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 教出自律好孩子,其實並不難,家長篇,建議收藏了

最近看了好幾本關於德國父母教育孩子的書,在書裡看到有這麼一句非常經典的話:“父母是一份職業性很強的工作,可是我們很多父母都不專業”。對德國媽媽來說,與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規矩大於寵愛,身教重於言教。

教出自律好孩子,其實並不難,家長篇,建議收藏了

今天我們來學一學,德國媽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的一些關鍵問題與對策。

1,孩子丟三落四怎麼辦?

德國媽媽三不:不提醒,不幫忙,不管他!

2,孩子花錢如流水?

給孩子的禮物---對賬本!多花的錢,就扣回來,教會孩子,多花的每一分錢都是父母的。

3,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

德國媽媽的飢餓教育:不好好吃飯,就得捱餓!

4,小孩搶玩具,怎麼辦?

先到者先得,不然都別玩!教會孩子社會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規則與秩序。

5,孩子拖拖拉拉就是不睡?

說定時間,絕不妥協!父母破壞規則,孩子就會輕視規則。

6,我的孩子戀愛了?

德國媽媽尊重孩子的愛情,因為學習愛與被愛是一種可貴的能力。

教出自律好孩子,其實並不難,家長篇,建議收藏了

德國媽媽又是如何教出自律的好孩子。

一,能力大於成績。

讓孩子成為獨立完整的個體,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更不是父母未完成夢想的接力者,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應該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一個完整的人來看待。

二,身教重於言教。

與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否則就無權要求孩子這樣去做。

三,尊重優於權威。

不縱容,不貶低,讓孩子自然成長,望子成龍是所有父母的共同心願,然而許多父母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不分場合地教訓孩子,全然不顧孩子的自尊心是否受到傷害。

教出自律好孩子,其實並不難,家長篇,建議收藏了

四,吃苦好過吃補。

適度磨難,是對孩子最好的鍛鍊,德國的父母是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的呢?磨難營是他們的法寶之一,讓孩子參加一些近乎殘酷的訓練活動,或許你會覺得這樣做很殘忍,德國父母卻認為這是對孩子的愛,因為愛孩子就要讓孩子懂得堅強。

五,規則大於寵愛。

寬容而不縱容,建立規則比說教更有效,如何才能有效的教育孩子?許多父母的做法是不斷的說教,但是聰明的德國父母會為孩子立下規矩,從小讓孩子建立規則意識,他們會和孩子協商制定一些規則,並且要求孩子遵守這些規則。

六,放養優於圈養。

這個不行,那個不準,怎麼教出好孩子。在父母的眼中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並且必然成為一棵大樹,而在長成大樹的過程中,園丁一定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例如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培養孩子的好性格與好習慣,給予孩子鼓勵,培養孩子的自我及主動爭取表現的精神等。

教出自律好孩子,其實並不難,家長篇,建議收藏了

七,自由大於限制。

給孩子獨立空間,發展才會無限大,在德國父母的眼中,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既不附屬於家長,也不依賴家長,他們有自己獨立的空間,也具備獨立的思維,所以德國的孩子,多以自我獨立發展為成長目標,而身為父母,只要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即可。

八,自制甚於控制。

從小建立理財觀,教會孩子存到第1桶金,德國父母從小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在這樣的教育下,德國孩子從小就養成了非常好的理財習慣,不亂花零用錢,隨時去銀行存錢,即便玩遊戲的時候也很節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