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父母眼中最有出息的专业是什么?

布兰德老头


这个应该没有固定的吧,不过我觉得多数父母应该是这样考虑的。

男孩子:医学类专业,能找到好工作,还有继续深造机会。经济管理类,名字高大上,好像很多行业都能找到工作,工作稳定。计算机专业,貌似很高科技的样子,感觉哪里都用得着。

女孩子:师范类,绝对是首选,居家过日子的好行业。财会类,女儿学会了成家后可以管着女婿。翻译类,开口的时候全场都静下来了,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父母眼中的专业很丰满,孩子们现实的专业是很骨感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吧。





根土学林


就好比我爸。现在的我虽然嫁人了,但一直没有自己的房子,带着孩子到处漂泊。每次回娘家我爸总会唠叨我几句“当初叫你读书你不读,现在知道了社会上生存压力大吧”?因为我爸爸自己是医生,在家里开了个小诊所,所以从小到大都希望我去学医,去医院上班或者跟他一起开店都可以,也不至于每年在外面东奔西跑。其实在父母的眼里不是说有什么专业是最有出息的。而是父母觉得你生活安稳,有稳定的收入。孩子听话孝顺,一家人和和睦睦,可能这才是父母眼中的出息吧。


silin珍惜身边人


父母眼里最有出息的专业,就是以后能赚到钱,能养活自己,最好是不累,白领之类的,用四个字形容,就是稳中求进。

下面以我个人的真实案例阐述我的观点,我的父母是做点小生意,文化程度只有小学,对他们来说,最有出息的专业无不包含,能赚到钱,自己喜欢的事,白领坐办公室,能养家糊口,最好是门技术,学好能当饭吃的。

我爸是做厨师的,从12岁开始学厨艺,家里我妈又搭理干货店,这才让生意有了方向,收入才慢慢的好起来,家里买了三套房,在他们眼里,在帮我选专业的时候,你喜欢的专业,他们不一定选,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去问别人,花钱让你学技术,热门的专业,不管能不能学好,最起码在他们眼里,要想有出息,第一步,要学热门专业,有个前提才能好赚钱。

其次,就是你以后工作的工资说话,你工资高,过的比别人好就是出息,就是本事,不谈吃苦不吃苦,当然要是白领就更不错了。

这是我父母的想法,也许是大多数父母的想法,太现实,注重金钱,不注重兴趣爱好。


TopSeries最系列


人在山东!说下山东的情况!其他的省份咱不了解!希望有所借鉴!

俗话说的好:山东父母的眼里有两种大学生最有出息,一种是毕业就考公务员的,一种是毕业先考研,然后再考公务员的.山东父母眼里有两种孩子:一种是自家的熊孩子,还有一种是别人家的乖孩子。

除了公务员,山东父母还比较喜欢教师、医生、国企、事业编单位的职业。所以在山东,高考的孩子们都压力山大。先考大学,再考编制,山东学习就是考考考!所以山东孩子考试出名的厉害!

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是因为:山东这一片广阔的土地上是典型的“官本位思想”,人们心目中,心心念念不忘的是三个字——正式工。我记得2011年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都给我做工作,要考公务员、考教师、考国企巴拉巴拉,原因不外乎,稳定哦,旱涝保收哦,好找媳妇哦,休息时间多哦……二是因为山东典型的“省富民穷”,转型脚步困难,虽然GDP第二,后来被超过去成了第三,但是其他地方的人提起山东,就感觉山东很穷,一部分原因是来自山东卫视的锅,山东卫视,中国唯一一家上星的村级频道。当江苏卫视、湖南卫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深圳卫视比拼原创精品栏目时,我山东卫视在干嘛?看广告就知道了,山东卫视有三宝,复合肥、蓝翔技校、不孕不育治不好。于是乎,一哥们如果收入有5000元,经过山东卫视的传播,大家觉得山东人只500元不到了。山东普通人民是真不富裕,导致的原因就是山东严重的官本位思想。中国省份或多或少都有官本位思想,但山东的官本位尤其严重,那种“官老爷”的思想根深蒂固,放眼全国,也就东三省的官本位思想可以与之较量。话又说回来,东北很多人就是山东人闯关东过去的好吧?这样以来,在山东人的眼中,只有“正式工”才是好工作,其他都是乱七八糟非正式的工作,哪怕你在北上广深收入三四万,在老家人心里,隔壁老王的儿子在当地是个收入三四千的小科员比你有出息多了,那叫一个正式工。

所以,在父母眼里最有出息的专业,他们不太care,只要能上牌子硬的大学就okay,然后一毕业考公务员、考教师、考医生、考国企、考银行……


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秦川


现在父母基本都是70后,如果上了大学或者中专基本上都赶上了毕业分配的末班车,剩下的自主择业基本上对包分配也印象深刻,他们对于专业没太大印象,对专业的好坏停留在90年代,比如师范类专业、医学类专业的同学基本放到现在都是事业有成收入不菲的,因此这些专业在父母眼里都是特别好的专业。当然在中国人传统观念里能够出将入相的专业肯定是最有出息的比起经管类专业、法律类专业。总之父母眼里的最好专业往往是他们同龄人中混的最好的当年所读的专业。



富川居士爱化学


每个时期,父母眼中有出息的专业都在变化。但很多却是固定的。从我知道选专业到现在也有20年了,来说说这些年我的感受吧。

1、企事业单位类需要的:将来能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专业,比如财会,税务,金融,评估,精算,医疔系统,航空系统,空乘,人力资源,图书管理,园林设计,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等听过的没听过的。意向单位包括机场,税务,检察院,法院等。

2、名企导向:编码,语言,人工智能,工程设计,精算,预算,造价等。以毕业进企业为目标

3、行业证书导向:精算,会计,工程师,建造师以丰

4、技能类:幼儿教育,学前教育,持殊教育,护士,仪器仪表等

专业更新迭代,就业变化不止。父母永远在学习的路上。



吴大娘爱念叨


大学填志愿时,往往是父母代劳选择专业,毕业后,很多孩子不喜欢所学专业,就责怪父母。那这个锅该父母背么?

父母选专业出发点很简单:为了孩子好!

这就不奇怪,为什么父母们专业选择逻辑是这样的了:

学医好,工作稳定,越老越吃香

当老师好,好找工作,工作轻松

学计算机好,赚得多

学财务好,就业容易,哪个公司都要财务

看出问题出在哪里了吗?

学医好,但孩子没有学医难、学医久、医生辛苦、年轻时收入不高的心理预期

当老师好,但孩子没有学生难管、公立学校收入低、私立学校压力大责任大的心理预期

学计算机好,但孩子没有学编程难,当程序员加班多压力大谢顶快的心理预期

学财务好,但孩子没有考证难,从业人数多就业压力大的心理预期

明白了吧!父母只传递了好的一面给孩子,故意或无意地隐藏了不好的一面。

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正确客观的分析各行各业的利弊,同时兼顾子女特点、兴趣和家里的助力。这样父母眼里最好的专业也就会变成孩子未来最好的专业!


顾岩海聊高考志愿


分为两种情况:

1.一般的传统型的父母;

传统型的父母数量依旧在中国占绝大多数,因为现在中国还有相当大部分父母过过一些苦日子,经历过下岗职工的大潮。所以,在他们眼中好的专业等于:工作稳定,好找工作,脑力劳动,工作相对轻松。至于经济收入,传统型父母真没太多要求。能够养活家庭,可以买房买车,最终能实现自力更生就行。

这样的专业有:

医学专业,什么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药学……父母不管,只要是医学就好。

师范专业,科目不论,只要不是豆芽学科的,父母一般还是满意的。

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父母总觉得这些专业出来可以考公务员,所以很多人觉得也还行。

由于传统型父母本身的观念和生活经历,觉得公务员、教师、医生无论在什么时代,都不容易失业,而且对其他专业又不甚了解,所以一般认为这些专业还是很有出息的。他们过过苦日子,也经历过下岗职工的大潮,所以对新时代的“铁饭碗”尤其敏感。

网上有段子说:在父母眼中,除了公务员、教师、医生是上班,其他都是打工!很好的诠释了传统父母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

2.新时代的父母;

这样的父母今后肯定会越来越多,他们视野开阔,十分了解社会生活。因为家庭已经有了比较稳固的经济基础,他们不会一味地追求稳定,而是非常愿意自己的孩子去社会打拼,成为社会主角。支持子女报考以下专业:

金融财会专业,这个既可以当公司会计,也可以在银行、证券、保险公司上班。

国际贸易专业,这个就业范围就广了,比如去世界五百强。

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行业是现在的高收入行业。

通信工程专业,5G、6G的发展迅猛,前途光明。

各类小语种专业,学这些专业需要很多钱,很多还需要出国交流。

……

当然,更多的父母会以孩子的兴趣为导向选择专业,实在不行就回家继承祖业O(∩_∩)O哈哈~!

举例:王健林儿子王思聪的专业是伦敦大学的哲学专业。

总之,新时代的父母眼中,没有最有出息的专业。他们只会努力为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能够无拘无束地飞得更高!


飞鸿高效练字


我觉得因人而异,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看自家孩子能力和兴趣爱好。

比如我家孩子从小就喜欢与电脑有关的知识,小小年纪就会帮我解决系统问题。高一时候他发现选与计算机有关专业,要读理科。虽然文综年段排名比理综排名高。他还是义无反顾选理科。高二高三自觉学习,早出晚归。成绩停滞不前的时候,我质疑他为什么进不了。他愤慨叹道:“你以为我乐意,不死不活吊着,我也难受!”看他努力学习,口臭没胃口,着急上火。我也舍不得催他。

高考结束,成绩出来,比本一线高一点点。他认真百度,反复比对。最后选择自己心仪本二学院数学系大数据分析。因为喜欢,在学校学得很开心很轻松。

我吐槽他选的专业听都没听过,传统的教师,医生,警察,军事,是他们同学主要选择的。后来看到新闻报道大数据分析在福建产业创收比例高达40%以上,今后会发挥更大作用。

看着疫情期间,写代码的儿子,开视频会议谈定自若的风姿,和发小组团打英雄联盟指挥的杀伐果断。

我想虽然孩子没有像人家考入清华北大,但是学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有能力养家糊口,不找爹妈啃老。白天工作开开心心。那就是最有出息的专业了。


夏莲老师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是为人父母的,我觉得题主的问题最有出息的专业这个提法应该是最有钱途的专业。在当下,也可以说在人类进入文明以来,判断一个人成功的标准,大家都几乎是一个模式,那就是有钱。孩子选择了一个有钱途的专业,就是最有出息的专业,从此可以衣食无忧,过上富裕的让人羡慕的生活。但是,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最有出息的专业,一定是要符合孩子的兴趣爱好的专业,只有孩子喜欢自己的专业,他们才会全身心投入其中,在这个领域里获得很大发展。唯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前高校开设的专业,虽然有所谓热门冷门之分,但是没有一个专业绝对是好和不好,都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只要能在这个专业里做出贡献,推动这个专业向前发展,为国家社会和全人类作出贡献,就是最有出息的专业。如果单纯考虑自己的收入,那就是最能给你带来高收入的某些专业,笔者认为,读书和发财没有必然联系。有些大老板没有进大学读专业,人家身价百亿。我想各位读者看到此处已经能明白笔者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