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整治住房租賃中介機構亂象

(原標題:整治住房租賃中介機構亂象——終於可以睡上安生覺了)

“我要舉報,我們被一家中介‘坑’了……”

9月底的一天,一大早北京市“12345”熱線電話就響了起來,電話那頭傳來一個略帶哭腔的聲音。

“彆著急,慢慢說,把你的遭遇詳細講述一下。”負責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耐心安撫。

打來電話的是一名叫小宇的年輕人。7月初,剛大學畢業的他與同學及一名老鄉一起在北京合租了一套三居室。簽約過程似乎一切順利,然而不久之後,他們就被中介給“整哭了”。

“街道辦要搞社區環境治理,所有有安全隱患、違建嫌疑的房子都要清退租賃”,小宇和同學剛住了兩個月,中介就在電話裡通知,因為檢查時間臨近,限定3天內搬離。剛開始中介還比較客氣,可是談到退押金的問題時,中介開始找各種茬。先是說電視的遙控器丟了,然後又指著客廳房頂的幾處黑斑點,說是他們弄髒的。此外,衛生間的地磚裂了縫,煤氣灶開關壞了,這些問題都要扣錢。最後,“損失”加在一起,押金和剩餘的租金就被扣沒了。

“我們都剛開始上班,還經常加班,就晚上回來睡個覺而已,平時不看電視也不做飯。入住的時候房子裡面只有一部電視,並沒有看到遙控器。至於說房頂的黑斑點,那麼高的地方我們根本不可能去弄髒。”最初小宇還想據理力爭,誰料中介叫來一夥壯漢,聲稱要把他們趕出去。“因為第二天我們還要上班,最後只好選擇妥協,放棄了押金。”

第二天一早,小宇撥打了北京市 “12345”熱線電話。令他沒想到的是,很快北京市住建委執法總隊就與他取得了聯繫。

今年,按照“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項整治工作要求,北京市住建委展開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集中整治,廣大群眾深惡痛絕的“黑中介”正是打擊重點。北京市專門開通了“12345”打擊“黑中介”投訴舉報專線,當天,小宇的經歷就被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錄入臺賬,隨即轉由北京市住建委執法總隊進行查處。

據市住建委有關同志介紹,市住建委為受理的群眾舉報案件每一件都建立了臺賬,“人民群眾舉報一起,我們就堅決查處一起,對於群眾投訴較多、問題反映集中的企業,我們提請市場監管部門採取列入異常經營名錄、嚴重失信名錄直至取締等措施。”

除了對群眾舉報“有案必查”,市住建委還根據前期摸底調研情況,重點針對中介機構發佈虛假房源信息、違規收費、惡意剋扣押金租金、威脅恐嚇承租人等性質惡劣、群眾反映強烈的行為展開專項執法。此次專項整治期間,市區兩級管理部門共檢查經紀機構5403次,行政處罰269起,罰款371萬元;清理整治違法群租房5224處。先後約談互聯網平臺20餘次,下架各類違法違規房源信息102萬餘條。打掉6個黑中介犯罪團伙,刑事拘留85人,行政拘留7人,核破案件42起。

整治住房租賃中介機構亂象

分析許多“黑中介”案例,住建部發現,中介市場亂象頻發,很大程度和缺乏規範有關。對此,住建部還指導各地住建部門著眼建立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強了租賃市場有關規範。如針對中介在網上隨意發佈虛假房源,北京市住建委專門會同市場監管局等部門起草了《關於規範互聯網發佈本市住房租賃信息的通知》,對於違規發佈房源信息的住房租賃中介機構,暫停其發佈房源信息1至3個月,直至停止其通過互聯網發佈房源信息,從源頭上切斷“黑中介”釣魚攬客途徑。

剛畢業的青年學生往往社會經驗少,從外地到北京無依無靠,很容易落入“黑中介”的圈套。市住建委專門面向畢業生等租房群體發佈了租房“避坑”指南,“手把手”教授如何尋找靠譜的房源、租房時應該採取哪些保護自身權益的措施,引導承租人遠離“黑中介”“二房東”等租房陷阱。“現在我們通過正規中介新租了房,這下可以睡個安穩覺了”,小宇笑著說。


(本文刊載於2019年第22期《中國紀檢監察》,作者:餘哲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