胧胧的黑影一簇簇晃动着,定睛细看时,一簇簇的黑影已经变成黑压压一大片的蒙古战士,他们骑着战马,正向明军扑来!

眼看相距已经不足一里,无需衔枚,无需遮掩,无需偷偷摸摸了!

蒙古指挥官严奉先利刃出鞘,喝道:“儿郎们,让我们的战马奔腾,让我们的利剑出鞘,让我们的弓箭咆哮吧!莫手软!莫迟疑!莫落后!冲——”

王遇成微微一笑,心想:冲吧!等会儿你们就知味道!

他下了望楼,对张佐、武德、张鉴等将领说:“投掷石砲吧!”

那些七梢炮、双梢炮的砲架不知何时已经高高搭起,就听一阵铜锣响,各种大大小小的石块随着砲杆的大幅度摇摆,“呼啦”、“呼啦”投向奔腾着的蒙古战士!

王遇成亲自挥动红色大旗,一千名弓箭手将熊熊燃烧的火箭发射出去,大部分箭雨并没有落到蒙古骑兵阵中,而是扎在他们战马奔腾的大地上。

蒙古战士一阵讪笑,他们讥笑明军的箭术何其低劣,却见那一杆杆火箭居然点燃了地上的乱七八糟的枯草干柴!

原来在他们之间的大地上,铺设了一大片枯草干柴,这是明军的第一道防御工事!

蒙古战士急忙拉进马缰,避开着了火的柴草。一时间,战马嘶鸣,烈焰飞舞,蒙古骑兵的先头部队乱了起来。空中的大小石块如同陨石降临,砸中的头破血流,刮中的损手烂脚,当然,一片“咿呀”、“哎呀”声中,蒙古人尝到了苦头。

严奉先大怒,指令两队骑兵避开明军的炮轰范围,从左右翼攻击敌营。

虽然是夜间袭击,战场的火光和军营的灯光分明就是双方激战的照明灯。蒙古战马很快,左右分开后,眨眼就到了明军的第二道防线——拒马和鹿角工事。

所谓的拒马和鹿角,其实就是各种岩巉突兀、嶙峋怪异的树杆、树头和荆棘,它们横七竖八,却又很有章法地阻拦着蒙古人的前进。强行跨越,轻则人马受伤,重者人仰马翻。蒙古人很有经验,七八名战士高高举起挺起长枪,喝一声“起”,就把一两从鹿角挑起,甩在一边,后继者,则前冲,又挺长枪,把里面的另一簇鹿角挑起,也甩在一边……如是者,一条通道,很快就会出现了!

突然,最前面的两匹战马竟然哀鸣数声,倒下了!

为何?

难道是明军飞箭扑来?

又或者明军火铳射击?

都不是,这里离明军大营足有三百步远,矢石难以到达!

原来,是明军在地上撒满了铁钉!埋藏了无数的竹刺!当然,还有大大小小的陷马坑!

你看——

好不容易挑开了三四丛鹿角,却跌进了陷马坑!

终于摧毁了好几根拒马木,却踩在铁钉竹刺上!

明明开辟了一条通道,眼前却是一堆乱石层层叠叠,堵死了前进的方向!

这时候,明军大营中的投石机“吱吱呀呀”地转移了投射臂,投射方向随之对准左右两侧的蒙古战士,接着,当然就是一轮炮轰了!

他的左右两翼部队也稍稍停止,只是虚张声势,高空砸物不是闹着玩的。

“我要的就是你们的砲转移方向!”

严奉先高呼:“杀!”

他的中军主力,直冲刚才明军炮轰的阵地,虽然那里依然烟熏火燎,到处是火苗乱窜,可是毕竟没有高空砸物,骑士躲避起来,还是得心应手的。

可是——

“轰!”

“轰!”

“轰!”

……

那些干柴烈火之下,那些烤焦的泥土中,竟然连珠般炸裂了!

什么东西?

严奉先吃了一惊!

“火药怎的在地下?”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无敌地雷砲?”

他问左右两名万户长。

他俩直摇头,哪里知道?

原来,又是多年前,邓愈对付杨完者,就用了“无敌地雷砲”!那可是邓愈第一次使用“地雷”破敌。

洪武皇帝为何不下“杀胡令”?

明代地雷

好,我们把镜头暂时转移到1358年的浙东乌龙岭战场——回忆一下。话说,当时邓愈和杨完者在乌龙岭大战连场,难分胜负。杨完者的结拜兄弟史文炳自告奋勇,领兵偷袭邓愈的后方大营。回忆录就从史文炳出兵写起——

史文炳自西山岭渡江,沿河岸急行军三十里,神不知鬼不觉,潜入西吴军后方。他派出斥候探子,四处搜索邓愈驻军地点。终于,斥候回报:罗坑,西吴军营连绵十余里,自高处眺望,甚少驻军,但营垒军帐繁多,似储存大量军用物资云云。

史文炳大喜:兼程进发,捣其老巢!

正午时分,文炳军队出现在西吴军营前。只见一道山涧壕沟横切军营之前,以为护营河道。河上六座木桥沟通军营内外。

史文炳挥剑喝令士卒冲锋。这批士兵,其实就是脱胎于高邮天佑军的张士诚部队。他们齐声呐喊,高举手中兵器,冲过木桥,直扑西吴军营。

军营里,只有一小撮守兵,见大敌当前,竟然一哄而散,逃之夭夭!

文炳冲进第一座军营,看见到处是物质仓库,第一个指令就是:焚烧!

众军士立刻行动,眨眼间,烈火熊熊燃烧,烽烟滚滚!

他们继续向里面冲杀,第二座、第三座……第六座!

奇怪!

所有军营均空无一人!

史文炳忽然醒悟:莫非陷阱一个?

多年的战争经验让他醒悟了:速速撤退!

可是!已经迟了!

三面环山的邓愈连环军营,火炮不知从何而来,轰隆轰隆的,火箭呼啸而来!

六座军营到处起火,有些是文炳士卒之前燃点的,但大多数都是忽然间起火——就是火炮和火箭引发的!

霎时间,军营里一片火海!四下里喊杀连天,军鼓雷鸣,似有无数军马向大营杀来!

史文炳情知中计,慌忙带兵夺路离营。这一万元兵仓皇出逃,竟然自相践踏,途中不少中炮中箭的,狼狈不堪。

及至冲出营门,六座木桥竟已成断桥!

元兵只有涉水过河!

这么一条山涧河道,虽然不宽,也不深,但岸边和河床相差近丈。如要涉水过河,必须纵身跳下一丈深的河床!

史文炳为保存兵力,只好吩咐几员副将领士卒断后,自己则指挥军士涉水过河。

那几员副将真的见到有敌军冲杀来了。他们是从军营外的左右两侧扑上来的。

左边一员大将,横刀大叫:武德在此,敌军快快投降!

右边又一员大将:张鉴来也!敌军快来送死!

原来,之前武德和张鉴在梅陇坳之战中,跟随朱文忠作战,隶属于陈徳。这次,邓愈把他们安排在罗坑,以两千马军设局破敌。

元兵在军营中被烟熏火燎,中炮中箭,狼狈不堪,早无斗志,如今被武德、张鉴的马军一阵冲杀,就只有一个选择:逃命!

然而,当一个二个跳下山涧,打算涉水过河逃生时——

就听见一连串的爆炸声,在山涧陆地上传来!

这些爆炸,不是火炮发射产生的,而是在地底掀起土石,崩涌而出的!

对!

这就是地雷!

邓愈这个地雷陷阱够拽!他,第一次使用地雷破敌!

明代地雷与现代的是不一样的。主要是引爆方式不同。现代的主要是触发引爆。即踩踏时,地雷就启发了,一旦离开,地雷马上爆炸。明代的引爆方式主要是燃点引信,有如燃点鞭炮一样。不过,人工点火很难。明代地雷一般隐藏在浅土层,上面覆盖干草等易燃物,当敌军进入雷区,我军即用火箭、火铳、火炮等向雷区发射。地雷的引信由此燃烧,随即爆炸!

史文炳指挥部队涉水过河,河岸杂草丛生,西吴军队发射火炮、火箭,很容易就引爆埋藏在岸边的地雷!

一时间,闷雷轰鸣,霹雳声、泥水声、哭喊声连同四周的呐喊声,充斥着一河两岸!

文炳从慌张到恼怒,再到冷静,他头脑飞快地思考对策:若强行涉水过河,必定伤亡惨重。自己好歹也是条汉子,焉能一败涂地?

拿定主意后,他高声喝令:休再撤退!回师反击!

这是最正确的命令!

这么一支被火炮吓怕的元兵,其实还没有真正地与敌人火并!

史文炳召唤他的几员副将,先用长枪兵立住阵脚,用弓箭兵发箭,抵御对付骑兵的冲击,然后,他的火铳兵也将枪口对准西吴马军!

于是乎,在火炮轰鸣中,在硝烟翻滚中,在地雷的爆炸中,在炎炎烈日下,史文炳与武德、张鉴进行生死决战!

两千马军对一万步兵!

其惨烈程度无法形容!

但是,西吴军队一台台火炮在不远的高地上,悄悄地转向元兵最密集区域!

“轰隆!”

飞弹啸叫着,直扑文炳中央部队!

武德,字兴隆,安丰人。他早年学文,据说诗书了得,后来投笔从戎,参加了朱元璋部队,隶属于朱文忠。这次,他跟从邓愈,征战乌龙岭。

邓愈把武德和他的多年战友张鉴安排在罗坑连环军营,设局围剿前来偷袭的元军。这位武德,的确是个不怕死的角色,跟他的同袍张鉴,历来都是打仗一起上的难兄难弟。他们领二千骑兵,就敢硬碰万人兵团。

——这位张鉴,也叫张明鉴。但不是之前据有扬州,专吃人肉的青军张明鉴。也许是与吃人张同名,张鉴觉得是一种耻辱,所以改名为张鉴。

当下,武德、张鉴二人带头冲入敌阵,所向披靡!

史文炳喝令众军士包围武、张二人。

就在此时,西吴炮手燃点十几门火炮,炮口一律朝史文炳中央部队!

只听见“轰隆轰隆”之声震天动地,众多炮弹一骨碌奔向史文炳!

当然,这些火炮弹很难击中史大帅。但是,它们却击中了史大帅周围的元军将士!

——之后,徐达围攻平江府,就有炮手一炮击毙张士诚的第一大将张士信(也是张士诚的弟弟)!故此,火炮真的很厉害!

西吴军火炮手不停装载火药弹,不停燃点引信,火炮也不停轰击元军指挥部——临时的指挥部。

史文炳的军士顷刻之间死伤无数,一阵大乱!

武德张鉴抓紧时间,突出重围,与手下骑兵会合,乘势冲杀慌乱的元军。

这下,史文炳完全无法指挥他的军士了,即使他乱刀斩杀了几名逃兵。

就在武张合兵冲锋陷阵之声,元兵正式崩溃!

没有桥,元兵也不管了,纷纷跳下壕沟水涧,涉水过河逃命去!

西吴火器兵将炮口、枪口、箭头转向壕沟山涧时发射时,元军的脚下再次遭受地雷爆炸!

元军大败!

史文炳在亲兵副将的护卫下,好不容易逃出生天!

元军哪里知道,邓愈这场罗坑之战,就是用“地雷”搞掂史文炳呢?严奉先,即使是平章军职,他又哪里晓得在他与刘福通拼命的时候,南方有一个叫邓愈的红巾军将领已经等着收拾他这个蒙古神射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