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興趣班的選擇有難度?知道這3個小技巧,輕鬆挖掘孩子的興趣天賦

興趣班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愛好,而現在,興趣班似乎已經成了家長不讓孩子們輸在起跑線的一種標配。很多爸爸媽媽一兩歲就給孩子報各種早教班,幼兒園開始小朋友們就開始上各種興趣班。

爸爸媽媽們總是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幫孩子選擇興趣班。家長一見面,聊的比較多的就是“你家孩子報了什麼興趣班啊?”,“那家舞蹈班的老師怎麼樣啊?”,“你覺得學音樂好還是學國學好呢?”。

興趣班的選擇有難度?知道這3個小技巧,輕鬆挖掘孩子的興趣天賦

興趣班的選擇問題上,家長們往往忽略了孩子成長中很多關鍵的因素。通常家長們都是以一套自己的方式為孩子選擇興趣班。

現實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選擇方式有這三種:

1、孩子喜歡什麼選什麼

這種家長可能比較開明,想著興趣班就以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為主,孩子喜歡什麼就可以選什麼。至於孩子選擇了什麼,孩子的選擇是否有利於孩子長遠的發展?孩子是否能夠長久的堅持下去?父母可能並沒有深入的考慮過。

2、自己想讓孩子學什麼就選什麼

第二類父母可能有點像《小歡喜》中的宋倩,總喜歡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女兒身上。而這類父母的主要特點就是根本不尊重孩子的選擇,父母覺得什麼有用就讓孩子選什麼,父母覺得哪個好就讓孩子學習哪個。

孩子總是活在父母的選擇裡,沒有屬於自己的自由。父母總是喜歡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不尊重孩子的意見和建議,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丟失了很多的快樂,也失去了很多的自由。

3、別人選什麼我就選什麼

第三類父母屬於跟風型的,別人都報了舞蹈班,我也要給我家寶寶報一個。別人都報了音樂班,我家寶寶也不能落後。別人都選了繪畫班,那我家孩子也要選一個。

這類父母總是把孩子和別人家的聯繫起來,總擔心別人有的自己家的孩子沒有,過度的焦慮孩子的未來,反而給了孩子過多的壓力。

興趣班的選擇有難度?知道這3個小技巧,輕鬆挖掘孩子的興趣天賦

有的時候父母看似給孩子報了很多興趣班,花了不少的錢,但是孩子卻並沒有收穫快樂,也沒有學到真正有用的東西。還有的時候家長明明是從孩子的興趣出發給孩子報了興趣班,卻發現過了一段時間孩子自己也不喜歡了?還有些家長髮現稀裡糊塗給孩子報了一個班,孩子卻上的津津有味,樂在其中,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現象呢?

其實,家長可能忽略了孩子的性格特徵和潛在天賦對興趣的影響。不同性格的孩子對不同的事物會有不同的樂趣,孩子對興趣的爆發力一定程度上也取決於孩子對興趣的掌握能力。

很多時候孩子可能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歡什麼?但這並不代表孩子在某些方面沒有天賦。

興趣班的選擇有難度?知道這3個小技巧,輕鬆挖掘孩子的興趣天賦

從小到大我們經常會出現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的情況,但是卻因為偶然的原因或者正向的激勵而開始喜歡一件事,甚至在這件事上有所成就。我曾經數學成績中等,但是新學期突然被老師選為數學課代表,這件事對我形成極大的鼓舞和支持,我開始花費更多的精力去學習數學,不僅數學成績不錯,對數學的熱愛也一直延續到了現在。其實像我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見。

數學原本並不是我的興趣,我對他的熱愛完全是因為有了正向的激勵,同時在逐漸熟悉的過程中找到了共鳴,形成了正反饋,所以會越來越喜歡這件事。

其實孩子的興趣也是一樣,為什麼有些孩子最初喜歡舞蹈,但是卻半途而廢了?

為什麼有些孩子明明不喜歡書法,在家長的強制要求下報了名,卻成了小小書法家?

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孩子的特性是否和這個興趣相符合,如果給孩子搭錯了路線,孩子一方面可能無法堅持,另一方面可能也會出現孩子不喜歡、不開心的情況。

興趣班的選擇有難度?知道這3個小技巧,輕鬆挖掘孩子的興趣天賦

興趣班琳琅滿目,興趣愛好的培養對孩子現在和長遠的發展又好處多多,究竟該如何選擇,才能讓孩子既能有愛好,又能真正體會到樂趣呢?家長朋友們不妨先給興趣班的選擇定個位。

1、想讓孩子學習興趣廣泛,還是想讓孩子有專長

給孩子選擇興趣班,是希望孩子興趣廣泛,還是希望孩子術業有專攻呢?家長朋友們要對興趣的選擇有一個定位。一般孩子最初的興趣班,都不是孩子自主選擇的,一方面,早期孩子的自主意願相對並不明朗,孩子可能更願意父母幫自己做決定;另一方面,孩子可能也並不完全瞭解自己真正喜歡什麼。

這一時期興趣班的選擇可以以面為主,此後再逐漸到點。孩子們早期的興趣班可以多體驗,爸爸媽媽們幫助孩子瞭解自己,發現自己,在體驗過程中逐漸去尋找孩子真正的興趣所在,然後選準一到兩個興趣讓孩子長久的堅持

興趣班的選擇有難度?知道這3個小技巧,輕鬆挖掘孩子的興趣天賦

2、想取長,還是想補短

興趣班的選擇究竟是想要提升孩子的優勢,還是想補充孩子的劣勢?

培養優勢對於孩子的教育有著積極的意義,孩子在發展優勢的過程中更容易受到正向激勵,對於孩子長期的性格發展也有著積極的意義。

而是否需要補充孩子的劣勢則需要家長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結合孩子自身的情況來進行選擇。如果幫一個好動、沒有耐心的孩子選擇了鋼琴或者書法,孩子可能根本沒有辦法靜下心認真的學習,而劣勢的補充就無從談起。

但是這種時候可以結合孩子的性格特點為孩子選擇一個合適的特長班,比如給孩子選擇足球,一方面符合孩子好動的天性,另一方面孩子在學習足球的過程中也會逐漸培養出團隊合作的能力、擁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力,這對於孩子在其他方面的發展也會有良性的影響。

興趣班的選擇有難度?知道這3個小技巧,輕鬆挖掘孩子的興趣天賦

如何通過孩子的特性和天賦來幫助孩子選擇合適的興趣班呢?

1、發現孩子的天賦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曾經說過:“孩子的潛能是個巨大的寶庫,要仔細觀察和發現,懂得開發。”

爸爸媽媽們可能會覺得發現孩子的天賦這件事有時候很困難,其實

日常生活中很多的細節都透露出孩子可能存在的潛力發展方向。

美國耶魯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羅伯特斯騰伯格曾對孩子潛能的發展方向有過深入的研究,他提出的孩子潛能自測表可以很好的輔助我們發現孩子潛在的天賦。

興趣班的選擇有難度?知道這3個小技巧,輕鬆挖掘孩子的興趣天賦

興趣班的選擇有難度?知道這3個小技巧,輕鬆挖掘孩子的興趣天賦

如果孩子在1、8、17條表現突出,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語言天賦。

如果孩子在6、12、18條表現突出,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音樂才能。

如果孩子在3、7、15條表現突出,代表他可能在數學、邏輯方面有天賦。

如果孩子在4、11、13條表現突出,代表他有很好的空間方面的才能。

如果孩子在5、9、14條條表現突出,代表他又很好的身體動覺才能。

如果孩子在10、16、20條表現突出,代表他有很好的自我認識才能。

我們可以在實際生活中,多發現孩子的細節,同時藉助羅伯特斯騰伯格教授的潛力自測表來輔助判斷孩子究竟在哪些方面更有潛能。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比較簡單的判斷方式,就是家長可以結合日常生活,去發現孩子究竟在哪些方面的關注點比較多,在哪些方面注意力更集中,對哪些事物更感興趣。

結合這類新發現,去幫助孩子尋找類似的興趣愛好,孩子可能會更容易在這方面有突出的成果。

興趣班的選擇有難度?知道這3個小技巧,輕鬆挖掘孩子的興趣天賦

2、抓住孩子能力發展的“敏感期”

根據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每個人天生有邏輯、語言、圖形、運動、人際、自省、音樂,自然觀察等8項智能,每個孩子的優勢不同,也使得他們具有不同的個性,這些個性的差異也往往使得他們在學習成績上差別很大。

瞭解孩子能力發展的“敏感期”,抓住這些關鍵時期發展孩子的潛能,可以更有效的挖掘孩子的優勢,培養孩子的個性,對於孩子興趣愛好的發展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歲是孩子動作發展敏感期,爸爸媽媽應該在安全範圍內讓孩子多運動,幫助孩子訓練手眼協調能力和精細動作的能力。

1.5—3歲語言敏感期,這一時期的孩子語言能力飛速發現,爸爸媽媽們要在這一時期多跟孩子說話,這不僅有益於孩子語言能力的提升,同時因為父母語言的側重點不一樣,對孩子未來的選擇和能力的發展也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1.5—4歲是孩子對細微事物的一個敏感期,這一時期的孩子總能發現一些家長髮現不了的事,幫助孩子觀察和認識世界,對孩子未來的洞察力和關注點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1.5—3歲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敏感期,抓住這個關鍵時期,讓孩子在不違反規則的情況下充分使用自我,可以幫助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更好的選擇自己想要的,孩子也會更容易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3—4歲是孩子空間、色彩、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動手能力發展的一個敏感期,這一時期爸爸媽媽可以多給孩子提供鍛鍊這些能力的環境,比如讓孩子玩拼圖、積木、塗鴉、陪孩子玩邏輯狗、你問我答。這會有益於孩子這些能力的發展,同時也為興趣愛好的培養和以後綜合能力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興趣班的選擇有難度?知道這3個小技巧,輕鬆挖掘孩子的興趣天賦

3、給孩子做興趣啟蒙

在瞭解孩子的天賦和潛能的基礎上,爸爸媽媽可以幫助孩子做一些興趣的啟蒙,這可以幫助孩子更快的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也有益於孩子未來興趣的發展。

興趣啟蒙的方式多種多樣,爸爸媽媽們也要合理的選擇,找準適合孩子的方式。

  1. 親子互動遊戲

有很多親子互動類的遊戲都有益於孩子的興趣啟蒙,比如和孩子一起做摺紙遊戲、和孩子做角色扮演、陪孩子搭積木、玩拼圖遊戲、一起做邏輯狗、一起學習英文歌曲等。在親子互動的過程中不僅收穫了親子關係,同時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也可以更有效的去發現孩子的關注點,進而啟蒙孩子某方面的興趣能力。

興趣班的選擇有難度?知道這3個小技巧,輕鬆挖掘孩子的興趣天賦

2. 藉助繪本和故事

帶孩子多讀一些繪本,多給孩子講一些勵志人物的故事,比如愛迪生喜歡各種發明創作,最後成了科學家,他在這個過程中做過什麼樣的事,他為了興趣愛好都有什麼樣的付出。這個過程可以幫助孩子從中學習哪些興趣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同時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可能找到榜樣,這樣孩子會更容易在某方面執著的堅持下去。

3. 理解+體驗

爸爸媽媽可以先粗略幫孩子選擇一些他們可能感興趣的興趣愛好,充分的理解這個愛好,同時給孩子一些比較直觀的方式去理解這個興趣愛好,可以是觀看別人的表演或者別人的作品,也可以是藉助網絡去幫孩子深入的分析這個興趣愛好的好處和樂趣。

在孩子粗略瞭解後,爸爸媽媽們也可以帶著孩子多去真實的體驗,體驗後孩子有了真實的感覺,會更有益於輔助孩子判斷是否是有效的興趣。

興趣班的選擇有難度?知道這3個小技巧,輕鬆挖掘孩子的興趣天賦

孩子的興趣和潛能如果沒有被家長正確的挖掘,在一定年齡後孩子的一些技能就會隨著大腦認知的發展而被視為不重要的,從而進行刪減。如果沒有積極正確的發展孩子的興趣,很有可能會扼殺孩子原本在某方面的天賦。

對於興趣愛好的選擇,家長的主要作用應該是幫助和鼓勵,而不是強制和逼迫。

心理學家德雷克斯常說: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自己能做的事情。原因就在於,如果我們替孩子做得太多,就會剝奪他們通過自己的體驗來發展出對自己能力的信念的機會。

在瞭解孩子的基礎上輔助孩子選擇適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陪伴孩子堅定的保持下去,充分發展孩子的優勢,這對於孩子的愛好培養,性格養成都有著積極意義。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而孩子的特性和天賦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對於孩子興趣愛好的培養既要講究方法,也要遵循孩子的發展規律,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發揚孩子的優勢。

對於興趣愛好的選擇,你還有什麼新的看法嗎?歡迎關注@陽媽育兒大作戰,一起聊聊育兒路上興趣選擇的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