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 服 药 饮 水

服药饮水

水是七大营养素之一,人体每天都不可缺水,喝水也是我们每天要做的事,但在服用某些药物时,需要多饮水还是少饮水就要有讲究了,它不单单是满足日常生理需要,还是配合治疗疾病的重要部分,需引起注意。

一、服药时需多饮水的药品

1.双磷酸盐类:阿伦磷酸钠,帕屈磷酸钠,为了便于将药物送至胃部,从而降低对食管的刺激,需用200ml以上的水送服,服药后至少在30min内及当天第一次进食之前不宜平卧。

2.抗痛风药:排尿酸药如丙磺舒、别嘌醇,宜多饮水,以减少痛风患者尿酸结石形成的危险,摄入液体量不宜少于2000ml,并补充碳酸氢钠使尿液呈碱性,预防尿路结石。

3.抗尿结石药:服用中药排石汤、排石冲剂等,宜多饮水,保持日排尿量在2500-3000ml,以冲洗尿道,稀释尿液,降低尿液中盐类的浓度,减少尿盐沉淀的机会。

4.电解质:口服补液盐粉,补液盐2号粉,每袋加500-1000m凉开水冲溶后服下。

5.蛋白酶抑制剂:多数HIV蛋白酶抑制剂如沙喹那韦、阿扎那韦、雷托那韦等,可形成尿道结石或肾结石,在治疗期间应确保足够的饮水量。

二、服药时宜多饮水的药品

1、平喘药:应用茶碱或茶碱控释片,氨茶碱、二羟基茶碱等,由于其可提高肾血流量,具有利尿作用,使尿量增加而易致人脱水,出现口干、多尿或心悸;同时哮喘者又往往伴有血容量较低,因此,宜注意适量补充液体,多喝白开水。

2、利胆药:利胆药能促进胆汁分泌和排出,机械地冲洗胆道,有助于排出胆道内的泥沙样结石和胆结石术后少量的残留结石。利胆药中苯丙醇、曲匹布通、羟甲香豆素、去氢胆酸和熊去氧胆酸服后可引起胆汁的过度分泌和腹泻,因此,服用期间应尽量多喝水,以避免过度腹泻而脱水。

3、磺胺类药物:主要由肾排泄,在尿液中的浓度高,可形成结晶性沉淀,易发生尿路刺激和阻塞现象,出现结晶尿、血尿、疼痛和尿闭。在服用磺胺嘧啶、磺胺甲噁唑和复方磺胺甲唑后宜大量饮水,便于用尿液冲走结晶,有条件可加服碳酸氢钠(小苏打)以碱化尿液,促使结晶的溶解度提高。

4、缓泻剂:纤维素、聚乙二醇服药后宜多饮水,否则将会导致便秘或肠梗阻。

5、其他:有些药品对食管黏膜的刺激性较为严重,如氯化钾、硫酸亚铁、吲哚美辛等,服药时宜立即饮用200ml的水送服。

三、服药时不宜多饮水的药物

1.胃粘膜保护剂:氢氧化铝凝胶、硫糖铝、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等,在服用前、后0.5小时内不宜饮水、乳汁、碳酸型饮料和进食,以便使药品在食管、胃、肠道形成一层保护膜,增加保护消化道和抗溃疡作用,否则影响疗效。

2.外周镇咳药:如复方甘草合剂、止咳糖浆、枇杷膏等,主要是覆盖在发炎的呼吸道黏膜上,形成保护层,减少感觉神经末梢所受到的刺激,降低咳嗽发生的频率,服后不宜马上进水,以免稀释药品,降低黏度,破坏保护层。

3.苦味健胃剂:龙胆酊、龙胆大黄酊,主要通过刺激舌头的味觉感受器,反射性促进胃液分泌来增进食欲,服用后不宜立即进水,以免冲淡苦味而降低健胃效果。

4.润喉片:因为饮水过多,可减弱其润喉作用和对咽喉部黏膜的保护作用。

四、不宜用热水送服的药品

1.助消化药:胃蛋白酶合剂、胰蛋白酶、淀粉酶、多酶片、乳酶生、酵母片等,此类药中多是酶、活性蛋白质或益生菌,受热后即发生凝固变性而失去作用,达不到助消化的目的。

2.维生素类:维生素类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性质不稳定,受热后易被氧化破坏而失去药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