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 孩子太听话不一定是件好事,在乖巧的背后,是孩子天性的丧失

大多数家长的答案是肯定的,乖孩子的优点有很多:话不多、做事利落、懂得讨大人的欢心、在外面绝不会惹出乱子来......总之,听话的孩子从来不让家长操心。但孩子太听话,有时也是一种缺陷。

过于听话的孩子犹如提线木偶,没有思想不快乐

小丽对于自己的孩子十分满意,孩子能力和相貌都不是很出众,在学校的成绩也一般,在人群中是最不起眼的那个,但有一个优点——听话。孩子什么事都听小丽的,也不得不听,因为从小小丽就严格地管教孩子,上哪所高中、考哪所大学、毕业之后找什么样的工作,孩子的一切都是小丽规定好的。

平时孩子并不爱说话,可逢年过节的时候孩子就像变了个人一样,左右逢源地和亲戚长辈搭话,家里的大人都非常喜欢他。在学校里,孩子也是最让老师省心的那个学生,不惹祸、不贪玩,一心一意学习,也正因为如此,孩子成绩不高,在班级口碑是很好。

孩子快乐吗?在小丽看来是快乐的。小丽的丈夫早年的时候出外打拼,现在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孩子从头到脚穿的都是最新款,平时想吃什么只需要一句话,小丽立刻就给孩子买回来,而这些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听话。

直到那件事情发生之前,小丽都认为孩子和其他人没什么两样,健康又阳光。

孩子太听话不一定是件好事,在乖巧的背后,是孩子天性的丧失

这一天小丽正在家里看电视,突然接到了老师打来的电话,在电话里老师没和小丽说太多,只是让她赶快到学校来一趟。不明真相的小丽火急火燎地赶到了孩子的教室,只见孩子像往常一样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唯一不同的是,孩子的手腕包上了纱布。

老师是这样描述事情的经过的:下课之后孩子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块石头,趁着老师和同学不注意,一下子打碎了教室的玻璃,紧接着抓起一块玻璃碎片就往自己手腕上划。还好孩子的力气不大,只出了点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一个生活在优越环境中,什么事情都不用愁的孩子,为什么会做出如此极端的举动?孩子的同桌给出了答案。

原来,孩子表面看上去乖乖的,心里却始终渴望着自由,在孩子成长的十几年里,从来没有自己做决定的时候,孩子这些年来可以说一直由父母代替他活着。这些话孩子不敢和老师讲,更不敢和小丽讲,只能偷偷告诉自己最信任的同桌。

在西方的众多哲学流派中,有一个最著名的流派叫存在主义,是非常著名的理论。

存在主义认为,每个个体都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活在世本身就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但人也可以让自己的存在变得有意义,那就是去选择。在选择中,人可以自我完善、自我成就等等,从而让自己的生命拥有意义。

孩子太听话不一定是件好事,在乖巧的背后,是孩子天性的丧失

这个哲学观点或许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那就让我们就来举个例子。

父母交出指挥权,请给孩子真正的自由

下棋的时候我们常说“观棋不语真君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下棋是两个人博弈的过程,下棋的乐趣就在于运用自己的思考和选择去击败对手。如果你正在下棋,旁边却有一个多嘴的人不停地对你指指点点,那这盘棋就失去它本身的意义。就算在他的指导下大获全胜,你也丝毫感觉不到快乐,因为胜利是属于他而不是你的。

培养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孩子的人生就好比是一盘棋,在这场棋局中孩子的对手就是他自己,孩子的棋艺并不精湛,在对弈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难解的棋局。能否通过不断的思考和进步,来战胜自己实现进步,是孩子人生的意义,也是孩子成功的关键。

而家长就像那个在一旁观棋的人,家长下棋多年,深谙棋道,孩子遇到的所谓的难题,在家长看来就是动一动手指头的事情。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一旁的家长就会忍不住对孩子指指点点,有时甚至拨开孩子的手,自己代替孩子来下棋。

孩子在家长的指挥之下,顺利避开了一个又一个“雷区”,没有犯过错误也就没有经验的积累,当孩子走入社会之后,生活经验和为人处世的方式仍然停留在小时候,这是很可怕的。而最可怕的是,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孩子做了什么。

孩子太听话不一定是件好事,在乖巧的背后,是孩子天性的丧失

家长的初衷固然是好的,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成功,但家长们还是忽视了一点——孩子的人生要由他们自己来选择。家长的帮助乃至接管,都是对孩子们天性的损害,当孩子发现自己的成功都是家长在背后指导的结果时,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失去了意义,那么再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也不是那么奇怪了。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孩子太听话不是见好事

罐子里养王八越养越抽,过分保护危害十足

现代很多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都对妈宝男非常抵触,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男性在相处中缺乏担当,没有责任感,遇到事情就躲到后面。

而没担当、缺少责任感的根本原因就是一个人的自信心不足,一个人不相信自己有能力,也就无法去面对问题。

孩子的一生之中要栽不少跟头,小时候学走路、学自行车,这是现实中的跟头;上学之后考试失利、竞选干部失败,这是思想上的跟头;工作以后艰苦打拼、努力在社会上立足,这是人生路上的跟头。孩子栽的每一次跟头,对他来说都是一次历练,不断地栽跟头,不断地历练,同时也积累更多的人生经验。栽跟头的过程,是孩子逐渐成长的过程,更是孩子自信心养成的过程。

孩子太听话不一定是件好事,在乖巧的背后,是孩子天性的丧失

那么父母对于孩子栽跟头是怎么看的呢?“你看你做事这么费力,我来帮你吧”、“这个危险,让妈妈来”,在一次又一次的帮助下,孩子虽然很少栽跟头,可生活经验却也少了很多。这就直接导致孩子自信心的不足,因为孩子自己没有尝试过。

我们都懂得过刚易折的道理,那么在教育孩子这方面,过于听话的孩子,叛逆起来会更加难以管束。孩子听话,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父母的制约,不敢反抗。不敢反抗并不代表孩子没有反抗的心思,当孩子成长到一定年龄,有足够的能力和家长对抗时,孩子就会毫不犹豫地“揭竿而起”。

选择性的听从父母的话,自信心建立需要过程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和未来的发展,家长必须放弃对孩子的掌控,在适当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孩子太听话不一定是件好事,在乖巧的背后,是孩子天性的丧失

听话的孩子容易自信心不足,那不听话的孩子肯定很自信咯?自然不是的,孩子的听话与不听话,都要有相应的时机。在孩子面对自己必须独立解决的问题时,家长有必要让孩子自己做选择,而在一些原则性和关乎人品的问题上,家长应该帮助塑造孩子的三观。

在当今社会,“听话”的孩子并不少,而真正有自己思想的孩子却少之又少,想让孩子从人群中脱颖而出,光是“听话”是远远不够的。

今日话题:各位家长朋友们,你们对于“听话”是怎么理解的呢?你们又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呢?欢迎在下方留言,我们一同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