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細思恐極!你的“臉”被賤賣了,5000多張人臉照片...

細思恐極!你的“臉”被賤賣了,5000多張人臉照片...

如今,人臉信息可以用於刷臉支付、安防准入、身份驗證等多種場景,可以說是和指紋、身份證同樣重要的個人信息。可是,對人臉信息的保護顯然還很不夠。記者調查發現,人臉信息在網上被公開兜售,5000多張人臉,打包只要10元。

5000多張人臉照片10元被售

記者在一款名為“轉轉”的APP上以關鍵詞“人臉數據集”搜索相關信息,迅速彈出了一件名為“人臉相關算法訓練數據集”的商品,標價10元。商品介紹稱,這個數據集包含5000多張人臉照片,很多還是一個人不同表情的臉部照片。

細思恐極!你的“臉”被賤賣了,5000多張人臉照片...

記者通過平臺的聊天功能和銷售者取得了聯繫。當記者詢問銷售者是否經過照片所有者的授權時,銷售者表示,“經過授權的肯定不是這個價了”。就這樣,沒有經過照片所有人授權的人臉照片在互聯網平臺被公開兜售。

記者在百度一個名為“快眼”的貼吧,也發現有銷售者在兜售人臉數據。記者聯繫到這名銷售者,他告訴記者,高清證件照五毛錢一張;另一類商品號稱“四要素”,除了照片,還包括姓名、身份證照片、銀行卡和手機號,四塊錢一份。記者瞭解到,這些數據可能被用於申請信用貸款,甚至註冊公司,給洩露信息的用戶帶來巨大損失。

細思恐極!你的“臉”被賤賣了,5000多張人臉照片...

多款APP無協議採集人臉數據信息

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多款APP還存在著隨意收集人臉數據信息的情況。比如一款叫做“人臉打分”的APP和另外一款叫做“證件照隨拍”的APP,在沒有任何使用協議的情況下,隨意採集用戶的人臉數據信息。

還有一款名為“顏值排行”的APP在使用條款裡提出:“用戶在任何時間段在APP發表的任何內容(包括自拍)的著作財產權,用戶許可APP開發者在全世界範圍內免費地、長期性地、不可撤銷地等使用權利。”

細思恐極!你的“臉”被賤賣了,5000多張人臉照片...

專家表示,類似的做法涉嫌嚴重違法。今年8月,一款火爆網絡的軟件“ZAO”,因為存在用戶隱私協議不規範、人臉照片上傳後不能撤銷、默認授權有永久使用權等問題,被工信部約談。

不刷臉不得進入?學者狀告動物園

隨著人臉信息應用越來越多,人們的安全意識也在不斷提高。在浙江杭州,浙江理工大學副教授郭兵就由於不願使用人臉識別,將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告上了法庭。這也被稱作國內消費者起訴商家“人臉識別使用”領域的“第一案”

在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持年票進入者需通過“刷臉”認證,方可入園。浙江理工大學副教授郭兵今年4月在這裡錄入指紋,辦理年卡。但到了10月17日,郭兵收到動物園短信通知,年卡系統升級為人臉識別,原指紋識別取消,未註冊人臉識別的用戶在10月17日之後將無法入園,需儘快攜年卡到動物園辦理升級業務。動物園解釋說,入園方式的變更主要為了方便消費者快速入園,人臉識別效率更高。

細思恐極!你的“臉”被賤賣了,5000多張人臉照片...

但郭兵認為,動物園應當徵得消費者的同意,還應當告知消費者使用的目的和風險,讓消費者真正知情。郭兵還認為,自己的面部特徵等個人生物識別信息屬於個人敏感信息,一旦洩露,容易被濫用,危害到了人身和財產安全。

他向動物園提出退還年卡的費用,但雙方協商未果,2019年10月28日,郭兵向杭州市富陽區人民法院提起了訴訟。目前,杭州市富陽區人民法院已決定正式受理此案。

誰有權收集人臉信息亟待明確

郭兵一紙訴狀,把一個亟待明確的問題放到了大家的面前:究竟誰有權利收集我們的人臉信息?

細思恐極!你的“臉”被賤賣了,5000多張人臉照片...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目前沒有法律具體規定誰有權採集我們的人臉信息。我們希望這個問題能在法律層面上儘早明確,避免出現商家隨意收集用戶人臉信息的情況,或“不刷臉就不提供服務”的霸王條款。


細思恐極!你的“臉”被賤賣了,5000多張人臉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