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江蘇首例販賣新型毒品“小樹枝”案宣判

一根根黑褐色、外觀似小樹枝的物體,其實是一種新型毒品,它含有我國列明管控的新精神活性物質AMB-FUBINACA成分,從屬於第三代毒品,又稱“雅典娜小樹枝”“維納斯香薰”“派對小樹枝”。90後小夥朱某上網自學制毒方法,微信打通接單渠道,快車快遞美團送貨……11月13日,由江蘇省江陰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全省首例販賣新型毒品“小樹枝”案一審宣判,江陰市人民法院以販賣毒品罪判處被告人朱某有期徒刑6年6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3萬元,剝奪政治權利1年。

走歪道,上網自學制毒方法

出生於1993年的朱某是一名快遞小哥,有兩個孩子。2018年2月,他認識了杭州鄭某,鄭某說賣“小樹枝”很賺錢,買的人多,賺錢也快。朱某每天做快遞賺錢很累,為了多賺錢,花了3000元向鄭某購買了60餘克“小樹枝”的原料,原料是用塑料袋包裝的深綠色粉狀物。

買完原料後,朱某通過上網學習教程、購買輔助材料工具,開始了家庭式的製毒。據朱某交代,他製作的“小樹枝”成品長約4.5釐米,直徑約2毫米,吸食以後會頭腦發熱,人很精神。

據瞭解,雖未被國際禁毒公約管制,但“小樹枝”卻具有與管制毒品相似甚至更強的興奮、致幻效果。根據2019年1月16日國家禁毒委員會印發的《3種合成大麻素依賴性折算表》, “小樹枝”中含有的AMB-FUBINACA成分1克相當於5.5克海洛因,危害性更大。

隱蔽的毒品交易新鏈條

2018年11月,滴滴快車司機幸某接到一個單子,單子顯示上車地點是火車站附近,到達地點是某酒吧。如約到了上車地點後,幸某看到路邊站著一名男子,男子遞過來一個塑料袋,稱是“心臟病藥”。接過塑料袋後,幸某就按照指定地點將“心臟病藥”送到了酒吧,接貨的是一名年輕女子。殊不知,塑料袋中並不是能救人命的“心臟病藥”,而是新型毒品“小樹枝”。其實,在朱某的毒品交易新鏈條中,運輸方式還包括現代快遞、美團跑腿等多種形式。由於“小樹枝”外形與“線香”相似,即使運輸方問及貨物品種,朱某也可以解釋為薰香或者芯片。

“微信接單後安排快車、快遞、美團送貨,儼然組成了毒品交易的新鏈條。”有著多年毒品犯罪類案件辦理經驗的江陰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龔雪嬌表示,如果說之前的毒品交易是私下、面對面進行的,那麼現代毒品交易的隱蔽性更強,打擊和懲治新型毒品犯罪也更有難度。

斬斷伸向青少年的“魔爪”

承辦檢察官審查該案時發現,購買“小樹枝”的幾乎都是17歲至28歲的青少年,同時由於國內“小樹枝”屬於國家管制類物品,而國外卻未被國際禁毒公約管制,一些國外回來的留學生也是吸食“小樹枝”的重點人群。朱某表示,有的青少年向他購買不止一次,送貨地點一般都是酒店、酒吧等公共場所,有一次還送進了大學校園。“新型毒品吸食人員雖然來自不同的階層、從事不同的行業,但年輕、有固定的交友圈子是他們的共同特點。”該院第一檢察部主任許新學對記者說。

今年1月24日,江陰市人民檢察院以涉嫌販賣毒品罪依法對朱某批准逮捕,7月15日,該院依法對朱某提起公訴。經依法審查查明,朱某共計販賣“小樹枝”59次約11.9克,非法獲利人民幣2.3萬餘元。11月13日,江陰市人民法院作出上述判決。通訊員 趙春燕 費宇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