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大美中国古建筑楼阁篇:湖南岳阳岳阳楼,独一无二的盔顶式名楼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

南朝宋元嘉三年,即公元426年,中书侍郎、大诗人颜延之路经巴陵,作《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诗中有“清氛霁岳阳”之句,“岳阳”之名首次见于诗文。

在唐代中期李白赋诗之后,“岳阳楼”这个名字才首次被使用,此时的巴陵城已更名为岳阳城,巴陵城楼便也随之称为岳阳楼了,在之后的宋、明、清、民国等历史时期,均进行了良好的保护和修缮,新中国成立之后也成为了重点保护单位。

岳阳楼坐西朝东,构造古朴独特, 岳阳楼的各种图片 岳阳楼的各种图片(22张) 岳阳楼的台基是以花岗岩围砌而成,高19米,在建筑风格上,前人将其归纳为木制、三层、四柱、飞檐、斗拱、盔顶,该楼是纯本结构,整座建筑没用一钉一铆,仅靠木制构件的彼此勾连。


“四柱”说的是岳阳楼的基本构架,承重的主柱是四根楠木,被称为“通天柱”从一楼直抵三楼,除四根通天柱外,其余的柱子都是四的倍数,其中廊柱有12根,檐柱有32根,这些木柱彼此牵制,结为整体,既增加了楼的美感,又使整个建筑更加坚固。

斗拱是中国建筑中特有的结构,岳阳楼的斗拱结构复杂,工艺精美,几非人力所能为,当地人传说是鲁班亲手制造的,斗拱承托的就是岳阳楼的飞檐,岳阳楼三层建筑均有飞檐。

岳阳楼的楼顶为层叠相衬的“如意斗拱”托举而成的盔顶式,这种拱而复翘的古代将军头盔式的顶式结构在古代中国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是岳阳楼最为突出的建筑特征,并且据考证,岳阳楼也是中国仅存的使用盔顶结构的古建筑。

大美中国古建筑之“中国古代楼阁”系列,感谢关注,感受中国古建筑之美!

大美中国古建筑系列内容,等待你的支持,别忘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