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維他奶國際營收增速持續放緩,大陸市場表現平平

維他奶國際營收增速持續放緩,大陸市場表現平平


11月21日,維他奶國際(00345.HK,以下簡稱“維他奶”)披露了2019/2020財年半年報,實現收入48.64億港元,公司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5.33億港元,同比分別增長5.31%和2.90%。其中,中國大陸市場作為維他奶國際的主要市場,業績增速下滑最嚴重,相比2018年同期增速同比下降超過24個百分點。
公司21日披露財報後,當天股價下跌10.77%,次日再跌6.83%。截至27日12時,維他奶國際股價為29.80港元,總市值371.01億。 整體營收增速放緩,業績難以撐起高估值 維他奶是一家從事豆奶生產與銷售的港資企業,創立迄今已有80年。香港羅友禮家族靠賣豆奶從香港發跡,產業版圖逐漸擴張至北美、新加坡、澳洲及新西蘭以及中國內地市場。

維他奶國際營收增速持續放緩,大陸市場表現平平


據維他奶半年報顯示,2019/2020財年上半年維他奶收入為46.84億港元,收入及經營溢利相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5%及1%。而此前發佈的2018/2019財報(截止2019年3月31日)顯示,公司實現收入75.26億港元,公司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6.96億港元,同比分別增長16.41%和18.77%。維他奶營收及利潤均有較大程度的下滑。
對此,維他奶解釋道,主要是受到2018/2019同期錄得高增長及人民幣、澳元貶值的影響。
不過對比其他大型飲料廠商來說,在競爭激烈的飲料市場裡,5%的增長倒也較難得了。從統一集團2019年中期業績報告來看,期內營收增速僅為3.55%;而康師傅今年上半年的中期業績報告顯示,其營收略下滑了1.62%。
一邊是營收增速持續下滑,另一邊維他奶為擴大市場,花在營銷上的錢越來越多了。財報顯示,維他奶的總經營銷售費用在持續擴發,增加8%至18.55億港元。其中,在市場推廣、銷售及分銷費用增加7%至12.98億港元。這來源於公司增加了市場推廣和員工、物流費用的投資,用來建立品牌知名度以及推行試飲活動。
維他奶國際曾被人們稱為“港股小茅臺”,近十年來維他奶國際這家公司股價漲幅近20倍。維他奶在今年估值最高的時候,市盈率一度升至70.9倍,市淨率也達到了16.8倍,隨著財報呈現的增速放緩、主營市場表現疲軟等情況,市場對維他奶的高估值逐漸回落,但目前維他奶的市盈率仍有44.56倍,而市場食品飲料行業的估值均值在30倍左右。 四大市場表現疲軟,內地市場增速大幅下滑

維他奶國際營收增速持續放緩,大陸市場表現平平


維他奶國際豆奶市場主要集中在澳洲及新西蘭、中國內地以及香港市場(主要涉及香港、澳門當地以及出口業務),新加坡主要是以銷售豆腐產品為收入主力。
《資本一線》瞭解到,2018/2019財年中國內地、香港業務、澳洲及新西蘭以及新加坡市場,分別實現收入46.28億港元、22.64港元、5.22億港元和1.12億港元,同比分別增長25.08%、4.81%、3.98%和7.69%。


而上一財年(2017/2018財年),上述4大市場收入增速分別為38.78%、-0.42%、6.36%和4%。
再看看2019/2020財年上半年的業績,維他奶在四大主營市場的表現就更加疲軟了。來自中國內地、香港業務(香港、澳門及出口)、澳洲及新西蘭新加坡的收入增速分別為8%、0.0%、-6%和2%。
其中,中國內地市場作為維他奶最重要最大的市場,2019/2020財年上半財年業績顯示,中國內地市場收入32.44億港元,同比增長僅8.42%,而2018/2019財年的增長率為25.08%。公司認為,在去年同期強勁增長以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增長表現“溫和”。
除了受貨幣貶值的影響,公司分別對各大市場表現解釋:香港市場受到部分較預算延遲執行的創新計劃影響;澳洲及新西蘭則是極端乾旱天氣導致當地大豆成本上升、生產受限制影響;新加坡在投資業務拓展之餘錄得收入增長。 左手豆奶,右手檸檬茶,維他奶不好賣了嗎?

維他奶國際營收增速持續放緩,大陸市場表現平平

維他奶國際營收增速持續放緩,大陸市場表現平平

《資本一線》走訪線下超市發現,各大超市均有維他旗下的豆奶及檸檬茶產品在售,在今年的雙十一購物節上,維他豆奶及維他檸檬茶在電商平臺上也有不錯的表現。記者打開京東搜索維他檸檬茶,光評價就已經有174萬+,經典原味豆奶的評價也有77萬+條。

維他奶國際營收增速持續放緩,大陸市場表現平平


據中國品牌網顯示,就豆奶而言,國內豆奶品牌影響力指數排在前四的分別為維維豆奶、永和豆漿、豆本豆和維他奶,其中維維豆奶更是號稱連續十餘年名列市場佔有率和銷量第一位。
據瞭解,2014-2018年期間,有機豆奶的複合銷量增長速度是牛奶增長速度的8倍左右,其中2018年有機豆奶成中國家庭消費增長較快的飲品品類,豆奶類產品也正處於發展的快車道上。可以說,豆奶市場仍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不過目前豆奶市場各大品牌的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豆奶口味差別小,產品力不夠顯著。維他奶在今年推出如無添加蔗糖豆奶、“青親地球” 純味豆奶、巴旦木仁咖啡風味植物蛋白飲料、無糖茶系列等產品,以利樂包、瓶裝等多種包裝形態出現在銷售終端,想要豐富自身的產品線,不過在市場上表現平平,這一點從其財報顯示的業績就可以看出。
另外,據《資本一線》瞭解到,維他奶在中國的擴張並不是很快。1994年大陸的第一個廠深圳廠投產,這個廠最早更多是滿足香港的消費。
1998年上海廠投產,2011年佛山廠投產,內地市場的業務量才真正開始起飛,增速不斷上行,但到2016年增速開始下滑(2015年9月30日-2016年3月31日增速放緩至15.12%,2016年3月31日-2016年9月30日增速進一步放緩至7.01%),或許是受其產能限制。
之後2016年武漢廠投產,帶來的是增速重新上行。據悉,公司正在籌建的東莞廠預計2021年4月前投產,或許會為新一輪的放量助力。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