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福特級電磁彈射器出事,現在連升降機也出事了,怎麼辦?

美國,世界上最大的軍艦又出事了!還是大事

貪大求洋、揠苗助長、急功近利,這些本來是中國文化中批評製造業不良現象的詞彙一股腦用在了美國建造福特級航母的身上,也是一種絕妙的諷刺。

福特級航母出糗本來是個老故事,過去已經有不少傳聞,但是最近又出了新故事。這艘全世界最大的軍艦,前一段傳出取消正式服役的事兒,接著又說繼續服役,最近又傳出正式服役期再次延後,有點越來越讓人搞不懂,人們不禁要問,一向以創新領先世界的美國是怎麼了?

福特級電磁彈射器出事,現在連升降機也出事了,怎麼辦?

來自美媒的分析文章指出。

1996年,冷戰已經結束,美國開始正式研發第三代核動力航母,確定滿載排水量為10萬噸級,並且出動戰機的能力要提高。又經過數年研發,2005年,首艦福特號正式動工,計劃2015年9月交付,2019年進行作戰部署。

此後幾年,福特號按部就班地製造,並在2013年下水。但是之後的製造就不那麼順利了。到原定交付的2015年9月,美國海軍宣佈交付推遲兩個月,把製造成本控制在128億美元(原計劃成本105億美元)。但當年的10月1日,國會軍事委員會指責該艦造價過高,認為應該修改方案。10月底,製造費用已花費130億,再次突破計劃。

2015年11月2日,航母項目執行官莫爾准將再次宣稱,福特號將延遲到2016年夏季服役並試航,戰鬥部署從2019年推遲到2021年。到了2016年3月,福特號的服役時間從7月推遲到9月。最終,福特號在2017年5月正式交付美國海軍,7月服役。然而服役的福特號,是以所謂“不完整狀態”加入海軍的。更關鍵的是,這些問題在隨後的兩年裡並沒得到解決。

福特級電磁彈射器出事,現在連升降機也出事了,怎麼辦?

這麼拖下去,連美國總統都忍不住了。2019年1月,總統詢問海軍部長斯賓塞,新航母問題到底啥時候能解決。斯賓塞的回答是,今年夏天就能解決。為了讓總統放心,他還信誓旦旦地說,如果夏季結束前問題得不到解決,總統可以解僱他。然而,春去秋來,諸多問題依然沒被解決。相反,福特號的實戰部署又要延遲到2024年。

福特級面臨哪些麻煩

當前美軍稱福特號還要5年才能形成有效戰力,因為存在的諸多問題需要一一解決。

最大麻煩 電磁彈射

關鍵麻煩 升降機

其他問題 阻攔索、推進系統等

電磁彈射器故障率驚人

福特號是世界上第一艘使用電磁彈射器的航母,但正是這個特徵淪為了大麻煩。根據美軍統計,福特號的電磁彈射器故障率驚人:747次艦載機彈射,發生了10次“嚴重故障”;763次艦載機著陸,發生了10次“操作失敗”。這些故障甚至使參加試驗的F-18艦載機承受了過度的衝擊力,大幅縮短了壽命。

福特級電磁彈射器出事,現在連升降機也出事了,怎麼辦?

福特級電磁彈射器出事,現在連升降機也出事了,怎麼辦?

另外一份報告更驚人,指出福特號能夠正常工作一天不出事的概率為70%,能夠正常工作4天的概率僅有9%。美國總統特朗普對福特號的彈射系統是非常感興趣的,面對這種久拖不決的故障,特朗普也很失望,吐槽說“看來只有愛因斯坦能搞定福特號的電磁彈射系統問題”。

理論上,“福特”號航母的電磁彈藥升降機應該能夠以每分鐘150英尺(約合45米)的速度運送2.4萬磅(約合10.8噸)的武器彈藥,而“尼米茲”級航母目前的纜索升降機能夠以每分鐘100英尺(約合30米)的速度運送1萬磅(約合4.5噸)的武器彈藥。

美國海軍海洋系統司令部發言人說,“先進武器升降機”是在沒有任何陸基原型的情況下在艦上研發出來的。前2個安裝的彈藥升降機暴露出艙門和艙口以及軟件的一些技術問題。發言人說,這一升降機是“首個同類研發產品”,需要進行“實地調整”以確保升降機平穩運行。

11部升降機只有兩部可用

福特級電磁彈射器出事,現在連升降機也出事了,怎麼辦?

福特級電磁彈射器出事,現在連升降機也出事了,怎麼辦?

升降機主要用於運送彈藥,這對於航母保持戰鬥力相當重要,畢竟總不能靠士兵肩扛手提把成噸的軍械搬到幾層樓高的甲板上。然而福特號的11部彈藥升降機,只有兩部可以使用,剩下的9部可能要等到2020年之後才能投入使用。

不能幸災樂禍,認真反思還要引以為戒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沒有深入研究美國發展的路線,導致一葉遮目,凡是還在發展航母的國家大可不必幸災樂禍,不但需要認真反思還要引以為戒。

美國科技發展一個最強大的推動力就是國家對軍事科技的發展推動。美國這一國家(非市場)推動模式是美國雄踞世界第一最重要的法寶之一。眾所周知,電腦和互聯網都是美國軍事科技民用化的產物,這一政策對技術的推動作用是非常有效的。

由此可知,這一政策和做法註定了,美國每一型重大軍事裝備必然集成眾多的新技術甚至當時不存在需要攻堅的技術。新福特號的問題不過是這一政策必然的產物而已。

福特號的問題不值得奇怪,不應成為嘲笑的理由,更多的應該是我們的反思,我們的軍事裝備是不是新技術用得太少,缺乏對新技術發展的引領作用?!

軍事裝備的發展過於強調成熟和可靠性,對國家的發展是禍不是福。軍費最好的利用,就是通過軍事裝備的建設引領國家的技術發展和研發,反哺國家和整個社會,這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如此軍費花得再多也是值得的,也是沒問題的。

問題出在美國的製造業空心化越來越嚴重

創新和領先固然是正確的,但是美國的問題也是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著著的。波音也出事了,航空工業是美國的扛把子,也是人類最優秀的工業能力,結果出事了。在近半年內,兩起重大飛機事故,使得美國的波音航空公司一直處於輿論中心,世界幾乎所有國家都停飛了波音737MAX客機。

波音737MAX客機因為這2起事故遭到了全球各國的抵制,禁飛令相繼出臺,即使美國也是無能為力,最終加入禁飛行列。禍不單行,2019年5月4日一架波音737客機降落時竟然脫離了跑道,直接掉入河中,真是雪上加霜。

美國這幾年,工程能力是真的下降了。可能會越來越糟糕,主要原因應該是工程師新增人口在減少有關。

而福特級航母的電磁彈射器故障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按照英國佬的爆料,老美電磁彈射器是平均400次彈射系統崩潰一次,崩潰時4個彈射器都無法用

福特級電磁彈射器出事,現在連升降機也出事了,怎麼辦?

有專家指出,福特是典型的項目進度管理失敗,預算失控,但是絕對戰鬥力還是滿足要求的。

目前的福特可靠性已經超過了典型蒸汽彈射航母了,450次彈射出一次故障。只是遠不如預期的4000次彈射一次故障罷了。

也有專家認為,美國軍工現在得了蘇聯病。

民用的基礎產業鏈已經完全完蛋,就靠軍工需求自己拉動自己,窮兵黷武的軍工模式是不是跟蘇聯一模一樣?

中國電氣化產業興旺發達,高鐵動車 磁懸浮列車 特高壓電網等等等等,這些產業鏈都是相關相關的民用產業鏈基礎。

中國已經進入民用產業鏈反哺軍工的良性循環,成本低迭代快,相反美國已經掉進蘇聯陷阱,軍國化成本高,當然航空產業鏈美國還保持得不錯,所以飛機方面還是獨秀,但船艦方面民用產業鏈真的已經完全完蛋,海軍幾個大項目接連翻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