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推出15條重磅措施深化“三醫”聯動改革

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推出15條重磅措施深化“三醫”聯動改革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19年11月27日(星期三)下午3時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 中國網 圖

11月2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獲悉,國家衛健委會同國家醫保局等部門共同起草了15條措施,將以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為突破口,持續深化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

這15條措施包含在《關於以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為突破口 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政策措施》)中,已於11月20日經國務院第71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近期將以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名義印發。

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副主任、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王賀勝在政策吹風會上解讀《若干政策措施》時表示,《若干政策措施》主要從藥品、醫療、醫保改革和行業監管四個方面提出了15條改革舉措。

“在藥品領域改革方面,圍繞藥品採購、供應、質量等重點環節,提出6條舉措。”王賀勝表示,一是全面深化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改革,優化集中採購模式,有序擴大藥品品種範圍。二是構建全國藥品公共採購市場和多方聯動的採購格局,對未納入國家採購範圍的藥品,各地依託省級採購平臺開展集中採購。三是提升藥品質量水平,積極推進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加快建設藥品信息化追溯系統。四是確保藥品穩定供應,從國家集中採購藥品做起,逐步建立中標生產企業應急儲備、庫存和產能報告制度。五是提升藥品貨款支付效率,鼓勵醫保經辦機構直接與生產或流通企業結算貨款。六是推動構建全國統一開放的藥品生產流通市場格局,促進市場有序競爭。

同時,在醫療領域改革方面,圍繞調動醫療機構使用中選藥品積極性、推動臨床合理用藥、建立科學運行新機制,提出3條舉措。

“《若干政策措施》強調醫療服務價格調整,逐步使醫生迴歸看病、藥品迴歸治病、公立醫院迴歸公益性質,建立公立醫療機構的運行新機制。”王賀勝解釋,這3條舉措一是推進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等聯動改革,在總體不增加群眾負擔的前提下,穩妥有序試點探索醫療服務價格優化。各地要抓住試點降低藥價和耗材取消加成的窗口期,2020—2022年每年及時進行調價評估,達到啟動條件的穩妥有序調整。二是大力推進薪酬制度改革,要求各地貫徹落實“兩個允許”要求,建立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和科學合理的薪酬分配機制,落實公立醫療機構分配自主權。三是加強醫療機構用藥規範管理,推動醫療機構優先配備使用國家基本藥物、醫保目錄藥品,及時調整優化醫療機構用藥目錄。

王賀勝介紹,在醫保領域改革方面,圍繞提高醫保保障績效,提出3條舉措。一是推動實施藥品醫保支付標準,按通用名制定藥品醫保支付標準,並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二是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建立多元複合的醫保支付方式,擴大開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國家試點範圍。三是完善醫保基金監管機制,落實並鞏固基本醫保地市級統籌,有條件的地方可探索推進省級統籌。鼓勵商業保險機構等社會力量參與經辦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醫療保障業務,提升管理服務水平。

在加強行業監管方面,圍繞提升監管效率,提出3條舉措。王賀勝表示,一是推進醫療服務精細化監管,深入推進公立醫療機構績效考核,制定實施合理用藥監測指標體系。二是健全全國藥品價格監測體系,加強國內採購價格動態監測和國外藥品價格追蹤,嚴厲查處價格違法和壟斷行為。三是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制定基於大數據的公立醫院醫保監督管理體系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