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 iPad 上不可错过的应用有哪些?

一,Google系列

iPad 上不可错过的应用有哪些?

1、Google Earth。

在我所使用的多款苹果设备中,包括macbookpro在内,没有一个比ipadpro上的google earth运行的再流畅的了。而且本身Google Earth也比较适合触摸屏这种交互方式。我平常最喜欢的一个消遣就是点击google earth里面的随机按钮,如开了天眼一般可以在世界上任意一个角落随机切换。而且大多数欧美大中小城市都被3D化了,更近一步还有街景提供,完全就是那种把地球托在手上的上帝视角,并且不存在任何的卡顿,指哪去哪。

所以现在养成的一个习惯就是,在看书的时候,只要遇到一个地名,就忍不住去google earth里面找一下。当你用指尖轻轻转动地球,双指不停放大,直到能够从高空俯瞰整个城市的轮廓的时候,你感觉你是上帝,当进入到街景模式,置身于街道或者街道上行人之间的时候,你又感觉化身凡人,而这都会让你忍不住去感叹现代科技所带给人的这种边界的无限延伸感。通过Google Earth,你可以去海明威的全景故居,可以到梵高画作中的取景地,还可以去天空树俯视整个东京。

2、Google Photos。

谷歌照片现在支持无限量的照片以及视频上传。如果你想要给自己的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做一个备份,完全可以全部上传到谷歌照片中。而且这也意味着,你在ipadpro上所作的笔记,或者其他内容都可以通过屏幕截图的方式上传到谷歌照片中,而完全不用担心容量的问题。所以现在基本上我通过ipadpro所浏览的任何感觉有价值的信息都会截图或者录屏保存,之后自动上传。并且在上传成功后,你可以放心的删掉ipad相册中的那些照片,释放你本地的内存空间。

二、苹果原生应用系列

1、Apple News

很多人学了十几年的英语,结果一旦真的用起来,发现自己依旧停留在初一的水平。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语言跟其他的知识都不一样,这个东西必须得一直输入输出才行,一旦停止了输入和输出,之前学的再好也没有用,用进废退是你所学的每种语言都要面对的问题。

而想要把英语用起来,绝不是隔三差五背背单词书,挂着中文字幕看看英文电影就能达到的,你得把自己真的沉进去。把自己沉浸到一个完全外文的氛围中。而苹果的原生应用Apple news就能完全能够满足这些需求。毕竟还有什么比像个美国人一样的接触完全原生的英文信息更能让你时刻保持自己的英文水平呢。

尽管app store里还有许多其他的新闻类的app,像google news等等,但是在内容的编排,排版以及设计的美感上,个人感觉真心没有一个app能赶得上Apple news,整个阅览过程可以说是赏心悦目。更主要的是,Apple news本质上是一个信息的聚合平台,基本上汇聚了西方大多数主流媒体,CNN,TIME,NBC,NYT,华尔街,国家地理以及经济学人等等。虽然期刊类的大多都需要付费,但是也有摘要提供,不订阅期刊的话,只是CNN,CBS以及NBC提供的免费资讯也足够看了。

2、Apple Books

在提到Ipad上的读书应用的时候,感觉大部分人都倾向于直接把Apple books忽略掉。而我平常其实用的最多的就是Apple books。这也与我个人的使用和阅读习惯有关,我个人的习惯是能用原生应用解决的事情,就尽量避免另外再去下载APP。再就是我很少使用在线的阅读软件看书,更习惯于直接找到原件保存在本地然后用本地的应用打开。

自然而然的,相对简洁,没有其他乱七八糟的功能的Apple books,就成了我的最佳选择。并且Apple books一直也在更新,最新版本不仅改良了pdf的笔记功能,还新增了阅读时长统计。同时商店里也有很多免费的公版书可供下载。你也可以直接从网上下载epub或者pdf格式的电子书,通过Airdrop隔空投送,QQ或者微信回传给自己然后选择用Apple books打开。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你也可以顺便留个备份到网盘。与Apple news一样,原生应用,即点即开,也不存在广告,营销等乱七不糟的干扰。

ipad自带的词典足够让你可以随点随查,Apple books商店里面有的免费提供的公版英文书。如果阅读的过程还是理解有困难,还可以同时打开谷歌翻译,并且都不用完全使用分屏功能,平常阅读时,把一侧的谷歌翻译隐藏起来,等到感到某个句子理解有难度,直接复制后,再用手从屏幕右侧边缘轻扫一下,调出谷歌翻译。

三、维基百科

本来像维基这样的大众网站没必要拿出来说一下的,但是考虑到有些人可能已经忘了维基的样子,所以就再推一下。

现在app store里的这个ipad版的维基百科,是我用过的最完美的版本,即便不考虑内容,单只是页面设计和显示效果上,特别是对于大屏的ipad pro来说,体验极佳。

另外分享一个小技巧,每天维基百科的首页都会推送一张图片,点进去图片后的左下角会有详情,再点进去会跳转到这个图片的原始链接,原始链接中会提供该图片各种大小尺寸的下载。基本上每一张图片都会有一个不低于十兆的源文件,像素之高,完全不亚于任何壁纸网站所提供的壁纸,所以这是一个绝佳高质量且免费的壁纸获得途径。

四、Spotify

关于这个音乐app只说一点,spotify上绝大多数华语音乐都是免费的,包括周杰伦。、

五、充分利用网盘。

不要迷信ipad的容量,也不要迷信ipad的质量。之前用的一部128G的iphone,用了刚过两年,突然就黑屏死机了,东西自然也就全丢了。之前我还丢过一个mini,不过幸亏遇到了好心人,失而复得。

这两件事足够让我养成了备份的习惯。而备份的话,除了付费的iCloud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厂商免费的网盘服务可选,列举几个我认为还比较不错的。

1、坚果云。这是我认为国内最好用的网盘。免费版每个月都有1G的流量,并且上传下载都不限速。一个月1个G,一年就是12个G,并且会一直累加下去,如果只是备份个人的资料文档等信息,对于大部分人都是足够的。

2、onedrive。onedrive现在免费版是5个G,但可以通过某宝用近乎免费的成本扩容到15G,微软毕竟大厂,不大的容量通常也就意味着相对更为稳定和安全。OneNote搭配15G的onedrive使用,体验相当优秀。

3、google drive和MEGA。google drive和MEGA免费容量都是15个G,虽然MEGA号称是免费50G,但是这个50G中有35G是注册安装的奖励,奖励是有期限的,到期了就不让用了,真正免费的还是15G。google和MEGA相比,MEGA在国内是可以正常使用的,上传下载也不限速,这个网盘的服务商在新西兰,主打宣传就是高隐私,如果你自己把密码和注册时产生的密钥忘记了,那么你的网盘就永久的丢失了,服务商也没法给你重设密码。

一定养成重要的数据多处备份的习惯,多注册几个大厂的网盘账号,这些网盘尽管容量都不大,但都非常适合放一些相对比较重要同时又不会占据太多空间的数据和文档,毕竟多一个备份,多一份保障,这其实比买U盘更保险,毕竟U盘太容易丢。

五、如果个人iphone设备比较多,建议多申请几个苹果的id,最好国内国外各一个,多账号的好处不仅在于可以避免多个设备共同占用icloud的空间,还能够让你同时享受到大洋两边的服务,也能让你培养不同设备各司其职的习惯,macbook就用来办公,iphone就专门用来社交,娱乐,ipad就专门用来学习阅读。当然你如果用不同的账号同时享受了两边的服务,就自然享受不到iCloud下同一账号不同设备之间的互通,要懂得取舍,并确保你得到的大于你失去的。

六、如果你的ipad是用来看书学习做笔记,我建议直接上手ipad pro12.9,如果对12.9这个尺寸没概念,你就随便拿出一张A4纸来,然后把长度截去1.5cm,四角剪成圆角,这就是三代ipad pro12.9的大小。尺寸可以纠结,但不要纠结容量的大小,大有大的好处,小有小的用法。再小的容量搭配网盘,勤加整理删除不必要的信息也足够你使用。

七、我是建议把极简的规则也贯彻到ipad的使用上来的,我常年把自己的ipad的应用数量控制在三屏以内,并且从不使用苹果应用的文件夹功能。为的就是能在第一时间看到并选中我需要的应用并能在第一时间打开。一个月都没打开过一次的应用坚决删掉,不光是因为其占用设备的空间,更重要的是他会占用我的视觉空间。就好像是在你的客厅或者卧室里摆了一个你并不需要的家具一样。勤整理,多做取舍,保证你真正需要的信息以及应用触手可得,而不是淹没在一堆臃肿的应用和信息汪洋中。

最后想说的是,Ipad是说到底只是一个工具,是人使用工具,而非工具奴役人,正如人是钱的主人而非钱的奴隶一样。工具用好了,它就是你的眼睛,你的耳朵,你的大脑,能够让你自由穿梭于整个世界,让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智力成果都能为你所用,无限扩展你的知识边界。而如果用不好,他就是一个笼子,它会引诱你,禁锢你,让你把大量的时间都消耗在一块对你来说毫无意义的电子屏幕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