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银行存款理财好还是选择商业保险理财好?为什么?

成长在路上1465


两者理财都不是固定收益的,都会与预期收益有所偏差,二者区别是保险理财除了收益还多一份保障,所有综合考虑对比银行理财保险理财是一份不错的投资方式。


双鱼软件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理财类保险,到底值不值得买?

对于每个家庭来讲,理财方式五花八门,有储蓄、保险、股票、债券、期货、基金、房地产等等。

而理财类保险作为家庭资产配置的一种方式,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

理财型保险,顾名思义,是一种理财兼顾保险作用的产品。

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保障功能相对较弱,在被保险人生存期间会按照条款约定得到某种收益,比如年金,即几年返一次,或者一年返一次,在被保险人身故后只会退还保费;

2.缴费年限通常比较短,常见三年缴,五年缴,甚至趸交。

3.主打都是理财,收益,避税,避债等等看似与传统的保障型保险不同的功能,通常保费较高。

一、为什么会有理财类保险出现?

由于国人普遍缺乏保险意识,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之比)和人均保单件数远低于其他国家,但是投资意识很强,因此保险公司为了迎合国人这种心理,推出了理财类保险的产品。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曾经谈到“不卖理财型保险产品,保险公司不好发展,光卖理财型保险产品,这个行业安身立命的基石也被动摇了”。其核心的意思,就是保险除了保障的核心功能之外,财富管理的作用也需要发展,保险公司只强调保障型产品业务,是很难生存的。

而现实的情况是,国内的理财型保险产品(多为两全保险和年金保险)占据了90%多的寿险市场份额。由此可见,理财型保险承担了很大一部分保险公司盈利的任务。

二、理财类保险产品本身存在的矛盾

理财类型保险的保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保费用来提供保险保障(例如身故返还等),而另一部分用来投资。

保险的本质是被保险人把部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使被保险人本身需要承担的风险尽可能降低,尽可能的减少意外事件所造成的低幸福度,而对于浮动投资收益(如万能险和投连险)的理财类保险而言,被保险人用于投资部分的保费是希望赚取更多的收益,但由于收益的不确定性,被保险人实际上是冒了更大风险,在收益表现不佳时反而会给被保险人平添烦恼,所以说理财类保险的这两部分功能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

三、理财类保险有哪几种?

一般来说理财型保险分为分红保险、万能险、投连险。

分红险:

分红险产品通常由“主险账户”与“分红账户”构成。

按照目前我国的规定,分红险的投资标的有以下:

1.大额银行长期协议存款;

2.国债;

3.AA级以上信誉企业债券;

4.国家金融债券;

5.同行业拆借;

6.证券一级市场(10%),证券2级市场(10%)

7.直接或间接投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等。

分红险的投资渠道决定了它的收益相对稳定,风险最小。

分红险产品可以附加在任何传统保障型保险产品上,常见产品形态如分红型年金险、教育金、养老金等。

万能险:

与分红险产品类似,万能险产品通常由“主险账户”与“万能账户”构成。

不同的是,万能险设立的投资账户,除了可以做债券投资外,还可以做股票投资,但其投资股票二级市场的比例不能超过80%。

万能险通常有保险公司划定最低收益率,投资收益与风险由保险公司与客户共同承担,风险性相对较小。

万能险产品常见产品形态有两全类产品。

投连险:

投连险基本主险责任较小,所交保费主要功能是用于投资收益。

投连险设立的投资账户,除了可以做债券投资外,其投资股票二级市场的比例可以为100%。

因此,投连险通常不做收益率保障,也有可能发生亏损,投资收益与风险由保单持有人承担,所以风险性较高。

四、产品利益演示

分红险产品:

判断一款分红险产品是否值得买的关键指标是根据保单条款约定的现金流计算的实际收益率。

我们以某款分红险产品为例来看:

30岁,男性,投保某两全分红型产品,保额10万元,保障期间至88周岁,缴费期间5年,年保费52930元,每年领取5000元生存金,88周岁如生存,获得祝寿金,保费返还274650元。

经计算,如被保险人至88岁生还,这款产品的年化收益率约为2.02%,跟其他理财类产品相比,其实是属于较低的收益率水平。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丽姐解期


看你目前的需求。如果你不能达到理财的层次,还不建议理财。理财是在不影响自身的生活条件之下。富裕出来的资金,进行理财。


理财类保险,到底值不值得买?

对于每个家庭来讲,理财方式五花八门,有储蓄、保险、股票、债券、期货、基金、房地产等等。

而理财类保险作为家庭资产配置的一种方式,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

理财型保险,顾名思义,是一种理财兼顾保险作用的产品。

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保障功能相对较弱,在被保险人生存期间会按照条款约定得到某种收益,比如年金,即几年返一次,或者一年返一次,在被保险人身故后只会退还保费;

2.缴费年限通常比较短,常见三年缴,五年缴,甚至趸交。

3.主打都是理财,收益,避税,避债等等看似与传统的保障型保险不同的功能,通常保费较高。

一、为什么会有理财类保险出现?

由于国人普遍缺乏保险意识,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之比)和人均保单件数远低于其他国家,但是投资意识很强,因此保险公司为了迎合国人这种心理,推出了理财类保险的产品。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曾经谈到“不卖理财型保险产品,保险公司不好发展,光卖理财型保险产品,这个行业安身立命的基石也被动摇了”。其核心的意思,就是保险除了保障的核心功能之外,财富管理的作用也需要发展,保险公司只强调保障型产品业务,是很难生存的。

而现实的情况是,国内的理财型保险产品(多为两全保险和年金保险)占据了90%多的寿险市场份额。由此可见,理财型保险承担了很大一部分保险公司盈利的任务。

二、理财类保险产品本身存在的矛盾

理财类型保险的保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保费用来提供保险保障(例如身故返还等),而另一部分用来投资。

保险的本质是被保险人把部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使被保险人本身需要承担的风险尽可能降低,尽可能的减少意外事件所造成的低幸福度,而对于浮动投资收益(如万能险和投连险)的理财类保险而言,被保险人用于投资部分的保费是希望赚取更多的收益,但由于收益的不确定性,被保险人实际上是冒了更大风险,在收益表现不佳时反而会给被保险人平添烦恼,所以说理财类保险的这两部分功能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

三、理财类保险有哪几种?

一般来说理财型保险分为分红保险、万能险、投连险。

分红险:

分红险产品通常由“主险账户”与“分红账户”构成。

按照目前我国的规定,分红险的投资标的有以下:

1.大额银行长期协议存款;

2.国债;

3.AA级以上信誉企业债券;

4.国家金融债券;

5.同行业拆借;

6.证券一级市场(10%),证券2级市场(10%)

7.直接或间接投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等。

分红险的投资渠道决定了它的收益相对稳定,风险最小。

分红险产品可以附加在任何传统保障型保险产品上,常见产品形态如分红型年金险、教育金、养老金等。

万能险:

与分红险产品类似,万能险产品通常由“主险账户”与“万能账户”构成。

不同的是,万能险设立的投资账户,除了可以做债券投资外,还可以做股票投资,但其投资股票二级市场的比例不能超过80%。

万能险通常有保险公司划定最低收益率,投资收益与风险由保险公司与客户共同承担,风险性相对较小。

万能险产品常见产品形态有两全类产品。

投连险:

投连险基本主险责任较小,所交保费主要功能是用于投资收益。

投连险设立的投资账户,除了可以做债券投资外,其投资股票二级市场的比例可以为100%。

因此,投连险通常不做收益率保障,也有可能发生亏损,投资收益与风险由保单持有人承担,所以风险性较高。

四、产品利益演示

分红险产品:

判断一款分红险产品是否值得买的关键指标是根据保单条款约定的现金流计算的实际收益率。

我们以某款分红险产品为例来看:

30岁,男性,投保某两全分红型产品,保额10万元,保障期间至88周岁,缴费期间5年,年保费52930元,每年领取5000元生存金,88周岁如生存,获得祝寿金,保费返还274650元。

经计算,如被保险人至88岁生还,这款产品的年化收益率约为2.02%,跟其他理财类产品相比,其实是属于较低的收益率水平。

万能险产品:

判断一款万能险产品是否值得买的关键指标主要是以下三个“收益率“:

保底利率:保险公司承诺的万能险账户收益率,即“最差的情况”;

预期收益率:保险公司根据市场投资收益率和自身的投资实力,预估的万能账户投资收益率,通常提供低、中、高三档;

实际收益率:即“历史业绩表现”,是否说到做到;

其中,哪些是可以实实在在达到的收益,哪些只是漂亮的演示数据,需要我们在挑选产品时注意甄别。

市面上几款万能型产品的收益率情况:

根据数据来看,天安人寿、华夏人寿的历史收益率最高,在7%左右,且保底收益率均达到了3.5%。

投连型产品:

投连型保险的投资标的公开透明,各家保险公司会定期做出数据披露:


五、理财型保险产品适合什么样的人群?

精算师认为,对于理财型保险,应更多的将其视为理财产品而非保险,如果需要的是风险保障,那么还是购买传统保障型产品更合适。

对于投资经验丰富的消费者,可选择购买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连险产品,并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购买时机、额度和缴费方法。如股票处于低位,将有较大概率拉升,可择时购入股票型产品。

对于投资能力有限,风险承受能力有限,对保本有刚需又有强烈愿望将较大储蓄资金用于投资的消费者,可选择购买分红型保险。

而更注重保障功能的投保人可选择分红型或杠杆更高更直接的消费型传统保险。


汇市金手张辰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看你目前的需求。如果你不能达到理财的层次,还不建议理财。理财是在不影响自身的生活条件之下。富裕出来的资金,进行理财。

理财类保险,到底值不值得买?

对于每个家庭来讲,理财方式五花八门,有储蓄、保险、股票、债券、期货、基金、房地产等等。

而理财类保险作为家庭资产配置的一种方式,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

理财型保险,顾名思义,是一种理财兼顾保险作用的产品。

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保障功能相对较弱,在被保险人生存期间会按照条款约定得到某种收益,比如年金,即几年返一次,或者一年返一次,在被保险人身故后只会退还保费;

2.缴费年限通常比较短,常见三年缴,五年缴,甚至趸交。

3.主打都是理财,收益,避税,避债等等看似与传统的保障型保险不同的功能,通常保费较高。

一、为什么会有理财类保险出现?

由于国人普遍缺乏保险意识,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之比)和人均保单件数远低于其他国家,但是投资意识很强,因此保险公司为了迎合国人这种心理,推出了理财类保险的产品。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曾经谈到“不卖理财型保险产品,保险公司不好发展,光卖理财型保险产品,这个行业安身立命的基石也被动摇了”。其核心的意思,就是保险除了保障的核心功能之外,财富管理的作用也需要发展,保险公司只强调保障型产品业务,是很难生存的。

而现实的情况是,国内的理财型保险产品(多为两全保险和年金保险)占据了90%多的寿险市场份额。由此可见,理财型保险承担了很大一部分保险公司盈利的任务。

二、理财类保险产品本身存在的矛盾

理财类型保险的保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保费用来提供保险保障(例如身故返还等),而另一部分用来投资。

保险的本质是被保险人把部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使被保险人本身需要承担的风险尽可能降低,尽可能的减少意外事件所造成的低幸福度,而对于浮动投资收益(如万能险和投连险)的理财类保险而言,被保险人用于投资部分的保费是希望赚取更多的收益,但由于收益的不确定性,被保险人实际上是冒了更大风险,在收益表现不佳时反而会给被保险人平添烦恼,所以说理财类保险的这两部分功能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

三、理财类保险有哪几种?

一般来说理财型保险分为分红保险、万能险、投连险。

分红险:

分红险产品通常由“主险账户”与“分红账户”构成。

按照目前我国的规定,分红险的投资标的有以下:

1.大额银行长期协议存款;

2.国债;

3.AA级以上信誉企业债券;

4.国家金融债券;

5.同行业拆借;

6.证券一级市场(10%),证券2级市场(10%)

7.直接或间接投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等。

分红险的投资渠道决定了它的收益相对稳定,风险最小。

分红险产品可以附加在任何传统保障型保险产品上,常见产品形态如分红型年金险、教育金、养老金等。

万能险:

与分红险产品类似,万能险产品通常由“主险账户”与“万能账户”构成。

不同的是,万能险设立的投资账户,除了可以做债券投资外,还可以做股票投资,但其投资股票二级市场的比例不能超过80%。

万能险通常有保险公司划定最低收益率,投资收益与风险由保险公司与客户共同承担,风险性相对较小。

万能险产品常见产品形态有两全类产品。

投连险:

投连险基本主险责任较小,所交保费主要功能是用于投资收益。

投连险设立的投资账户,除了可以做债券投资外,其投资股票二级市场的比例可以为100%。

因此,投连险通常不做收益率保障,也有可能发生亏损,投资收益与风险由保单持有人承担,所以风险性较高。

四、产品利益演示

分红险产品:

判断一款分红险产品是否值得买的关键指标是根据保单条款约定的现金流计算的实际收益率。

我们以某款分红险产品为例来看:

30岁,男性,投保某两全分红型产品,保额10万元,保障期间至88周岁,缴费期间5年,年保费52930元,每年领取5000元生存金,88周岁如生存,获得祝寿金,保费返还274650元。

经计算,如被保险人至88岁生还,这款产品的年化收益率约为2.02%,跟其他理财类产品相比,其实是属于较低的收益率水平。

万能险产品:

判断一款万能险产品是否值得买的关键指标主要是以下三个“收益率“:

保底利率:保险公司承诺的万能险账户收益率,即“最差的情况”;

预期收益率:保险公司根据市场投资收益率和自身的投资实力,预估的万能账户投资收益率,通常提供低、中、高三档;

实际收益率:即“历史业绩表现”,是否说到做到;

其中,哪些是可以实实在在达到的收益,哪些只是漂亮的演示数据,需要我们在挑选产品时注意甄别。

市面上几款万能型产品的收益率情况:

根据数据来看,天安人寿、华夏人寿的历史收益率最高,在7%左右,且保底收益率均达到了3.5%。

投连型产品:

投连型保险的投资标的公开透明,各家保险公司会定期做出数据披露:

五、理财型保险产品适合什么样的人群?

精算师认为,对于理财型保险,应更多的将其视为理财产品而非保险,如果需要的是风险保障,那么还是购买传统保障型产品更合适。

对于投资经验丰富的消费者,可选择购买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连险产品,并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购买时机、额度和缴费方法。如股票处于低位,将有较大概率拉升,可择时购入股票型产品。

对于投资能力有限,风险承受能力有限,对保本有刚需又有强烈愿望将较大储蓄资金用于投资的消费者,可选择购买分红型保险。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随风解期


保险理财,投资该类险种的投保人在保险公司实际经营成果优于假定的条件时,会按一定的比例向保单持有人进行分红,带来保障的同时又可获得一定收益。银行理财指您把钱存到银行中或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由此获得收益。

1、主体不同。保险理财主体是保险公司,银行理财主体是银行。

2、方式不同。保险理财是将财产投资给保险公司以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意外,同时获取收益,属于互助的方式;银行理财则是将财产存储到银行内或投资银行,属于自助的方式。

3、支取灵活程度不同。银行理财有固定的期限,如果投资者因急用支取,会损失一定的利息,但没什么太大损失,较灵活;而理财保险产品一旦支取,就会给投保者造成较大的损失。

4、收益不同。保险理财银行理财是单利计算,期限一般固定,收益也相对稳定;理财保险产品大多是复利计算,收益不固定,如分红险,除了保底收益,在每期末,保险公司还会根据盈利情况进行分红。以上几点是一般性的区别,其实无论是保险产品或银行理财产品,都会受到经济金融环境的影响,存在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还需自己斟酌。

如何选择还要看投资人自身的经济情况。保险理财和银行理财都是较稳定的理财投资,银行理财是专一,中短期,循环性的理财,收益率虽不高但较稳定,同时较为灵活,是求稳投资者的不二选择;保险理财适合有保险需求、有闲置资金可以长期投入的投资者,既能有一定保障,又能得到一定的收益和分红。


落选行长


理财的目标,要清晰。多久?多少收益?多少投入?能承担多少风险?

1. 多久:这笔钱你要放多久。1-3年,短期,3-10年中长期,10年以上长期。

2. 你要多少收益:明确目标。比如:5%,10%

3. 你要投入多少:10万,20万,还是更多。

4. 你能承担多少风险:本金亏损10%-20、保本、还是更高的期望。

以上4点是理财的简单逻辑模型,梳理自己的目标,投产品,可承受的风险。再选择产品。

“保险理财”和“其他理财”不同点其实不多,简单说:

1. 保本,投连险这里除外。

2. 长期预定利率的保证,有时候是一辈子,有时候是20年,这样的保本,且保证利率的产品,是无可替代的,“刚性兑付理财产品,且保证利率”。

预定利率是什么鬼,现在最高预定利率是4.025%。预定利率是啥?就是保险公司备案产品时候的利息,但是不等于实际收益即:IRR(内部收益率)。内部收益率IRR在3.8%-4%(长期看)就是非常不错的利息了。IRR,其实就是扣除了保险公司的一些成本后的利率,即:运营成本,风险保费(有些产品有身故责任,要计入风险保费,有赔付风险)等。

题外话:2000年之前,左右是8%的IRR,细思极恐。近期银保监会也提出指导意见,预定利率4.025%不予备案,你看连4.025%都没有了。之前的8%是多么恐怖,保险公司要到期兑付8%的收益。

3. 定向传承,这个说白了就是,你想给自己、孩子、老婆/老公的一笔钱,谁也拿不走,只能受益人拿走。


以上,希望可以帮到你!


小甲龙历险记


路人蚁:聊社保,侃商保,说财经,专业答疑,感谢关注

1 这其实就说一个误区,保险理财和银行理财是有区别的,保险的是现金流规划,而不是什么理财,但是在宣传过程中,往往被包装成高收益理财产品,让人冲着高收益而买保险,这就脱离保险信保,不信资的本质了,保险是用来转移财务风险和规划确定现金流的,理财是增加风险,增加收益,保险是买保障

2 所谓的保险理财,是现金价值理财,合同签订后,前面两年的保费本金扣除高额佣金和管理费后所剩无几,第三四年才慢慢积累本金,指导赶上保费,十年以内的规划都是不划算的,需要最低锁定现金流5年,然后部分领取。中途退出本金损失惨重。所谓的高收益也只是宣传用的高假定利率,真实的合同保底利率在1-3%。大部分保险公司经营回报在2-3%,达不到市场平均水平的3-4%。而真正的银行存款理财,是本金保障,利息固定,中途取出本金不会亏损,只是损失部分利息。而且存款理财比如3年期定存,利率都在4%以上。灵活存取,本金保障。

理财保险属于家庭现金流规划,是在配置基本健康保障以后,有足够的闲置资金才考虑做长期规划现金流,比如养老金储备等。不要把它跟理财产品挂钩,面对所谓高收益保持理性,看清合同真实利率。


路人蚁


这个其实属于短跑和长跑的区别。

银行理财期限较短,属于短期获取收益的理财方式。近可期,但远的没法预知。因为利率总是在变化的,他最多只能保证当期的收益率,下一期就到时候看情况。

保险属于长期理财,长达几十年甚至与生命等长,也就是十年八年都不用的钱,留到未来慢慢享用,比如养老金。所以短期想要拿到很多收益,不是他的功能。好处就是存的时候保底收益就已经确定,白纸黑字,锁定未来利率。因为利率下行已经是国际大趋势。

保险更重要的是强制储蓄、专款专用,想想生活中,我们是不是很难做到每年固定时间存一笔钱,并且不随意挪用,一直存到养老时才慢慢花。

保险是克制人性,保障美好生活的一种方式,而不是通常的带给人诱惑的商品。所以也给人带来很多误解。理性客观看待即可。




光头险哥


首先要区分银行存款理财和商业保险“理财”(我们可以叫做储蓄型保险)的区别。

所有的金融产品都具有三种属性,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性,也都有一个“不可能三角”,意思是以上的三种特性不可能同时兼顾。

我做了个表,可以看下

从表里可以看到,银行理财和储蓄型保险,是有明显区别的。

其次,要看这笔钱有什么用途。

钱都是一笔钱,但是如果目标不同,那么需要用的手段是不同。因此好坏的判断标准自然就不同。

如果我想这笔钱3~5年就要用到,属于短期储蓄,那么银行的理财一定比储蓄型保险要好。

如果我想这笔钱用于未来的养老、孩子的教育等等,给自己建立一个确定长期稳定的现金流,那么储蓄型保险就有明显的优势了。

所以,简单的说那个产品好,很难回答啊。


孙大圣历险记


首先理财产品的选择还是要考虑自己的能力,主要提现在对这些理财产品的了解,以及自身是否有高收益理财的能力。

其次不得不提的就是现在的理财产品。在当今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的门槛也越来越低,也让作为普通人或者说只要手里有点闲钱都可以进入这个市场。但是情况也是相对的,当门槛变低的时候往往也是一些没有资质的平台进入市场乱象比较多时代(比如:P2P,“金融互助”骗局,资金盘骗局等等),其次就是理财公司的承诺“忽悠”打着保本保息,却用双标条款坑害投资者。这也是要理财中在日常理财中注意的。

回到主题,如题主所说的,是银行存款理财还是选择商业保险理财好。如下给题主一些建议:

1、看自己的资金是否有经常流动需求。现在高收益保本的都是定期式,基本收益率按照不同的定期时间在而定,这就要考虑到自己短期是否需要流通资金。

2、资质审核。如果是选择商业性的理财产品那么不确定就更高,不能只看收益率,往往这些都是金融骗局的入手点“利诱”。所以对于商业产品的选择一定要先考虑它的资质问题,这个要到专门正规的网址去了解,不要看营销广告出牛P。

3、亲力亲为。如果自己都不对自己的钱负责,难道你要指望别人会全心为你负责吗?理财知识对于当下时代来说必不可少,不单是为了防骗也是为了自己更好的选择投资产品。


以上三点是个人给题主的建议,不做具体选择。理财投资既无固定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资本本来就是为了追踪利益,在合适的风险情况下可以选择高一点的收益。但是不要忘了,理财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