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山西朔州:这个奋斗在扶贫一线的“土豆书记”,厉害

山西朔州:这个奋斗在扶贫一线的“土豆书记”,厉害

又到一年秋收落,又到一年丰收时,又到一年盘点季。朔州经济开发区驻西水界乡骆驼山村第一书记张峰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度过了一年,翻检已经磨损破旧的日记本,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每天的工作日记,看着自己一年以来的工作,张峰写下了这样的话:每年的秋收季节,也是检验自己工作好坏的关键时刻。也许在别人看来是故事,其实这就是我的本职工作。为官一任,这又何尝不是一次考试,不同的是,在这场特殊的考试中,考场就是脚下的土地,考官就是身边的群众。

2018年,张峰被开发区指派到平鲁区西水界乡骆驼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到岗后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帮助村民卖掉了5万多斤土豆,让种植户们舒展愁眉,过了个丰收年。自此,他便得了个“土豆书记”的称号。

平鲁区骆驼山村距离城区40公里,由于地质原因,历来缺水,可开发的资源相对匮乏,农业生产主要以种土豆为主,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展壮大村里的土豆种植业,是张峰上任后首先想到的脱贫项目。

今年,骆驼山村的土豆又丰收了,田地里各家各户的编织袋里堆着满满的土豆,“今年的土豆不但个头大,质量还高,还没来得及往地窖里放,我们村的第一书记就帮我们销售一空了,今年光土豆一项我就能收入3万元。”这已经是村民刘珍第二年不为土豆销售发愁了。

“今年全村总共种植土豆150亩左右,产量在40—50万斤,相比去年来说算是大丰收。”张峰介绍到。

一手找货源,一手找销路,在张峰和全体村民的努力下,今年的土豆已经销售了80%—90%,仅张峰一人就积极联系企业、饭店、学校等地,解决了20万斤土豆。

其实早在上任之初,一支笔、一个本就成了张峰的标配,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建档立卡,每多看一眼,了解就多一分,心里就多一分底气,现在每家每户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在驻村的日子里,不管走到哪里,帮村民解决实际困难一直是他最大的心愿:“我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一定要为群众多干好事,多干实事。”

修葺围墙、硬化道路、美化街道……在他的工作日记上,对于村里下一步的发展,他还有更多的规划,而这些正在从纸上一步步变为现实。

“只有把自己当村民,群众才不会把你当外人。”这是张峰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说,只有努力为群众多办好事,多干实事,群众脸上的笑容才会越来越多,我的心里也才会越来越踏实。

脱贫攻坚路上,虽只有一个定点扶贫村,但开发区却用一项项“暖政”助力,创新扶贫方法,精准扶贫。

在张峰日记本的扉页上,至今还写着这样一段话:第一书记下村、驻村,如果没有一份对农村、农民的真感情,就不可能为当地村民办好事、做实事。只有真正热爱农村,情系农民,真心把驻村的时间当日子过,把村民当亲人,才能真正为村民办实事。扶贫,就是沉下心、不含糊,给群众做点有用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