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小孩上課走神,回家惦記手機?想讓孩子注意力集中,其實不難

小孩上課走神,回家惦記手機?想讓孩子注意力集中,其實不難

你家的小孩有沒有這種情況,盯著電子屏幕可以盯好久,但要寫作業和看書就沒有這種專注度.....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請你想象兩個情境:

  • 你在看一部有趣的電影
  • 你要加班完成工作任務

你覺得自己更喜歡哪一個情境?在哪個情境下,你的注意力更集中?

小孩上課走神,回家惦記手機?想讓孩子注意力集中,其實不難

除非是特別變態的工作狂,否則,你一定更喜歡看電影。

當看電影的時候,你的注意力也會更集中,因為那是你想做的事情,而加班不是你想做的事。孩子當然也一樣!

他們不喜歡寫作業,只想玩手機,這與你不想加班而想看電影是一樣的。

那為什麼孩子總惦記手機?

因為他們在玩手機時很開心。於是,我們可以想辦法讓孩子覺得做這些正經事也很開心,進而讓他們真的喜歡上做這些事。

我就用過一個很有效的“獎賞”方法,。我希望大兒子小燁和二兒子小磊做一些家務,就做了一個清單,設定兩個孩子各自要負責的家務。

我跟他們說:“小燁你負責洗碗,小磊你負責擦地板。如果你們做完了,就可以打一個鉤。”

小孩上課走神,回家惦記手機?想讓孩子注意力集中,其實不難

每個月月底,我們會看看兩個人分別得到多少個鉤,他們可以根據打鉤的數量跟我們換獎賞。

比如,得10個鉤可以讓我們帶他去遊樂場玩一次。兩個孩子都很熱衷於這種做法,不用我們說,自己就會主動做家務,做完後還會提醒我們:“媽!幫我打個鉤。”

對小一點兒的孩子來說,這種獎賞的效果比較差。怎麼辦?

你可以用“幫幫虛擬好朋友”的做法。

如果你家的孩子有一個喜歡的玩偶或卡通人物,可以利用一下。小孩子很喜歡幫助別人,如果他們知道自己可以幫助一個人,就會樂意去做。

例如,小磊很喜歡一部卡通片裡的人物泡泡。每次當我們想讓小磊把玩具收起來時,就會跟他說:“如果你把玩具收起來,泡泡就會很開心。”小磊就會很配合地收拾玩具。

小孩上課走神,回家惦記手機?想讓孩子注意力集中,其實不難

既想把科技融入孩子的生活,又不希望影響他們的注意力,該怎麼辦呢?

美國兒科學會在2016年秋髮布了一條新建議:對於一歲半以下的孩子,除了使用視頻功能之外,不建議使用科技產品。一歲半到兩歲的孩子,可以開始收看高質量的節目。

所謂的高質量,就是說,可以針對孩子的發育狀態,提供適當的刺激或節目素材。

比如教小朋友說英語的《芝麻街》,巧虎也不錯,隨著孩子的發育,節目中會介紹如何穿衣服、做家務。

小孩上課走神,回家惦記手機?想讓孩子注意力集中,其實不難

除了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之外,我還要提醒兩點:

第一,父母要選擇刺激比較弱的素材,這樣才不會讓孩子從小就暴露在強烈的感官刺激之中。這對他們的感知能力的發展比較好,也更不容易上癮。

第二,父母要陪孩子一起使用它們。這會讓孩子認識到這是在和爸爸、媽媽一起共度時光,而不是和手機共度時光。

那麼,你家的孩子,注意力怎麼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