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数据显示,我国70%的地级行政区域已经建立或者正在建设政务云

数据显示,中国金融云市场或达9.3亿美元,我国70%的地级行政区域已经建立或者正在建设政务云

10月25日,全球权威研究机构IDC发布《中国金融云解决方案市场跟踪研究,2019H1》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金融云解决方案市场可望达到9.3亿美元,预期同比增长40%,是金融行业整体IT解决方案市场的2倍。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5.9亿美元。同时该报告指出阿里云位居金融云解决方案市场第一,市场份额为12.2%。中科软(73.600, -0.03, -0.04%)科技、腾讯份额紧随其后,分别为6.7%和6.3%,市场逐渐拉开差距。

下面是转的一篇有华为云倾向的商业报告类,大家勉看。

每一次云计算市场爆出大单,都会引发激烈的讨论。最近,金额达2.4亿的长沙市政务云二期底座项目也不例外。

数据显示,我国70%的地级行政区域已经建立或者正在建设政务云

据悉,这个项目属于城市“数据大脑”中的基础性设施及服务建设类,涉及软、硬件多领域先进技术、系统集成度要求高、难度大,而且需要自主可控。长沙市政府最终采用单一采购方式,华为云中标。

这背后,透露出当前云计算市场的全新趋势:从互联网企业上云到政府、大型企业上云。客户在变,需求也必然发生改变。云计算市场格局也随之改变。

从Cloud1.0到Cloud2.0

谈到云计算,很多人都会想到亚马逊AWS、微软Azure、阿里云等互联网云服务商。一些云计算的报告,也以这些互联网云服务商为主。

其实,互联网云服务商提供的主要是公有云,特别是IaaS、PaaS。在云计算市场上,还有SaaS服务商和大量的私有云和混合云,以及以行业场景划分的行业云。

据中国信通院在7月2日发布的《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19年)》显示,2018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962.8亿元,增速39.2%。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437亿元,相比2017年增长65.2%;私有云市场规模达525亿元,较2017年增长23.1%。

在公有云IaaS市场,阿里云、天翼云、腾讯云位居前三,份额分别为36%、11.6%、10.9%。在公有云PaaS市场,阿里云、腾讯云和百度云位居前三;在公有云SaaS市场的主要厂商是用友、金蝶等;在政务云市场主要厂商为华为云、浪潮、中国电信等。

显然,公有云的市场增长速度高于私有云,但整体市场规模私有云相对更高。云计算市场上,不仅有AWS、Azure、阿里云、腾讯云这样以公有云为主的互联网云服务商,还有在私有云市场耕耘多年,并大力推进公有云、拥有深厚行业服务经验的华为云等。

数据显示,我国70%的地级行政区域已经建立或者正在建设政务云

互联网云服务商们赶上了公有云的第一波市场爆发周期。

自2010年起,移动互联网开始蓬勃发展,大量基于移动互联网的APP开发者、O2O(比如,滴滴、美团、饿了么)、视频直播、移动游戏等互联网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创业公司出于成本考虑,不再自己搭建私有云,而是购买互联网云计算服务商们提供的公有云,这一阶段被称为Cloud1.0时代。

由于亚马逊、阿里、腾讯、百度这些互联网公司自己也开发大量APP,并投资和孵化许多创业公司,因此他们也自产自销了一大部分公有云。

经过9年多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已经基本饱和,产业互联网、物联网开始兴起。

大量政府机构、大型企业、传统行业开始考虑将一部分业务上到公有云。于是,云市场迎来了第二波发展高潮,这也被华为云称为Cloud2.0时代。

为了拥抱全新的Cloud2.0时代,华为于2017年宣布成立云BU,并提出“上不碰用户、下不碰数据、不做股权投资”的“三不”政策,正式参与到公有云市场的竞争中来。

华为也曾预测,未来全球只有五朵云,华为云必然是其中一朵。这种判断正是基于Cloud2.0时代,华为云所具备的差异化优势而做出的,这也意味着云计算市场将重新洗牌。

云计算的四大新趋势

对于单纯的移动互联网、互联网企业来说,公有云就基本可以满足他们的业务需求。在Cloud2.0时代,政府、制造企业、零售企业、医疗、交通、农业、教育、能源等各行各业都要将业务上云,对云服务的需求变得更加复杂,也给云计算服务商提出更高要求。

以长沙市政务云项目为例。该项目并不是简单的互联网业务上云,而是云基础设施和云服务的全面建设。

这涉及到混合云的搭建、物联网技术、更高的数据安全需求、项目所用技术的自主可控性、后期运营和维护的支撑等。

相比诞生于互联网的云服务商,华为云这种深耕政企市场多年的企业,拥有更多服务的经验。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中国IT基础设施行业白皮书》显示,2018年华为云以21.3%的市场份额获得中国云基础设施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数据显示,我国70%的地级行政区域已经建立或者正在建设政务云

据IDC发布的《中国政务云市场厂商评估,2017》,华为云处于领导者位置。

长沙市政府最终选择华为云,不难看出几个原因:

首先,全栈云产品和服务,并可实现自主可控。项目论证意见提到:华为云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全栈云产品和服务的厂商。

华为云率先打造了全栈全场景AI的云服务、基于ARM架构的芯片、适用于5G时代高并发需求的服务器芯片——鲲鹏、ModelArts训练平台等完整的“芯管边端云”系统云生态。

数据显示,我国70%的地级行政区域已经建立或者正在建设政务云

这些自主研发技术和产品,一方面让政府的项目可以更少受到一些特殊因素影响。另外,也可以助力长沙市抢占5G、AI、IoT的发展机会。

比如,通过昇腾310芯片可以让城市的摄像头智能化,具备边缘计算能力,减少拥堵;通过ARM架构的处理器,让华为云可以打造X86+ARM的多元化云服务,满足IoT时代智慧设备的研发和数据处理。

其次,安全性领先。项目论证意见提到,在市级政务云数据安全及数据管控等技术和服务上,华为是目前唯一能达到政务数据和信息开放、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综合要求的国内厂商。

华为云已经通过ISO 27001&27017&27018&CSA STAR四个安全复审和认证。

数据显示,我国70%的地级行政区域已经建立或者正在建设政务云

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2019可信云大会”上,华为云获得云服务用户数据保护能力增强级认证。此外,华为云也在行业首个提出“上不碰用户,下不碰数据”,认可并保护客户对数据资产的主权。

再次,混合云的个性化搭建能力。政府的数据大脑,一般会要求核心应用及数据放在本地,非核心应用和数据部分放在公有云,这就意味着云计算服务商需要根据不同项目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混合云搭建。

数据显示,我国70%的地级行政区域已经建立或者正在建设政务云

华为云因其在私有云和公有云兼具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实践经验,根据客户需求来设计混合云方案。据IDC的报告显示,华为云Stack在混合云市场份额绝对第一,这体现出政府、大型企业对华为混合云个性化设计能力的认可。

比如,客户可以采用华为云HCSonline解决方案,在公有云中为客户开辟一个单独的空间。也可以设计一个只属于客户的HCS,帮助客户做机房的搭建、运营。

无论哪一种方案,华为云都采用统一架构、统一API、统一升级、统一运维、统一生态。

第四,丰富的传统企业上云实践经验与强大的服务支撑能力。相比其他互联网云服务商而言,华为本身就是一家拥有18万人的全球化企业,拥有研发、生产制造、物流仓储等几乎所有传统产业的生态。

数据显示,我国70%的地级行政区域已经建立或者正在建设政务云

华为云通过在自己的一系列传统产业生态中应用,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比如,利用华为云的AI视觉能力,检测手机的电芯、电池等器件外观以及单板焊点质量,将设备成品率提升99.55%,测试员工工作量下降48%。这种工业云的应用实践,而可以应用到其他制造企业。

而且华为强大的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服务客户的精神,让云用户获得更好地服务支撑。

随着政府、传统企业开始大规模上云,混合云方案成为Cloud2.0时代最有竞争力的云计算解决方案。目前已累计交付了超350个政务云项目、200多个金融云项目,上线超过140个解决方案。

结语:多云化成趋势,不搞恶性竞争

有机构预测,到2022年整体云计算市场将突破2903亿元;到2025年,100%的企业会上云。这意味着云计算市场还有着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而且随着混合云、多云的普及 ,企业采购云计算服务也将实现多云化,而不是押宝在单一的云服务商身上。

比如,有些云服务商的电商能力强,有的社交、视频和游戏的服务能力强,有的安全性做得更好,有的个性化定制和技术创新能力强。

企业将根据自己业务的需要采购不同云服务商的产品,这意味着每一家云计算企业都将充分享受100%企业上云的巨大市场红利。

当前,只能说是云计算市场发展的初期阶段。各家云服务商只要练好自己的内功,用心服务好客户即可,搞恶性竞争完全没有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